千年古道蕴沧桑——安定区车道岭林场四十年变迁写真
□曹应森
秀美的车道岭盛名远扬
宛川河的文明源远流长
……
层峦叠嶂秀美的山岗
昔日古老古老的战场
蓝天辉映辉映着古道
……
甘肃原创歌手李小杰一曲《车道岭》,唱出了车道岭今昔大变迁。
车道岭是古丝绸之路要冲,是茶马互市的通商大道,更是历来兵家看重之地。一座座山头残存的古堡和烽火台遗迹,无不铭记、见证着千年来的烽火狼烟和沧桑历史。
车道岭,是旱塬上的一道绿色屏障,是勤劳的定西市安定人民开拓地球创作的“人间奇迹”,更是全市乃至全省干旱少雨、年降雨量300毫米左右同等条件地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面旗帜。它记录陇原儿女与旱魃斗争的历史诗篇,承载着旱塬人民改造山河的希望,见证了陇原农村40年生态环境的巨大变迁。
一张老照片记录创业史
盛夏时节,登上车道岭,放眼远眺,山头上的烽火台依稀可见,而“狼烟不再”,古道犹存,杂草、杏林、杨树、松柏掩盖了古道的车辙,这是一代代林业人种树播绿的“杰作”,是安定人40年绿化荒山、生态环境建设的丰厚“收成”。
75岁高龄的老林业人王宗刚做梦也想不到昔日的辛勤努力和艰辛付出,会带来今天如此巨大的变迁。
王老尽管已经退休27年了,尽管成了人们认为所谓的“闲人”了,尽管腰痛疼痛,步履蹒跚,出行艰难,可他像把“魂”丢在了车道岭林场一样,时不时地从榆中甘草店乡车道岭村的家里出发,步行1公里路程来到车道岭林场这个曾经奋斗半辈子的“家”。
“习惯了,来这里摸摸树,看看草,看看蓝天,听听鸟叫,心里舒服,感到是一种安慰。”王老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在王老家里客厅写字台玻璃板下整整齐齐排列着黑白集体照片,尽管已经老旧得有些泛黄,可王老还是珍贵地保存着,每天都要用毛巾把桌子上擦拭得干干净净,每天都要用手摸摸这些老照片,这是一种慰藉,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这是我们一起进场子时的老同事、老战友,一起平整地块,一起育苗,一起植树,一起种草,一起护林;一个锅里吃饭,一个窑洞里避雨,一个草棚里休息……”王老指着老照片,滔滔不绝,思维清晰地讲述着。
1958年9月至1959年9月,原定西县(今安定区)组织大量劳力,10万人大战车道岭、华家岭,拉开了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大幕。
在王宗刚的记忆里,“大战”车道岭的场面尚记得清清楚楚。一场轰轰烈烈治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战斗,荒山修反坡台造林,坡耕地修坡式梯田或水平梯田,支毛沟修筑谷坊,山湾及村旁修涝池、水窖等,两年时间,车道岭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500多亩。
有了树,大地便有了勃勃生机;有了绿色,人们便有了希望。王宗刚曾亲眼目睹了自己家乡那个荒凉场面,山梁沟峁“穷”得连草都不长,黄土裸露、水土流失、山秃地瘦、风起尘土飞扬,他内心是多么地凄苦。从此,更坚定了他植树播绿的决心。
响应国家号召,根据当地党委政府安排,1959年10月组建车道岭林场,17岁的王宗刚便和刘兆海、麻润珍、刘效愧、刘汉英5人投入车道岭林场的建设发展。
“林场刚刚建立时,那只是个单位,除了有5个人外,‘穷\’着啥都没有,无房无水无工具,真是‘一无所有\’‘一穷二白\’。”王老感慨万千。
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百废待兴、人民生活贫困的现状,车道岭林场的干部职工还是能“挺得住”。
没有住房,就暂时住在西北半山坡住户废弃的土坯房里。土炕上不要说铺上被褥,就连一张草席也没有,几个人盖着一床被子。遇上雨天,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房子漏雨时几个人换着用洗脸盆接水避雨。这样将就3年后,1963年春季林场才修建了土木结构的新房子。
那时,国家处于困难时期,林场人的生活也就更艰苦了。每月供应面粉由42斤调整为面粉32斤、豆饼10斤,为了节约,大多时间,一日两餐全都是靠稀糊糊充饥,对于青壮年劳力来说,根本不够吃,经常肚子饿得“咕咕”叫呢。
(下转第七版)
新闻推荐
为确保安全度汛,兰州市各区县加强监测预警和值班值守,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加强监测力量,加大监测...
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榆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