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成就孩子的未来——记我的支教经历
三尺讲台,粉墨耕耘;春蚕烛光,润物无声。在“教育崛起,教师为基”的今天,一位位平凡而普通的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在风雨中守护,在信念中坚守,用自己的爱心演绎了一曲曲动人的奉献之歌。爱是教育的源泉,因为有了爱这个支点,教育就不仅仅是一种手段、一项工作、一件事情,而是一种力量、一种智慧、一份快乐,一份幸福。“爱”会使我们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更好地帮助他们进步。近一年的支教经历让我对此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响应上级部门的号召,我毅然选择了去农村支教。等待的日子里,一幕幕美好的憧憬在脑海里浮现:连绵的群山,湛蓝的天空,壮观的梯田,朴实的村民……于是,在接到通知去榆中县文成小学报到的命令后,我火速收拾行装,满心喜悦地奔赴榆中。虽说不是憧憬中的农村,但县城的条件要比农村好,心下便也释然。
可现实却让人大跌眼镜,学校既没有食堂,也没有宿舍,校方在教学楼内腾出了两间小屋,供一同支教的四位女教师住,而水房却远在楼道另一头,更要命的是教学楼内无厕所,上厕所还得长途跋涉下楼去操场,这对我们四个女教师而言便成了莫大的考验。更打击我的还在后边呢。
第一节美术课,差点让我大发雷霆,一半以上的学生竟然没有美术课本和美术作业本。我强忍怒火开始讲课,却发现孩子们表情木然,呆若木鸡,对我提出的问题全然不理解,我当时几欲崩溃。课后了解方知,全校仅有两名专任美术教师,大多数班级的美术课由语数老师兼任,美术课便理所应当地被语数课挤占,大多数班级的孩子几乎就没有上过美术课,长此以往,学生的美术素养可想而知。
气恼之极的我不知道今后的美术课该咋上,要不就这样凑合吧,反正也就一年时间,到时候我还回原单位,美术课,他们爱上不上。我到处给朋友打电话讲述我所见到的情形,完全把它当成了笑话,完全一副局外人的姿态。直到一个朋友说了这样的话:你以为要你们去支教是干什么,不就是想让你们改变一下这种状况吗。我顿时如同淋了一头冷水,再也没有打电话给人讲述的兴趣了。我脑海中浮现出电视报道中志愿者在大山深处支教的画面,耳中回响着出发前领导的叮嘱,眼前挥之不去的是我第一节美术课上孩子们的眼神,那种怯怯的、渴望求知的神态在我的记忆中定格。我的思绪难以平静了……
我决定从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入手。又是一节美术课,我走进教室,没有急于检查孩子们是否带美术课本以及美术材料,而是取出了几张蜡光纸和几把剪刀。然后,告诉他们想请他们帮忙制作一些剪纸或纸花,要布置我的宿舍。意想不到的是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一扫第一节课的沉闷,讨论异常激烈。有个女生自告奋勇地说她在家跟奶奶学过剪窗花,一个男生羞怯地说他家长是做花圈的,做纸花他最拿手。很快方案出来了,学生出乎我意料的创造性以及动手能力让我大为震惊。这一节课,我知道我成功了。同时我想到了以前的课,找到了以前的误区,顿时我恍然大悟:原来孩子的兴趣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学生的积极性怎样才能调动起来呢?怎样才能激发其兴趣呢?对此,我对我的教学进行了一些调整。
对于教学大纲,我先去掉枝叶,从中选择了一些比较适合学生,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然后,把进度调慢,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掌握这些他们喜欢的东西。比如说,在绘画这方面,我不给学生一个题目,而是给学生一段时间、一个要求和一些工具的选择及应用。每次上课,再对一些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纠正、鼓励,而一些画得好的学生则进行表扬,把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大家欣赏点评。有时,我一边给学生修改着作品,一边告诉学生再好的画家也不是天才,而是经过刻苦长久的努力才成功的。
在手工课上,我让学生走出课堂,到课外寻找内容。在操场上,学生找了一片树叶,我就教学生做一幅树叶画;学生什么都没找到,我就叫他找来一些废年历纸,做成一幅漂亮的粘贴画;学生拿出一些卡纸,我就让他做一串彩色的星星和自己喜爱的书签。学生看着自己的一件件作品,瞪大眼睛,或许他还不相信自己会做出这么漂亮的东西来,一下子学生们的积极性就上来了,学习紧张的神经也放轻松了。现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而我上课也轻松了许多,或许这就是“寓教于乐”的道理吧。
艺术源于劳动、源于交流、源于娱乐活动,而兴趣的发现与培养也正是在这种劳动和活动中建立并达成的。所以只有让学生在自己高高兴兴地参与实践中,才能使得他们的思维高度集中,创新的火花迸发,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把课堂知识掌握了。
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孩子们不仅对美术课感兴趣了,而且还愿意和我交朋友了。只要一下课,他们就会围到我身边,开心地和我聊天,教我学说榆中话,拿着麦秆教我做手工艺品。就这样,我成了孩子们的好朋友。转眼间,教师节到了,心想在这人生地不熟,今年的教师节怕是要体会一下“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了。可当我推开教室门的一瞬间,我愣住了,孩子们红彤彤的脸笑靥如花,齐刷刷地起立问好:“祝老师教师节快乐!”而讲桌上放满了孩子们从自家树上摘来的梨、枣子,还有芳香的菊花,引人注目的是一张自制的贺卡,“老师,我们喜欢你的美术课,希望你支教结束后不要走。”泪水再也忍不住地夺眶而出。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学生的一切;没有爱,教师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师爱是教师的天职,是师德的灵魂,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营养素,是鼓舞学生的兴奋剂,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让我们用慈爱呵护本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翼放飞理想,用心写下忠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无悔的事业中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教师崔腾戌
新闻推荐
一场全民动员的“环境革命” 全省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侧记(上)
本报记者缑玉明环境卫生折射出的是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它不仅事关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也事关当地的发展环境和整体形象。2017年6月28日,全省全域无垃圾现场推进会在甘南召开。会上提出,要把环...
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