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特色产业让农民搭上致富快车

甘肃经济日报 2018-01-08 09:08 大字

本报记者马如娟

开篇的话

近年来,甘肃省着力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推动产业融合、精准培训,使得贫困户增收渠道不断拓展,贫困群众致富技能持续增强。

方兴未艾的特色产业,为全省精准脱贫增添了持续动力。在过去的一年里,甘肃省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杠杆,紧盯23个深度贫困县、40个深度贫困乡镇、3720个深度贫困村,先后投入46.7亿元,因地制宜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种养业,推出了针对深度贫困地区的“产业扶持政策菜单”,贫困地区牛、羊、水果、蔬菜、中药材、马铃薯六大支柱产业蓬勃发展。

今日起,本报将推出“发展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

1月5日,虽然外面零下14度的严寒,但兰州市榆中县康源现代农业示范园里却一片春意盎然,绿绿的油麦菜、西蓝花,红红的草莓、辣椒,紫色的甘蓝……大棚里到处散发着诱人的气息。

在草莓大棚,记者见到了54岁的张俊芳,她是三角城乡魏家圈村人。“现在收入确实比以前好多了!”张俊芳难掩喜悦的心情。她告诉记者,以往每到冬天就没事做,在家闲呆,现在有了产业园,打工每月就能拿到3000多元的工资。自己一个人一年就有4万块钱的收入,而且活还不累人。

一边干活,张俊芳一边向记者介绍,家里还有几亩地,其中一亩地流转给了产业园,剩余的土地在种植蔬菜,一年也能种两茬。“现在,农民的腰包慢慢鼓起来了。”

和张俊芳一样,很多榆中人都因此受益。

兰州高原蔬菜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建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村里种植高原夏菜的都是年轻人,以前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一年到头也挣不上钱,现在都知道高原夏菜是富民产业,而且确确实实享受到了红利。

“在我们村,现在开50万元以上车的不下50人,年收入低一点的在10万元左右,正常的在20万元左右,高的在30万元左右,这些都是高原夏菜带来的财富。”蒋满脸欢喜地说。

兰州高原夏菜因生长在海拔1450-3400米,病虫害少,富含的有机物要高于外地蔬菜,一直受消费者喜爱。相关数据表明,兰州全市经过认定的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累计达到133家,各级企业年销售收入60亿元,带动农户48万户。蔬菜保鲜库容量达到150万立方米,年周转能力达到600万吨,年销售兰州及周边地区蔬菜300万吨以上。周边百姓能够依托高原夏菜产业稳定脱贫、增收致富。

兰州高原夏菜成为全国名片

可以说,兰州高原夏菜已经成为全国的一张名片。“高原夏菜是我们付出二十多年的艰辛和汗水趟出来的一条富民道路。”兰州高原蔬菜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得军如此说,这条路走得也不容易。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2013年,“兰州国际高原夏菜物流采购中心”成立了,“当时就解决了当地的许多劳动力,尤其吸纳贫困户到公司打工,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杨得军说。(转2版)

新闻推荐

兰州市调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核心区买房三年后才能交易 取消部分区域住房限购

本报兰州1月5日讯(记者范海瑞杜雪琴)为进一步贯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关于“抓好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工作要求...

榆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中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