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省老教授协会“百草工作站”授牌仪式举行

兰州日报 2017-12-14 06:12 大字

【本报讯】近日,兰州高新区榆中园区创新工场迎来又一个不同凡响的“科研团队”甘肃百草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专家团队。作为长期活跃在全国中药材种植、研究、教学界的核心力量,甘肃老教授协会与甘肃百草等民营企业紧密合作,为全省中药材产、学、研全面发展注入创新活力。为大力发展有机中药材,填补艾草产业在西北的空白,甘肃省老教授协会为刚刚成立的“百草工作站”进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种子种苗扩繁与生产技术岗位科学家杜弢教授、甘肃省老教授协会会长蔺海明教授、甘肃农业大学晋小军教授、农学博士刘学周、陈红刚博士、生化博士刘孜瀚等专家以及甘肃百草总裁赵恢、兰州高新区负责人、老教授专家团部分项目负责人参加了授牌仪式。

近年来,兰州高新区在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创新实干举措,吸引了一个又一个科研团队入驻高新区。特别是榆中园区在创新主体培育、产业集群发展、园区特色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创新平台建设、创新生态优化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甘肃老教授协会“百草工作站”的进驻,将在老教授、老专家与高新区之间架起一座借力科技力量发展新型产业的桥梁,更使高新区多了一座智力库,多了一个老教授发挥余热的舞台。

蔺海明介绍说,“百草工作站”的成立,将以高原艾草生态有机种植技术研究及体系建设项目为第一个首选项目入手,找准产业发展与***的有机对接点,大力推动中药材的生产、科研、教学活动。蔺教授坦言,甘肃百草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回馈社会,开展“敬老、扶幼、助学”等社会公益活动,这种发展企业不忘记社会责任的精神值得赞扬,更值得技术、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和帮助。杜弢教授站在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的高度,对“百草工作站”发展高原艾产业、破解中药材“丸粒化”生产、研究款冬花种植、蕨麻生产研究、当归抽薹分析给予了厚望,尤其对甘肃百草公司在榆中北山黄蒿湾流转万亩梯田发展艾草行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表示将通过国家产业体系项目特别是技术上将全力支持企业的需求。

据了解,甘肃省老教授协会是由全省不同岗位、行业上离退休或将要退休的教授、研究员和其他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学者自愿结成的,具全省性、专业性、服务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经甘肃省教育厅同意,甘肃省民政厅批准,于2002年10月成立,是中国老教授协会和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的会员单位。协会现有会员1500多人,由两院院士、省级退休领导、大学教授等人员组成。他们都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科研、管理经验,为四川省的经济建设积极贡献力量。

□兰州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杨贵智

新闻推荐

“政府+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助农民脱贫致富 百草黄蒿湾艾草项目通过评审

【本报讯】12月9日,甘肃百草黄蒿湾艾草项目专家评审会召开。项目评审过程中,专家们对黄蒿湾艾草基地项目从可行性、种植推广、科研教学、产业链、产出效益以及产业扶贫等多方面给予了详细论证。经...

榆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