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项目驱动农业产业富民田园综合体建设 “三驾马车”拉动县域经济强劲发展
连日来,记者走访红古区、永登县、榆中县、皋兰县了解到,重大项目驱动、农业产业富民、田园综合体建设“三驾马车”所构成的强大引擎,拉动了全市县域经济的强劲发展。
重大项目勇挑“大梁”
皋兰县泥湾村,耕地3826亩,其中水地2744亩,旱地1082亩,人均1.35亩。今年夏天,该村瓜果、蔬菜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达到2500亩。8月10日,该村村民喜装车,看着一车一车的瓜果蔬菜走出田埂,进城打拼响当当品牌。
近年来,皋兰县紧紧围绕“富民强县奔小康”目标、“一心四点,四轴一廊”县域空间布局和五大经济片区产业布局,依托六大产业园区,积极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大开发、兰州新区建设等难得历史机遇,狠抓重大项目引进,促使县域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在今年的“兰洽会”上,该县再抛绣球,引资引智,相继推出什川旅游开发项目、天斧砂宫地质公园综合开发项目、兰州金刚轮胎公司重组项目、医药物流园项目等,为该县的县域经济发展引来“活水”。在此之前,该县所引来的重大项目实落地,为什川万亩“世界第一古梨园”等地注入了活力,鼓了腰包的群众拍手称快。
红古区为老工业基地的某些沉疴所累,连年来,该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特征,集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四位一体”为架构的循环体系,推进生产生活低碳环保、绿色节约,确保在资源环境刚性约束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围绕城市绿色景观、环城景观林带建设,实施重大项目驱动、长廊屏障建设、林业产业富民、生态村镇覆盖、国土绿化修复和生态湿地保护等“六大生态工程”,加快推进海石湾面山、窑街沉陷区等为重点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据介绍,确保到“十三五”末,该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
今年上半年,榆中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65亿元,第一产业6.44亿元,第二产业8.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5.4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9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7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887.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76.1元,这一串数字来之不易,重大项目勇挑“大梁”的从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自不必说。今年,该县自上而下自觉形成了学科技、用科技、抓科技的良好氛围,旨在通过重大项目引进、开发,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加速该区钢铁、高新技术、生物医药、仓储物流、文化旅游、新材料等产业园的发展,加速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向优势产业再要效益。”
永登县强基础、抓项目,五大园区产业集聚能力不断增强。近五年来,该县在兰洽会省、市、县专场共签约项目242个,落实到位资金255.49亿元。其中,树屏产业园积极承接兰州出城入园项目,阳光炭素、先锋管道、华辉仓储物流、大天源建材、新元建材、三圣特材、庄园乳业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成为兰州新区与兰州母城一体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产业经济走廊。大通河川产业园围绕铝产品延伸,引进上海华锋、浙江永杰、鸿瑞铝业、甘肃隆辰、兰州新海天等铝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建成东瓯混凝土搅拌、益德废弃物循环利用、方源电气制品生产等项目,成为兰州连海经济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庄浪河川产业园以农副产品生产、仓储物流为重点,建成标准化玫瑰种植基地3个、玫瑰精油生产线14个,东方天润、兴顺玫瑰、陇源蔬菜保鲜储运等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成为全县优质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样板区。
富民产业优化升级
红古区红古镇的金砂台上,肉羊养殖、樱桃葡萄种植和特色花卉产销形成规模。8月11日,记者走上金砂台,看见一座座现代化的羊舍在太阳下熠熠发光,一片片葡萄园、樱桃园已初现雏形。肉羊养殖基地的负责人谢连生说,过不了几年,这里将成为一个集休养、采摘、烧烤、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示范基地。
金砂台只是红古山台地开发的一个缩影。目前,红古区有47个坪台地已成为全区农业深度开发和生态改善的核心地带。该区依托占补平衡项目,在山台地上做文章,通过大力开发、利用山台地,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经济林木,先后建成了马家台、八虎台、新庄台等3个种养殖基地和金砂台、罗金台、平安台等8个林草兼种、林瓜间种、林菜兼种、林下养殖经济示范点,高标准建设了金砂台、罗金台生态农业示范园和区农业科技示范园3个大型“绿色庄园”,打造万亩核桃、万头奶牛、万头生猪、万只肉羊、万只生态鸡和千亩玫瑰、千亩竹柳、千亩特色苗木、千亩优质果品、千亩中药材10大基地。
近年来,皋兰县为富民产业夯实基础,今年上半年,该县投资1.15亿元,实施一批以农村安全饮水、道路建设、塘坝渠道、农村环境整治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内容的精准扶贫进村项目130个。至6月底,已完工22项,正在施工33项。该县71个行政村中(包括西岔镇),除西岔镇山字墩村以外,其他70个村全部组建了村级互助资金协会。省上每个村投入专项资金20万元。市上投入10万元,县上配套20万元,每个村的村级互助资金均达到50万元以上。目前70个村的省、市、县配套资金已全部到位。这些资金的投入,让老百姓在田地里找到了信心和出路,该县高原夏菜、白兰瓜、旱砂西瓜、和尚头小麦、红砂洋芋喜庆丰收,百姓人家竖起大拇指夸赞党的富民政策好,“是一场及时雨。”
永登县通过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基本形成了以苦水玫瑰、高原夏菜、红提葡萄、双垄玉米、优质马铃薯、中药材、鲑鳟鱼、七山羊为主的八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格局。截至目前,苦水玫瑰种植面积达到11.5万亩,开发研制玫瑰花蕾、精油、纯露、玫瑰酱、玫瑰化妆品等系列产品180多个,年产值达到6亿多元。高原夏菜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总产量达到42万吨,年产值达4亿多元,已认定无公害生产基地36万亩。红提葡萄种植面积达到0.96万亩,年产量达到450万公斤,年产值达到1亿多元。双垄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6.35万亩,年产量4800万公斤,总产值达到9000多万元。优质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23.34万亩,总产量28万吨,总产值达到2.2亿元。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3.06万亩,总产量1.02万吨,总产值达到1亿多元。
榆中县积极引进中药材精深加工、都市观光农业、现代设施农业、建材加工等方面的企业,提高产业发展科技含量。特色优势产业方面,该县农业形成了无公害蔬菜、畜牧养殖和中药材等一大批特色优势产业,跻身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和全省冷凉型蔬菜出口创汇基地行列,同时成为了西北最大的蔬菜交易集散中心和兰州设施农业生产县。今年,该县制定计划,将突出农业示范引领作用,以发展高原夏菜、中药材、畜牧业等为重点,进一步做优做强南部冷凉型蔬菜创汇基地,提高中药材、百合、舍饲养殖等特色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水平。
田园综合体建设美梦成真
对于“田园综合体”这个新兴的名词来说,榆中农户张建文这样向记者讲述了他自己的理解: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允许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通过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的融合发展。所以,张建文所在的榆中县李家庄村在全力打造美丽乡村旅游过程中,整合产业资源,挖掘乡村旅游资源,促使全体村民走上致富路,就是对田园综合体认真解读。
榆中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统领,以打造“六个榆中”为着力点,以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为依托,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纵深推进项目建设、统筹城乡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该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推广三角城高效农业示范园等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农耕体验等农业新模式,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该县通过挖掘榆中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文化渊源,使秦汉风格、旅游城市的战略定位更加富有文化内涵。培育创意设计、户外徒步休闲、自行车山地越野等文化体育产业。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做大西北印刷文化数字产业园。加快兴隆山和青城古镇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启动青城国家级湿地公园、官磨滩自驾游宿营地等项目,实施城关镇兴隆山村改造提升、兴隆山景区观光木栈道建设,全面提升景区档次。力争启动投资42亿元贯通南部山区的旅游快速通道,连通官滩沟、石门沟、兴隆山、徐家峡、沿川湖景区,加快开发速度。配合建成兰州—什川—青城、榆中—什川—青城旅游专线,实现南山景区和黄河古镇的连通互动。
皋兰县致力于打造生态旅游片区,重点集中打造黄河奇峡旅游景区,提升改造什川万亩“世界第一古梨园”,加快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文化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古镇、梨韵水乡”旅游品牌。特色农牧业片区重点以现有高原夏菜、白兰瓜、旱砂西瓜、和尚头小麦、红砂洋芋等为基础,延长农牧业产业链,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田园综合体建设日渐明朗,百姓人家的盼望已久的美梦成真,一个农村户口成为了“金不换”的“香饽饽”。
永登县充分利用八宝川地区土司文化、宗教文化、药水沟温泉、吐鲁沟自然风光和传统工业遗存资源优势,加快鲁土司衙门、吐鲁沟一线大景区综合开发,打造全省休闲观光、旅游体验的都市后花园;庄浪河川充分依托县城、苦水玫瑰、原生态草原、生态观光农业,构建集度假、文化、休闲、养生于一体的区域旅游发展格局,打造“处处是景点、时时可游玩”的多文化、多景点、多业态风景线。树屏、苦水一带大力开发丹霞地貌,加快建设丹霞地质公园建设,打造集野外写生、拍摄、影视作品等高端文化艺术创作与野营、生态度假、观光旅游、原始民俗旅游于一体的区域旅游新景区。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以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为重点的乡村旅游业。
红古区立足培育区域、产业、产品特色,以打造“有机农业生态谷”为重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打造特色样板,突出以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引领,充分发挥水利、山台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做大做强优质果品、精细蔬菜、林业经济、规模养殖、畜产品开发等“五大特色基地”,推进农业发展现代化、精细化、产业化。加快创新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农家休闲、采摘体验等观光农业,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现代经营主体,以及农产品电商、“互联网+特色龙头”等经营模式,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
■感言
“后花园”中的守望
连日来,记者走访红古区。受访张成才老人是红古区红古镇旋子村的一位普通村民,早年开大货车跑运输,为讨生计走南闯北。现在年龄大了,老人回归农田。他的儿子张鹏念完书进城打工,到处碰壁,为找不到一份称心的工作而苦恼。老汉召唤儿子说,“回来吧,农田里面天地宽,如今这年月,地里头随便一扒拉,过个日子不犯难。”这一辈人,信奉的是最具原生态的“土生金”朴素道理,一辈子种惯了小麦、洋芋和豌豆,清贫而知足。
城里落脚难,张鹏无奈回到了乡下老家,拾起了锄把种起了庄稼。年轻人的心根本就不在锄把上,他和两位小伙伴张忠华、崔永山合计着干“大事业”,结交了一伙热爱越野汽车拉力赛的朋友们,玩起了这项时尚的赛事。赛事在旋子村的山台地马家台上开赛,伙食供应难,张鹏又忙不迭地开办了“农家乐”。一年之后,压着指头算下来,这两项事业没亏本还赚了利润,这是庄稼地里几年都“苦”不到的盈余。老汉看不懂了,就问儿子,“为啥就动了这个念头?”张鹏摸着头直打呵呵,他只知道这么干着好,关于政策,却很“朦胧”,也说不出来一个所以然。
红古区的不少企业家通晓其中的奥妙,他们在通过做工业产品经销起家后,紧急调转方向投
资农田。红古区的金砂台上,如今种植了千余亩的林果树,还建成了肉羊养殖基地,还在红古区柳家村建设了农业观光示范园,还植育了千百万株炙手可热的多肉植物,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动作呈现,旨在辐射带动当地休闲农业、观光农业、采摘农业、旅游业协同发展,目标呢,遵从“田园综合体”建设。
秀美的红古川,春华秋实,风清云谈,成为兰州市民闲庭信步的“后花园”,红古川人朦胧中守望这一片丰茂的土地,翘望其近郊优势一朝突显,美梦成真。这番等待终成真,中央一号文件吹来的信风,传递出的重磅讯号,叫做“田园综合体”建设。
政策无疑就是最好的动力,获得消息的红古川人心劲十足,着手为“田园综合体”“打底稿”。近年来,该区相继建成了卧龙滩河畔风情园、北山公园、宝山台千亩竹柳基地、北山泰兴林牧场、马家台千亩向日葵基地等。开设的项目有餐饮烧烤、住宿观景、农家采摘、户外活动、休闲活动、科教娱乐、钓鱼体验、山地越野等。本着绿水青山的生态要求,红古区人自觉行动起来,在这片熟稔的土地上,一笔一划书写“田园综合体”。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旭永
新闻推荐
8月5日早上5时,天还没亮,位于榆中县银山乡孙家湾村的菜农安谈梅一家人早已起床洗漱完毕,准备出发去菜地里采摘菜花,记者跟随他们一起,进行一次采摘菜花的体验。5时30分,记者和安大姐一家人出发去菜地,到...
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榆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