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张有为没有思考就没有书法创作

陇东报 2017-08-03 08:51 大字

人物简介

张有为,1974年生于甘肃榆中,1997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甘肃省文联办公室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行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兰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作品先后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小榄杯”全国县镇书法大赛;中国书坛第五届新人新作展;“走进青海”全国书法大赛(获优秀奖);首届西部书法作品展以及甘肃书法晋京展。获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甘肃书法“张芝奖”二等奖;甘肃省首届临作展优秀奖;甘肃省“群星奖”二等奖。作品入编《甘肃书法集》。2008年楷书书写《论语》全文,刻石镶嵌于兰州文庙。

初见张有为是在他省文联的办公室,“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书法家,也就是个写大楷的吧。”他告诉记者,说话的时候充满了真诚,看不出一点“虚伪的谦虚。”

也许是上天注定张有为要在书法上有所建树,他从小就非常喜欢写字,虽然出生在榆中的农村,但是村民向来都是尊敬文化人,如果谁家的孩子字写得好会是一件让家里很有面子的事情,再加上他父母都是老师,因此他没事干的时候,就在家里水泥地上用粉笔练字。很快他在书法方面的天赋显现了出来,成为了整个村子字写得最好的。“那时候字写得好给我带来了不少实际的好处,老师和奖章的表扬就不说了。放暑假的时候,我们本来都是要跟着父母干农活的,但是因为我字写得好,被村上调去抄表格和文件之类,就避开了劳累的农活。”张有为告诉记者,但是他记忆中最深刻的一件事要算是写字换电视机了。“那时候我还上小学,过年的时候,村里的一个人找我帮写一些春联,他把这些春联拿到集市上再卖了换钱,这样我就给他写了半个月的春联,报酬是他送给我父亲几盒香烟,而他拿着这些春联到集市上卖来的钱则买了一台电视机。那时候电视机别说在农村,就是在城里也是个稀罕物。”

慢慢的,张有为在书法练习上投入的精力越来越大,也获了不少奖,期间得到不少的表扬。但是他没有想到高中时候的一次获奖,会改变他的一生。高中时,张有为参加了一次全省的书法比赛并获得第一名,当时学校还专门开了大会在全校师生面前表彰了他。“我当时只是觉得很自豪,但是这个奖有什么实际意义我也没有在意。直到高考的时候,这个奖才真正显现出它的价值,改变了我的人生。”张有为告诉记者。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当年他参加高考时,距离分数线差几分,正当张有为以为高考落榜时,他被告知那个全省书法一等奖可以为高考成绩加十分,这样他就从落榜变成超分数线被录取。

张有为告诉记者,他真正步入书法途程也就是进入西北师大中文系学习的时候。“那时候同学休息的时候就会去参加学校的舞会,但是我从来没去过,总是在宿舍里练字。而那时我也买了自己的第一本字帖,是欧阳询的唐楷,从此我抱定了欧体,一直到现在。”在临帖中,他对原碑的精典意义的认识逐步有了深化,消除了临摹中所犯的通病,从似是而非的浅表层次向细节逼近,欧阳询的《九成宫》、《化度寺》是他朝夕相伴的宝物,先是单字的练习,自我要求写得非常相像了再移向下一个目标,最后一遍一遍的通临,经过几年的如此训练,就能以欧字的面目涵盖自己的创作,写出一手纯正的欧体楷书来。达到这一境地,张有为并没有放松新的追求,他以唐楷为基础,转向了晋人的楷书和魏碑的临习,隋唐写经也是他的一门重要功课,这三个方面的学习比较,都以欧书为参照,能够很快进入状态。张有为对选临的帖子要求是很严格的,而所选读的帖子的种类也是相当宽泛的,将临、读分为多个板块,内容也各有侧重,临帖他要求字数较多,风格最有代表性,能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真正为自己的创作起到示范作用;所读的帖子只是在某一方面或者某一点启发自己的灵智,获得较小方面的改观,因为他在学习中能够紧紧把握自己的方向性,减少了追求的盲目性。

大学毕业之后,张有为成为了一名党政干部,他做过村干部、村党委书记、永登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而这个时期他的书法已经走上了正规,加入了中国书协。后来张有为调入省文联,这样终于可以心无旁骛的从事书法创作了。

当代书法展览,行草书越来越占有更大的比例,以致使正书的比例逐次下降,这从书法发展的深层规律来加以研究,有它自身发展的必然。但作为中国书法艺术的整体结构,发展的平衡又是一种历史的要求,当代书家自然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张有为从学书开始到当下的二十年中,在楷书的研究中下了很大的苦功,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他在楷书的深入精熟上下功夫,要求从形态上与原帖一致,这种一致说起来是两个字,非常容易,但要求达到乱真的水平,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并且会越临越感到困难,而困难的所在,正是古人与自己的差距所在,只有紧紧咬住这个关键所在,将名帖的高难度转化为自己腕下的感觉,亦步亦趋才获得了成功,走到了和古人平齐的地步,临帖中最害怕的是绕道而行,绕到最后,是绕过了一个个难点,而使自己宝山空手而归。张有为从唐楷临习起,就按照自己的心路历程,自我严格把关,直把一个欧字写得惟妙惟肖。得到了这把钥匙,当转向其他门径时,就会顺势而行,走出了自己相当快的速度。

张有为觉得,平铺直叙是书家的大忌,他抽绎出晋唐人的笔法,采用魏碑与隋唐写经的结构,如果从他的作品来考察,他的这种书法取向不是十分明显,最起码魏碑和隋唐写经的结体已经经过了他的雅化,不是十分明显地表现出来,只是一些文字的转折处有一些感觉是走出了欧体的范围,向上靠近了一些,笔划的柔度上有写经的痕迹,结体的左收右放仍然保持了唐人的作派,没有写出魏碑和写经的自由舒放,变化的幅度相对来说还是小了点,这种对自我的把握方式避免了大起大落,逐渐向成熟靠近不失为明智的方法。

如何才能被称为书法家呢?张有为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书法创作需依靠文学修养方可不断提升,书法创作之首位,即文学修养,肚中有点墨,下笔方自如。“我认为,书法家必须具备三大素养,即美学、史学及技法素养,这也是文学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告诉记者,若美学素养欠缺,则无法辨美丑,甚至将丑视为美,将庸俗视为高雅;若史学素养差,则不明新旧,甚至将旧视为新,将保守视为前卫。美学与史学素养是书法创作的基础,但仅拥有这些仍不够,还要求技法深厚,否则即便艺术形象再美再新,也很难将其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因此,深厚的技法是书法创作的关键。“书法创作的终极目标即彰显书者的独特个性,体现书法的本质,为实现此目的,除了苦练基本功以外,还需要用心感悟,将书法艺术同宗教、哲学相融合,展现最为深刻的真理。”他说,书法艺术蕴含着我国传统文化哲学精神,以鲜明的艺术语言反思了人类精神。书法绝不单是一种囿于技术上的写字,而是一种文化,涵盖象形性、文字符号性、文化性、书法性,书法包括了艺术书法、观念书法、思想书法等不同哲学与美学取向的书法艺术形态。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载体,除了字词意义还有文化思想性意义。文字、诗歌仰仗书写,诗文、信笺、手札、便签,都必须通过书法来传承。诗词被争相书写,因而流传,文学得以保留和传承,以进一步阅读。同时,人们阅读时往往是先看书写优美的程度,也就是视觉的因素,这就是书法审美功能——可视性审美领域,这样书法就与建筑、雕塑、绘画等同样的可视性审美特征与功能对应起来。“我认为现在书法一定要回到文人的书斋中,没有思考就没有书法创作。”张有为说。□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孙理

新闻推荐

中连川村的农民诗人黄治文

北山地区是榆中最艰苦的地方,这里的人们淳朴勤劳,誓与自然斗争,争取美好生活,中连川乡中连川村的黄治文就是其中一个。黄治文是个名博乡里的文化人,长辈们的影响,对文学情有独钟,读书期间阅读了大量的中...

榆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