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羊倌”带着乡亲一起奔上致富路 记永登县柳树镇教场村党支部书记李发奇
李发奇(左)向来参观的人介绍养殖场
“让自己富起来,让自己的家乡富起来!”李发奇说,“这就是我的初心!”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兰州市永登县柳树镇教场村就是甘肃农村中很典型的一个山区村,脆弱的自然环境导致乡村的贫困,李发奇就是这个贫困村的村党支部书记。但是,不便的交通挡不住李发奇想要致富、摆脱穷困的脚步;恶劣的自然条件,拦不住李发奇为改善生活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发家致富的过程中,李发奇创办了永登县恒发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的努力,李发奇将最初的养殖场变成了养殖、种植一体化的合作社,不仅使自家过上了好日子,还带领村民养殖、种植,一起发家致富!
这个“羊倌”不再延续父辈的养羊方式
祖父放羊,父亲放羊,种地放羊就是山里人谋生的手段。
2008年,李发奇从父亲的手里接过羊鞭,成为一个“羊倌”。只是这一次,一个上过学的山里娃不再延续父辈的养羊方式,而是将自己学习到的养殖技术和父辈的放羊经验结合,开始了自己人生中最大一次的冒险!
他拿出自己的所有存款,请朋友帮忙担保贷款,共凑了三十多万元,购进七八百只羊,办起了养殖场。在传统经验和科学养殖技术的碰撞下,养殖场很快便能盈利,从最初的养羊扩大到养牛,李发奇也变成了村里的富裕户。李发奇告诉记者:“为什么养羊?当时想得很简单,就是让自己富起来,让自己的生活变好!”
带着乡亲一起致富
生于教场村,长于教场村,李发奇深爱着这片虽贫瘠却生他养他的土地。当自己富起来时,让家乡富起来,让更多的乡亲摆脱贫困,过上更好的生活变成了他更大的愿望。
作为教场村的党支部书记,李发奇清楚每一户村民的生活状况,他思考着如何让村民脱贫。2015年,政府给村民新的扶贫政策,每家每户按人头发羊。为了让村民得到更大的效益,李发奇在教场村尝试“母羊入股、年底分红、三年翻番”的发展模式,让村里贫困户用母羊入股,走上养殖规模化的道路。
经过3年的发展,刚开始入股的几只羊变成了十几只羊,入股的村民将自己的羊领回去,几家人合作又是一个小型的养殖场,每家轮流管理,既可以节省劳动力,又可以得到规模化的经济效益。现在全村的养殖户已达到60多家。之后,他还创办了永登县恒发养殖专业合作社,将最初的养殖场变成了养殖、种植一体化的合作社。
为了让更多的村民有“门路”脱贫,喜欢“冒险”的李发奇开始流转土地进行饲草种植,又创办了恒元种植合作社,搭建温室大棚,鼓励村民们入股合作社,吸纳更多的村民在养殖、种植合作社打工,提高收入。李发奇带头入股,以“兜底”的形式每年为建档立卡户发放500元分红。在他的带动下,教场村发展日光温室大棚80多座,年收入达到160万元,合作社存栏的羊2200多只,存栏肉牛230多头,种植苜蓿饲草3000亩,年收入2000多万元。他通过合作社的形式帮助全村70个贫困户脱贫。
放心安心热心暖心的“孝心之家”
让村民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是李发奇的“初心”之一,他组织村干部成立“孝心之家”服务队,专门为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服务。谈到村里的“孝心之家”,李发奇说起了“四心”:“‘孝心之家’让在外的打工子女放心;让空巢老人们安心;让村民们感受到村干部的热心;让其他不到70岁的老人们看着暖心!”他告诉记者,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有70多人,最初只有十几人参加,现在留守在村里的60多位老人都参加了。村集体拿出资金以每人每月20元标准补贴,加上子女每月交的100元孝心款,共计120元,作为空巢老人的一个月生活费。轮值村干部为老人们每周送一次生活必需品,定时看望留守老人,及时照顾生病老人。在村委会的门口,每季度都会列出孝心榜,进行“孝心比赛”,极大地鼓舞和督促村民尊老孝老,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和责任。
采访结束时,李发奇告诉记者,教场村这个曾经的贫困村,现在已摘掉了贫困帽子,实现了自来水入户、主干道硬化。李发奇说:“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以达到20万元,村民收入稳步增长!”说这些话的时候,李发奇掩不住地高兴!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卢予琼文/图
新闻推荐
“87岁的韩奶奶为山区孩子织了62件毛衣”追踪 毛衣奶奶的故事感动无数网友全平台点击量突破20万 韩奶奶关心的是:孩子们穿着小不小?孩子们开心着呢没?
两个孤儿已经穿上了韩奶奶亲手织的毛衣,还画了一幅“感恩的日子”,表达感激之情。11月20日,《兰州晚报》刊登了《87岁的韩奶...
永登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永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