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开道顺村 记永登县武胜驿道顺村驻村工作队长尹建国的产业帮扶之路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晓霞特约记者李剑兵
道顺村位于永登县武胜驿镇西北部,东临霍家湾村西临石门岘村。这里地处祁连山片区脚下,年平均气温低,海拔高,属典型的二阴干旱地区。在这样的自然条件和发展环境下,如何走出特色发展之路?
初到道顺村,一系列问题摆在了驻村工作队队长、兰州市人防办主任科员尹建国的面前。尽管“压力山大”,但他与村两委班子一道,主动扛起了“脱贫攻坚”和“绿色发展”的责任,探索出了通过产业培育助力脱贫的新路子。
产业扶贫核心在选准项目
在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尹建国将富民产业摆在了重要位置。在产业培育的选择上,尹建国着力突出四个方面,即绿色、产业、保障、引导。
“绿色”就是要舍弃不利于保护生态资源和水资源的产业,重点发展生态种植业。于是,尹建国引入了对土地要求性不高、耐干旱耐高寒、可种植在荒岭薄地和平原农沟渠、完全不与粮争地的油用牡丹种植。同时在发展高原夏菜种植方面,探索高效集约用水,采用先进的滴灌技术,合理开发资源,新建现代化灌溉机井和节水灌溉涝池,守住了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开发,又达到了脱贫增收的目的。
遵循这一思路,道顺村确立了“高原夏菜+油用牡丹”的主导产业模式,一个项目解决了绿化、土地撂荒、就业等诸多问题。
支撑保障关键在实现双赢
道顺村村民张国智,几年前还是建档立卡户,通过参与牡丹种植,能领到几千元的劳务费。对以往靠外出务工补贴家用的张国智来说,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让他十分高兴。如今,很多像张国智一样的村民,在家门口就有了稳定的收入。
据悉,为确保油用牡丹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市人防办做了大量工作,为这一产业发展赋予了更多保障。据尹建国介绍,在资金方面,通过“产业奖补”政策有效激发了贫困户种植高原夏菜的积极性,产业奖补资金均已发放到位。油用牡丹的种植采取的是“土地流转+劳务聘用”的发展模式,流转道顺村一社的300亩闲置土地,每亩土地每年流转费用60元,进行分期种植油用牡丹,每期种植过程中吸纳本村劳动力200余人次,可获得收入1.4万余元,加上犁地、除草等过程,截至目前,共投入资金20余万元;在技术方面,依托高原夏菜和油用牡丹两个主导项目,建立起了“强本领、重带动”的技术培育模式,多次邀请专家进行培训指导。
在谈到道顺村的产业发展之路时,尹建国的驻村帮扶字典里有三个关键词——核心、关键和根本。“核心在于选好项目。发展油用牡丹,前期的流转土地、雇佣劳动力,都让农民增收,后期油用牡丹生产食用油可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本地村民还可结合牡丹观赏进行旅游业开发。关键是实现双赢。在扶贫项目中引入社会力量进行投资,采用土地流转+劳务聘用的模式,让贫困户利用土地参与到产业的发展之中,实现经营者和贫困户的双赢,才能确保产业的可持续和扶贫效益。”在尹建国看来,激发动力是根本。扶贫项目的开展要结合“扶志”和“扶智”的转变,切实改变“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思想,激发贫困户的自身发展动力。
如今,随着油用牡丹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种植、管理、采摘等工作需要的劳动力持续增加,道顺村村民彻底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获得了稳定经济收入。尹建国说,后期油用牡丹的经济效益还会进一步凸显,道顺村产业扶贫将再迈一个新台阶。
新闻推荐
甘肃润枫源农牧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职工在中药材基地劳作。本报记者蒋文艳通讯员鲁昀进入秋季后,永登县民乐乡柏杨村种...
永登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永登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