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路,葛元林认准了!

兰州日报 2018-12-04 03:06 大字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崔凌云周言文特约记者保建元

初冬时节的永登县七山乡官川村,慢慢从丰收的忙碌中沉静下来。

陈风奎在一眼望不透的山沟里开着私家车行进。这位来自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的年轻小伙子已在官川村驻村帮扶一年多了。这次来主要是了解一下几家困难群众的生活现状,特别是葛元林一家——父子俩的病情好转了没有?今年的收成如何?

官川村山大沟深,生态环境好。山上到处是羊爱吃的沙葱、碱柴、枸杞、羊胡子、车前子、甘草等野生中草药材,适宜发展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的七山羊。沟里,土地平整肥沃,灌溉条件便利,适宜种植双垄沟播玉米和小杂粮。

陈风奎和官川村支部一班人认准了官川村的脱贫之路:要围绕“土”字做文章,支持发展七山羊、土种猪养殖,发展玉米、小杂粮种植等特色扶贫产业。通过教技术、帮贷款、找销路,让贫困农民安下心来,携手走上致富之路。

而这条路,葛元林从一开始就认准了!

只有初中文化的葛元林心灵手巧,加上勤劳能干,一家人现在的小日子过得不错。但想起6年前的一幕,两口子仍然心有余悸。

2012年5月,葛元林的儿子葛正斌突患脑膜炎,辗转到北京的医院做开颅手术,花了15万元。一夜之间,葛家成了贫困户。脑膜炎除了严重影响儿子的日常生活之外,还让葛家欠了一屁股的债。

回到官川村,夫妻俩看着嗷嗷待哺的猪仔,互相鼓励道:再难,猪得养;再苦,玉米得种!

他强打精神,又抓了4头小母猪。除自家8亩耕地外,又租种了别人家的12亩土地,全部种上了玉米。因为缺乏养殖技术,生猪出栏率低,但两口子硬是坚持了过来。几年功夫,还清了欠账不说,还略有结余。

可是屋漏偏逢连阴雨,2017年11月,葛元林因脑梗塞又住进了当地医院。病情稍稍好转后,葛元林匆忙回到家中——他放心不下圈里的20头猪,放心不下患高血压的妻子赵积秀。

2018年春节,老葛两口子召集儿子、儿媳,一家人开了个家庭会。葛元林还是坚持养猪、种玉米。他说:“官川的土地能养人,我就不信养不好猪。”说这话时,赵积秀则早就准备好了20亩地的玉米苗。

“你要注意身体呀。”两人一见面,葛元林便向陈风奎挥了挥手,“陈队,这两天忙,我得抓紧掰玉米。人一忙,病倒减轻了”。陈风奎还是不放心,其实他和单位领导早就商量好了,要尽快给葛元林父子俩安排一次复查。

11月27日,记者在甘肃省人民医院见到了来兰州复查病情的葛元林和葛正斌父子俩。“今天我们特意把他们父子俩接到兰州来,联系了医院的专家,最好来一次确诊。”陈凤奎对记者说。

经检查,目前父子俩病情稳定,葛元林只需要继续服用阿司匹林,继续加强锻炼就没大问题。儿子葛正斌要做CT检查之后,才能知道结果。

得到专家肯定的答复后,陈风奎和葛家父子心里的大石头都落了地。

说到今年生猪出栏的情况,葛元林的脸上挤出了一丝笑意:“今年出栏量能达到30头左右。”要知道,就在一年前,因为缺乏养殖技术,葛元林和妻子饲养的生猪出栏量只有10头。再加上看病的开销,让这个家庭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针对这一情况,陈风奎和官川村支部多方联系,邀请当地畜牧兽医站提供科学养殖的技术支持。经过一年的努力,葛元林家的生猪出栏量有了三倍的增长。

陈风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目前一头猪1500元的市价,30头就有4万5千元的收入。葛元林家共4口人,按照人均4500元的收入,4.5万元的年收入就能达到脱贫的标准了。"

说这话时,葛元林和儿子也在一旁不住地点头。

现在,葛家父子病情稳定无大碍,老两口跟随技术人员科学养猪,小两口带着可爱的女儿在海石湾打工,一家人的生活重新有了奔头。

这一条路,对于葛元林来说,不仅仅是脱贫路,更是一家人健康、致富的幸福路。

新闻推荐

九年坚守就是为了让爱延续 一碗饺子温暖一座城活动再启动

2009年,他们拿着自己家里包好的饺子,送到8位困难空巢老人家里。2010年,他们带着带饺子馅、凉菜和米面油到50多户困难空巢老...

永登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永登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