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妈妈不放弃培养出暖心好少年

兰州晚报 2018-06-11 02:49 大字

李万花和丈夫陪儿子打架子鼓

因为出生时缺氧导致语言障碍,今年12岁的许大钊说话依然慢、咬字不清、有些话“挤”不出来。但庆幸的是,在母亲李万花超强的耐心和培训下,如今许大钊成了一个有能力的暖心好少年。首席记者张鹏伟文/图

儿子出生时因缺氧致语言障碍

儿子许大钊现在就读于兰州新区实验小学五年级一班。妈妈李万花为永登县龙泉寺人,2012年整村迁徙至兰州新区深沟移民点。2006年,李万花在永登县人民医院住院生产。“之前,医生说小孩有窒息现象,生下来后,发现脐带缠在儿子的脖子上。”儿子出生后,县医院儿科、妇产科等共28个大夫、护士共同紧急抢救,等有了生命症状后,又在保温箱呆了整整13天。出院回到家后,儿子许大钊吃饭睡觉都正常,但却迟迟不会说话。许大钊1岁多,李万花就带着他四处寻医看病。最终在西京医院确诊,因脑白质有轻微发育不良,导致他语言神经受损,且双手灵活性不足。这个消息让李万花如五雷轰顶,但为了儿子,她只能坚强起来。

不过令人庆幸的是,通过智力测试证明许大钊并没有智力障碍。从那一刻开始,李万花就放弃了“和丈夫一起经营从永登县发往兰州的班车”的生意,全心对儿子进行语言训练。当时许大钊只有两岁,虽然说不出话,但李万花坚持每天给他讲故事、读儿歌、认识数字,每天早晚不间断。这期间,孩子就是李万花的一切,她的生活以孩子为中心。

希望他能撑起自己的生活

许大钊三岁了,尽管他开始说话,但别人几乎都听不懂,李万花就到幼儿园陪读。许大钊行动不灵活,李万花就针对性地给他做一些康复训练。刚开始时,让他提沙袋、搬砖。“那时候儿子只有三四岁,邻居都反对我的做法,但为了孩子的未来,我只能坚持。”后来爸爸许立福陪他打篮球,家里也购置了器材,每天让他坚持训练。许大钊四年级的时候,李万花送他去学架子鼓,练习他手腕的灵活性。许大钊很喜欢架子鼓,每周末都去训练。经过一年锻练,他手腕灵活性有了很大的进步。

采访中,谈到伤感处,李万花不由地流下泪来。除了康复训练,李万花也按照同龄人的行为能力要求许大钊。从三岁起就让他单独睡觉,并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他学会了洗衣服、整理房间,现在他可以自己做饭吃。

为了培养儿子,李万花甚至报了一个家庭教育培训班。她说:“儿子本身就比同龄人接受事物慢,所以我要用更严厉的教育方式让他缩短与别人的差距。我们不能陪他一辈子,希望他以后能撑起自己的生活。”

老师同学眼中的暖心少年

本报记者来到学校时,许大钊正在上数学课,他看书非常认真。下课后,和记者说话的大钊语速有些慢,有的话甚至“挤”不出来,但他有另一样绝招让人喜欢——具有强大感染力的微笑。

因为语言障碍,许大钊学拼音时几乎还不会说话,写字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学语文有些困难,但他的数学能考到八九十分。班主任张建晶老师给记者讲了大钊的小故事:有一次,老师和同学们都在校园走,一个失控的水龙头突然朝他们喷水,师生们都急忙躲闪,只有许大钊冲上去用手堵住水龙头,自己身上都被喷湿了。还有每次班级外出活动,许大钊都会把大家的凳子摆放整齐后再走。“去年元旦晚会,许大钊带来一大堆零食,给每个同学都发了一份,大家都说他是个暖人心的好少年。看我们外出活动的照片,他每一张都笑得最灿烂。”张建晶说。

知道儿子在学校的表现,妈妈李万花骄傲地说:“除了‘操心\’班上的事儿,大钊还喜欢操心家里的事儿,我觉得他好累啊。”

新闻推荐

“快乐童年共筑梦想” 民主党派联合帮扶企业赴永登开展捐赠活动

【本报讯】5月30日,民建兰州市委会、农工党兰州市委会、九三学社兰州市委会联合帮扶企业甘肃英杰图书发行有限公司、民建...

永登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永登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