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花”唤来的春天 ——永登县红城镇一村一品特色种植见闻

兰州日报 2018-04-24 03:39 大字

永登县红城镇的玉山村,青苗吐绿,枝头藏春。4月17日,记者走访这座村庄。放眼望去,田地里一畦畦的草红花苗绿意盎然。

草红花田里唱出来的“致富经”

玉山村,今年,三分之一的农户种植了草红花。众村民们指望这一茬“稀罕”庄稼,带来丰厚收入,心头充满希望。

“从前种小麦,一亩地收成700斤,收益不过1000元。现在玫瑰地里套种了草红花,收入能翻番哩。”田中耕劳的村民杨文英放下手头的农活,拢过身来,向我们讲述她的“致富经”。

这本致富经,要回溯到2016年从头说起。当年,该村的天勤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斌军引进种植草红花,许多村民都持观望态度。

杨文英则大胆尝试,独自领着三个村民在自家的9分玫瑰地里试种了三沟草红花,当年草红花收入1500元,玫瑰收入2000元。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受益人。

杨文英为大伙鼓劲说:“今年在镇政府和天勤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鼓励帮扶下,我家种了4亩草红花,三茬的草红花均由合作社统一收购,估算了一下,收入是种小麦的好几倍呢。”

村民种花热情高涨。作为村里返乡创业致富带头人的胡斌军,打春后就没“使闲”,为村民提供种子、填写收购册、采购烘干设备……

玉山村260多户人家,在他的带动下,种植草红花面积350亩,每亩净收入达3500元,草红花成为玉山村的产业品牌和助村民增收的“幸福花”。

甜叶菊托起的“致富梦”

就在草红花这朵“幸福花”改变玉山村种植结构的同时,相隔不远的红城镇进化村也悄悄发生着变化,甜叶菊被推广种植。

进化村2社的村民李进原本是贫困户,一家7口人。去年,他种了7亩甜叶菊,稳定收入在2.5万元左右。获取到收益后,李进主动申请退出贫困户,靠自己的双手发展产业。

他与其他村民合伙成立了宏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入社,将产业发展与贫困户脱贫摘帽计划进行绑定,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致富,目前合作社种植的甜叶菊达到300亩。

“前几天我们刚刚和平凉的一家企业签订了协议,销路不成问题。”李进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红色协议书,向我们展示了协议内容。

“暖心”工程圆了“安居梦”

红城镇的宁朔村,绿树环绕四周、房屋整齐划一、马路平坦整洁、村庄面貌全新,今天的宁朔村通过D级危房改造实现了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大变迁。

今年35岁的宁朔村4社村民李仁山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发生在自家的变化。李仁山说,他的母亲身体也不太好,每次出去打工心里都不踏实。这就少了打工的钱,翻修新房成泡影。红城镇政府走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对他家的房屋实施D级危房改造,不到一年,一座崭新的房屋拔地而起,家里的旱厕也改成了水厕,好不气派。

“今年谈的对象过年时来我家了,看到我家的新房很满意,自己也感觉倍有面子。”李仁山说。随着“安居梦”的实现,李仁山的婚姻也即将到来。

连年来,一个个特色富民产业扎植红城镇,特色种植成为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富民产业。D级危房改造的全面完成也实现了贫困户的“安居梦”。

红城镇党委书记李庭明说:“集中力量帮扶贫困户自力更生发展特色产业,使草红花、甜叶菊、黑枸杞、核桃等在全镇9个村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各具特色,融合发展,助力全镇脱贫攻坚取得新实效。”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旭永特约记者火勋燕火心文/图

新闻推荐

调解民间纠纷 罪犯引爆炸药 民警英勇献身

魏万林清明时节忆英烈【开栏语】又是一年思故人。清明,是寄托哀思的时刻,是思念亡亲的日子。逝者已矣,但在生者心里,却可以依靠一份记忆,以一些特殊的祭奠故事,与逝者相遇相聚……为了深情追忆缅怀英烈...

永登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永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