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山养水养文章 行者长吟 ■王尊让
行者的风度作者:陈长吟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9月
这本散文集像一条远游的鱼从汉水逆流而上到渭河到延河无定河,从大同镇、蜀河古镇、正阳古镇到整个秦巴山区,到秦岭北麓,再到榆林大柳塔,整个三秦大地尽收入囊中,变成温馨如水的文字,变成心路历程,变成行者的风度。
如果你的行囊里尚有空间,那么就带上这本小书,里面有些温暖的故事和温馨的情感,或许可促使你发酵游思。
这是陈长吟散文集《行者的风度》封面上的一句话,很喜欢。
旅行一直是我的梦想,如陈长吟这般,不走名山大川,不走那些人潮如涌的名胜景区,只是脚随心走,在自然间寻找能涤清久居城市浮躁喧嚣的一山一水,能慰藉凡尘俗念的一村一镇。
可惜梦想始终是梦想,我未能超凡脱俗于生活的羁绊,每日只是在方寸之地庸庸碌碌着,成为一个行者自然是奢望。这次阅读《行者的风度》,跟着陈长吟先生的妙笔,来一次身未动心先行,也是美事、妙事、乐事一件。
陈长吟是安康人,出生于汉水的一条支流月河旁边,对水对山有着天生的喜好,将山水养在了心中,他在书中写道“如果说我的文笔有点淡雅朴素,带着水性,那都源于月河的滋养。”
这本散文集从故乡说开去,就像一条远游的鱼从汉水逆流而上到渭河到延河无定河,从大同镇、蜀河古镇、正阳古镇到整个秦巴山区,到秦岭北麓,再到榆林大柳塔,整个三秦大地尽收入囊中,变成温馨如水的文字,变成心路历程,变成行者的风度。
故乡每个人都喜欢,几乎所有的作家都在不遗余力地书写着,陈长吟也不例外。他笔下的安康尽管是个小城,却是最宜居之地。汉江是安康的魂,他要为这条“三斗汉水,一丸长安”的母亲河树碑立传,于是从源头开始,三番五次去考察,舟车劳顿的辛苦和危险不说了,生病都没挡住他的脚步。从文中读出他对这条江是有使命感和敬畏之心的,如他文中所呼喊的“我为汉江抱屈,我们宣传汉江太少了,我们忽视了这条地球上的美水和福水,太不应该。”
秦岭北麓72个峪子,我作为土著的山脚下人,知道的只是周围几个。而行者陈长吟走进了它们,将沿线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汇成文字铺展开来,犹如一幅山水画呈现在面前,让这些山脚下熟视无睹的人们惊艳了,骄傲了。
散文集《行者的风度》共分四辑。前三辑写“水长情也长”的陕南、“山高路更高”的秦岭北麓、“风流处处在”的陕北。第四部分“有你会更好”涉及到了人物、文玩、书评以及他对散文的认知见解。
陈长吟是散文理论家评论家。他认为:散文表达的是一种情绪,而情绪升腾在我们心中。物质的有,演化为精神的有;物质的无,在精神中还是有;即使远方苍茫大地混沌一片,我们心中的感受却会清晰如丝。
在《行者的风度》中,他以行者的长吟将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红尘俗事藏于胸中,流于笔端,让人读来感觉言之有物,感觉到美,感觉到清心明目,感觉到有所悟,值得在忙碌中静下心来细品慢嚼。
新闻推荐
从拉面匠人到致富领头人——记龙泉寺镇大涝池村党支部书记唐立栋
“脑子灵活,很能干事,是村里出了名的致富领头人”、“唐书记是群众的贴心人,他办事我们放心”、“老唐是我们的领路人,带领大家种蒜苗、种饲草、养肉驴,增收致富奔小康”……在永登县龙泉寺镇,在大涝池...
永登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永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