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也需要保护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类活动的扩张,物种多样性丧失的速率不断加快,自然保护地成为了保护物种多样性最后的防线。
中国用占世界陆地6.44%的面积为全球18%的鱼类、14%的鸟类和13%的哺乳动物提供了宝贵的栖息地。这些珍贵的物种多数分布在中国的各种保护区内。
大家是否想过,这些保护区是如何选择地址,如何建设,又是否有效保护了物种多样性呢?以及,如何衡量自然保护区对物种的保护效果呢?
2021年3月12日晚,Nature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面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中国自然保护地的脆弱性评估》回答了这一问题。
从无到有: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物种多样的“万里长城”
当前,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
自然保护地(包括各种形式的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在维持现存物种的种群并减少其栖息地丧失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堪称“守护物种多样的长城”。
自1992年联合国地球问题首脑会议在巴西召开以来,全球保护区的范围几乎增加了一倍,目前全球有超过20万个保护区,约占了全球陆地面积的15%。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这一覆盖率扩大到30%。
中国从1956年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发展到2017年的2750个。中国保护区的面积已经占到陆地国土面积的17%。这已经完成了联合国的爱知目标11(联合国生物多样性2020目标,因在日本爱知县举行通过故称为“爱知目标”),即到2020年至少17%的陆地与内陆水域以及10%的海岸与海洋得到保护。
仅从数据上看,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十分乐观。但如果只注重保护区的覆盖率而不评估其保护效果,对实现可靠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不大。因此,各国不仅应着眼于实现定量覆盖的目标,还应优先评估保护区的保护效果,以了解受保护的地区是否需要更高等级的保护。
保护区的脆弱程度由物种、气候、人类活动三个指标决定
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自然保护区都是生机盎然,是动物们自由生活的天堂。
然而,实际情况没有这么乐观。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效果不尽相同。
那么,如何评价保护区的保护效果呢?
兰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包含物种脆弱性、气候脆弱性和人类活动脆弱性三个维度的框架,用于量化中国2500多个保护区的受威胁水平。这三个指标用来衡量指物种受到外界影响、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适应能力。
为什么是三个指标,又为什么是这三个呢?这是因为保护区内物种、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之间相互关联,相辅相成,三者缺一不可。
经过研究发现,中国约7%的保护区(1级和2级)是高度脆弱的,主要位于西南(云南、重庆)、中部(湖南)和华南(广西)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栖息地损失严重,这些保护区内的物种可能处于高的灭绝风险中,迫切需要采取严格的措施以维持其保护的有效性。
而由气候和人为因素导致的脆弱性热点地区出现在了华东和华北地区。
物种、气候、人类活动三者的关系并不协调,几乎很少有一个地方可以同时满足三者,这对于物种保护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
未来,在保护区的建设和评估方面,应全面考虑气候变化、人为威胁以及物种脆弱性,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保护区的保护效率。
(科普中国网)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孙洁)疫情发生后,省公航旅集团各级工会团结动员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广泛开展宣传引导、秩序维护...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