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标中3位建筑工的转型样本

安徽工人日报 2020-11-13 03:04 大字

“我和工人们一起干活,还要操心很多事。”11月6日早上7点半,王国强就来到兰州市天水中路盛达金城广场建筑工地,和一名工人跨入2米宽的吊篮,先系好自己的安全带,又转身帮身边工友系紧卡扣,准备开始一天的高空作业。“吊篮每秒最快上升9米,中间要不断调整平衡,走走停停升到楼顶要近1个多小时。” 王国强一面拂去尘土按下红色的起升按钮,一面对《工人日报》记者介绍道。

盛达金城广场总建筑面积超过25万平方米,还未建成就已经成为城市地标。和王国强一样,同样“挂”在工地上的,还有朱嗣灿,他已经发展起自己的劳务公司,与西南、西北各大城市的许多地标性建筑项目工地都有合作。而杨世界则带领着一支专业化的幕墙清洗保洁队伍,虽然仅有10多人,但几乎承包了兰州市所有超高建筑的外墙保洁。

他们三人虽然规模不等、收入有差异,但几乎可以视作今天中国建筑领域由建筑工转型为“新工头”的代表。他们“新”在何处呢?

不一样的班组长

王国强的家在辽宁省北票市,17岁就在沈阳的建筑工地做“点工”。两年前,朱嗣灿所在的重庆恒晟建筑劳务公司邀请他来兰州,他就带着两位同乡过来了。两位同乡虽然都比28岁的王国强年长,但收入比他少。王国强干一天是400元,两位同乡是300元。

“多出来的100元,就是操心钱。”严格点说,王国强更像是车间里负责施工的班组长,两位同乡工友,每天干什么活,干的怎么样,都由王国强负责;但不同的是,他比普通班组长要操更多的心:材料、工具、劳保用品等等,都由王国强去项目工地申领,工程质量也最终由他负责。

其实,一天400元也仅仅是王国强收入的一部分。他在入场施工前,就和上一层的施工承包方有“协议”——工程款的20%左右是质量保证金,等工程验收合格才能发到他手里。所以,王国强对工程质量特别认真,“质量不合格不仅拿不到钱,还要自己贴钱返工呢。”

2019年底,王国强拿到了包活的年终利润——3万多元,这是他的个人包工所得,两位同乡也认可,“这就是他该拿的钱。”从初来工地打工的农民工到现在,靠着出来打工的日工资和年终利润,他在家乡盖新房、娶妻生子。

对于未来发展,王国强的“职业愿景”非常简单,“再领更多的人,包更大的活”。王国强很自信:“我干活质量好,甲方都挑不出毛病;而且我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得好,业主、监理都很放心。”

“完成了公司化治理”

“我正打算在兰州买房子,以后在兰州安家养老了。”43岁的杨世界,与王国强比起来更专业,因为幕墙清洗的“高风险性”。“工人们50岁以后就干不了,我们也爬不动了,每天用吊绳、吊板将人吊到几十层高的工作位置上,就是个‘蜘蛛人’,有时候我们也得跟上去,年龄大了真不敢干。”

16岁就出来在建筑工地打工,后来又开过饭馆,2006年加入重庆速维幕墙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包着地标建筑兰州市场的杨世界,逐步完成了“公司化治理”。

与速维幕墙类似,重庆恒晟建筑劳务公司成立于2005年。朱嗣灿是公司的副总经理、兰州办事处的主任。可以调集几百、上千人的施工队伍,也要承受资金周转和工程质量、工程款拖欠等等的压力。

18岁高中毕业,朱嗣灿就在建筑工地干小工、做力活,后来开始做现场主管、技术负责,再“包工程”。从2011年进入兰州市场,他参与过许多超高建筑的施工。

在许多人眼中,朱嗣灿就是一“牛人”,他不仅看得懂图纸、计算好工程量,甚至能够找出设计中的缺陷,还创新了许多的施工法,他自己说,这是工地上摸爬滚打20多年积累的本事。

经历10多年的发展,从劳务队到现在的劳务公司,朱嗣灿和杨世界已经基本完成了“公司制”的进化。而现代企业公司,需要把“流动性、临时性的农民工”变为自己的员工,建立明确清晰的劳动关系。目前,对于朱嗣灿和杨世界来说,迈入现代企业公司之后的路还在探寻中。

新闻推荐

“南梁精神进校园、红色基因代代传”主题宣讲活动启动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李欣瑶)日前,由省委宣传部和省教育工委主办的“南梁精神进校园、红色基因代代传”主题宣讲...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