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歌里的记忆 □ 刘美辰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大院里经常会放露天电影,我们最爱看战争片,尤其是反映抗美援朝的,《上甘岭》《奇袭白虎团》《英雄儿女》,看得小孩们如痴如醉、热血沸腾。当年我们看过的抗美援朝电影,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
1955年出品的电影《上甘岭》中的女战士卫生员王兰,在电影中唱的那首歌曲《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成为几代人的记忆;长春电影制片厂1963年摄制的电影《英雄儿女》,片中能歌善舞的文工团女战士王芳演唱的《英雄赞歌》,“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不仅唱出了战胜敌人的坚决信心,也唱出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强烈愿望!而那首《我是一个兵》,我们人人会唱:“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打倒了日本侵略者,消灭蒋匪军。我是一个兵,爱国爱人民,革命战争考验了我,立场更坚定。嘿嘿,枪杆握得紧,眼睛看得清,谁敢发动战争,坚决打他不留情!”这首激昂的歌曲,虽然简单,却以排山倒海的气势,迸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抗美援朝那震撼人心的战斗生活,必然会孕育产生出众多的优秀歌曲,这些歌曲不仅鼓舞着志愿军的广大指战员克服了艰难险阻,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同时也影响着那个时代的亿万中国人民和他们的子孙后代,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近3年的战争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歌曲,它们是志愿军的心声,是祖国人民的心声,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昂首前进的心声,是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伟大精神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再现。这些歌曲已经成了抗美援朝历史的一部分。
70年前的抗美援朝之战,不只是一场战争。对于听着《我的祖国》《英雄赞歌》这些歌曲长大的中国人来说,这段热血沸腾、可歌可泣的历史,承载着更多的社会、文化、感情的丰富而复杂的记忆。稍微上了一点年纪的人或多或少都会与抗美援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年龄、性别、职业、角度等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个人记忆、情感记忆,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抗美援朝精神灌注、鼓舞、影响了每一个中国人,成为我们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和个人情感记忆。时隔70年,立足当下和平年代,回望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的往事,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艰苦作战中,正是他们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英勇斗争,为新中国的和平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
今年4月,我第一次来到丹东,登上了鸭绿江畔的英华山,在抗美援朝纪念塔边肃立、默哀、敬礼。俯瞰山下,鸭绿江水静静流淌,横跨江上的“鸭绿江断桥”弹痕累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雄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似乎在我耳边响起。
70年前,志愿军战士就是从这座桥上跨过鸭绿江,打响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枪声。这是一次英勇无畏的跨越,是一柱守望相助的烽火,是一卷和平正义的史诗。走进抗美援朝纪念馆,100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两万余件珍贵文物,我看到了在松骨峰、长津湖、清川江、上甘岭、两水洞、云山城等重大战役中浴血奋战、不畏牺牲的志愿军身影,看到了毛岸英、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战斗英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看到了在中朝两国人民面前垂头丧气、签下停战协议的侵略者。家喻户晓的上甘岭,在这个仅3.7平方公里的山头阵地上,志愿军将士与侵略军反复争夺、殊死较量了43天。敌人的大炮、坦克、飞机轮番进攻,山头被炮火削低了2米,志愿军阵地仍然如铜墙铁壁,终于迫使敌人停止了对志愿军的大规模进攻计划。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孙占元等38名英雄与敌人同归于尽;上甘岭的坑道中,志愿军战士“一把炒面一把雪”;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将士在零下40摄氏度的掩体中俯卧10余天,这些被冻僵的英烈被发现时,依旧手握钢枪,保持着战斗队形。抗美援朝纪念馆讲解员说,抗美援朝精神就是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祖国和人民甘于奉献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人类和平与正义的国际主义精神。
岂不畏艰险,所凭在忠诚,正是近300万志愿军将士、近20万志愿军英烈,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自己的血肉之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树立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些最可爱的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讯10月18日凌晨5时10分,由兰州铁路局兰铁国旅宁夏铁道国际旅行社组织开行的首趟“与爱同行、助力湖北”Y415次长线旅...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