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
□金彦学
每年的中秋之夜都要约几位朋友登兰山赏月。因为兰山是兰州城南的第一高峰,是赏月最佳地点。而兰山之最高点当属位于兰山之巅的三台阁了,三台阁共建有三层,俗有“登亭俯瞰,顿感太阳近,云彩低,众山小,胸怀阔”之说。
说到登山赏月,自己总觉得不敢谈这个“赏”字,因为自认为一直是个凡夫俗子,自古以来所谓赏月者,都是以诗咏月的文人墨客者为多。对于古代文人浩如烟海的咏月诗句,我只有感叹和折服。登兰山赏月,也许只是在寻找一种心境的释放而已,和几位友人相约兰山之巅,在公园内觅一处露天的茶摊,头顶一轮明月,脚下万家灯火,举杯畅饮,谈古论今,笑看人生,叙一段兰山夜话,惬意之极。
记得十几年前的一个中秋之夜,和几位友人相约兰山赏月,孰料天公不作美,一场秋雨却不期而至,将毫无防备的我们淋个尽湿。无奈之下,我们便登上三台阁,躲在阁檐下,看着外面的雨雾和倾泄而下的屋檐水发起了愁,如果雨一直这样下下去,我们就只能在兰山上过夜了,山上的温度骤然间降了许多,衣衫单薄的我们几个几乎都挨成了一团。站在三台阁上,在一片夜幕笼罩之下,俯瞰整个城市都迷离在一片烟雨朦胧之中,若隐若现,城市的霓虹在夜雨中显得格外刺眼,仿佛要刺破整个夜空一般,而我们如同局外人一般,静观着这一切。兰山钟院的钟声远远传来,在雨中回荡,我们站在屋檐下静静地倾听,钟声透过雨雾仿佛传遍整个城市的上空,我相信那是一种祝福和祈祷的声音,我们沉闷的心情忽然间轻松了许多。午夜,在兰山公园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们乘坐一位好心司机的小面包车沿着盘山公路下山,因为山路十分湿滑,一路上车开得很慢,但车轮还是数次打滑, 由于雨势依然不减,顷刻间车窗就被外面的雨雾所遮蔽,一片模糊,我们的双手都紧紧抓着扶手,目不转睛地盯着车窗外一言不发。四十分钟后,我们才回到了市区,终于松了一口气,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后来想起这段“赏月史”,大家都是心有余悸,不过还是很回味。
如今细数起来,这已经是在这座城市度过的第23个中秋节了,当我和朋友们又一次酝酿着今年中秋晚上的登山赏月计划时,白天的天空早已布满了厚厚的云层,这天气的突然变化也打乱了我们的计划,如同那年,同样是中秋节,同样的天公不作美,同样的无奈。我和朋友们只好临时改变计划,朋友们提议去找个酒吧坐坐。或许早已过了那个年少轻狂的年代,酒吧里人很多,声音有点嘈杂,那些不时的觥筹交错和肆意的喧哗大笑,那些霓虹闪烁中来回摇摆的身影,那些迷醉中带着些许妩媚的眼神,还有酒吧驻唱歌手歇斯底里的吼唱,我竟有点无所适从。这么多年突然间感到,这个城市的中秋似乎离我渐渐远去,我便莫名的怀念起故乡的中秋。
记得小时候每年中秋节临近时,母亲总会提前为我们准备过节的东西,而母亲做的月饼使我一直难以忘记,从前一天的发面到第二天的揉面、分切,到面团里添加清油、苦豆子、姜黄、黑糖、玫瑰花等食材,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讲究。母亲做的月饼类似千层饼一样,有农家的瓷器盆那么大,上面还用面团做成各种雕饰,放在柴火灶上蒸约半小时。出锅后,再用五颜六色的食用香料在上面进行勾勒点画,看起来十分美观,吃起来酥软油润、香甜可口,热食不腻,凉吃不散口。
农村历来有“献月饼”之风俗。也就是 “祭拜月神”之说。中秋之夜,家家户户的人们都坐在自家的院落里一边谈笑风生一边赏月,当月亮从山的另一边渐渐升起之时,也是我们最兴奋之时,此时父母便会招呼我们将月饼、瓜果还有那陈年的老酒等摆放在小方桌上,然后端到院落的中间,我们便静静地坐在旁边等待月亮升上中天,按农村流传的风俗,当中秋之夜月亮升上中天之时,月神会降临每家每户,人们要供奉祭品,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庄稼能够大获丰收。据称,月神光顾后会在院落里留下类似小酒窝那样的痕迹,儿时的我们总会在午夜后爬在院落的地上仔细寻找一番,却始终未曾发现过月神留下的“痕迹”。当一轮皓月升上中天之时,皎洁的月光会洒满整个山坡和院子的每一个角落,于是我们总会看见那开满山坡的蒲公英和各种野花在月光映衬下随风摇曳,那一丝丝芬芳伴随着秋风飘进院落,沁人心脾。
蓦然回首,感到自己早已漂泊异乡多年。这么多年,城里那些高档的月饼吃了又吃,也没有太多的回味,或许是人到中年情更浓,便常常回想起故乡的明月,忆起母亲为我们做的月饼,还有故乡那陈年的老酒。今夜,我只想在故乡的月夜再一次深深醉去,醉在故乡温馨的农家院落里,醉在故乡那山花烂漫的山坡上,再赏一轮故乡的明月。
新闻推荐
返程旅客10月8日,记者从兰州铁路局客运部获悉,从10月6日开始,兰州铁路局管内各大火车站出现返程客流,10月8日达到高峰,单日发...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