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砥砺前行 共谱时代华章 新区奋力开启第二个发展“黄金十年”
新区居民在全民健身公共场所锻炼身体飞机降落路过临港花海
在改革中诞生,在新时代砥砺前行。十年间,兰州新区逐梦前行,谱写了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恢弘乐章。从一纸蓝图转化为美好现实,兰州新区已然美丽“蝶变”。十年弹指一挥间,梦想照进现实,“宜居、宜业、宜游”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城市吸引力显著增强,居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如今,洒满创业者艰辛汗水的兰州新区,正砥砺前行,加快建设“经济新区、产业新区、制造新区”和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步伐,千亿级产业集群规模初显,万千新区儿女正在用勤劳的汗水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区快速发展的下一个“黄金十年”。
深化改革
推动形成发展新动力
说起新区的“一站式”全方位服务,康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新章感触颇深。上海康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上海康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新区绿色化工园区的情况后,多方考察调研,决定在绿色化工园区投资建设项目。
“从项目签约到开工建设,整个过程只花了两个月时间。”梁新章说,“项目落地过程非常顺利,我们2019年6月份入驻园区,7月份开工建设,9月份三个车间主体成功封顶。这是我从业30多年来参与项目建设速度最快的一个。”
今年3月,康鹏威耳化工有限公司年产7000吨农药原药及医药中间体项目已经投产,也是园区第一家生产企业。“目前,一期农药中间体子项目已开始带料试车。该项目将实现年产1000吨高效低毒农药中间体啶虫脒,这些产品将全部出口到海外。”梁新章说,“后续我们还要在新区建设高性能工程新材料、新型液晶显示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高端医药及新型工程材料等一系列生产线。不出意外的话,我们今年就能在科创板上市,成为新区绿色化工园区诞生的首家上市公司。我们非常看好兰州新区的发展前景,打算后续投资30亿元在新区建设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设立省级研发中心。”
康鹏威耳的建设速度只是园区众多项目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园区从项目招商开始至设计、施工、生产以及各类手续办理配备专业人员提供全过程保姆式服务,协助企业解决各类难题,促进项目快速落地。按照功能划分、集约高效、产业集聚、分类分区建设,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管理运营,产业园配套完备的公用工程以及办公、质检、研发、中试基地,向入驻企业提供基础配套功能齐全、安全环保设施可靠、应急救援体系完善、智能化监管为一体的封闭式园区,将产、学、研深度融合,践行新发展理念。
同时,以项目为载体,引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等,全力打造全国精细化工专用厂房示范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等,为企业提供从科研孵化-中试-产业化等全方位综合科技服务,为园区高质量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创新动力引擎,倾力打造集研发、中试、转化、实训、生产等为一体的国内最大的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区。
在不到两年时间里,100多个项目密集落地,数十个开工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散布在一期东区近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是兰州新区“只争朝夕抓项目千方百计谋发展”的目标。绿色化工园区作为兰州新区履行国家使命、承接产业转移倾力打造的重要平台。按照兰州新区的远景规划,他们将用4到5年的时间将绿色化工园区打造成新区的第一个产值过千亿的产业集群,成为带动甘肃乃至西北地区快速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产业发展
迈上高端化集聚化之路
在甘肃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车间生产全过程实现系统化、可视化管理。“我们目前基本上是满负荷生产,由于产品质量好,市场供不应求。在确保市场供应的同时,我们加大研发力量,争取在新区制造出世界最薄的铜箔。”甘肃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韦诗彬说。
甘肃德福新材料是新区推进制造业智能转型、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的新区,智能制造大潮迭起,一大批传统制造企业迎潮而上,积极拥抱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对新区来说,实现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就是抓好产业项目培育。新区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战略产业‘两条腿’走路,加快构建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抢占西部经济制高点。”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军对新区的产业发展胸有成竹。
兰州新区通过大力实施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推进高端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的加快建设,呈现出高端化、集聚化态势,有效推动了新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一年来,兰州新区把发展和壮大实体经济作为目标任务,围绕打造西北实体经济新高地,推动绿色化工、新材料、大数据、现代农业等十大产业全链循环发展。今年上半年,三批次投资248亿元的76个项目集中开工;第二十六届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签约项目100个、总投资451亿元;绿色化工园区新落地项目40个,累计达128个,落地产品367种;千亩中药材育苗、千亩智能温室花卉、万亩设施农业、万亩林果、10万亩特色种植基地,百万只羊、万头奶牛养殖园,200万吨粮油精深加工、150万吨饲料加工、5万吨冷链物流等现代农业生态种养加循环产业链形成……
放眼新区,高质量发展正呈现向深向好的态势。今年一季度,兰州新区GDP实现逆势增长,同比增长12.3%,二季度同比增长20.2%,上半年同比增长15.2%,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5%。
对外开放
三大平台撑起新格局
汽笛声中,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从新区铁路口岸出发,分别运往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随着对外开放渠道的不断扩大,新区已开通9条国际货运航线,并建立了俄罗斯、英国等海外保税仓库。兰州至中亚、欧洲和南亚的国际货运列车已实现正常运行。
今年上半年抵离国际货运列车增长了260%,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加快建设。新区与俄罗斯等40多个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粮食、木材和有色金属贸易。
兰州新区把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战略重点,综合保税区、国际航空港、铁路口岸“三大平台”撑起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全面建设,电解铝期货交割库即将投运,今年上半年铁路口岸货运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46%,跨境电商企业进出口额增长100%。
新区商务和文化旅游局副局长王岩山告诉记者,近年来,新区商文旅局注重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进出口贸易额大幅增长。与此同时,新区还全力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体系,推动各类平台协同发展。
今年以来,新区还启动深化自贸试验区机制创新,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加快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生态优先
提升城市品位和活力
兰州新区建设10年来,以优化城市功能为关键举措,聚集人气、提升形象,不断提升城市品位。中川机场三期开工建设,中兰客专、T3连接线、机场环线铁路加快施工,景中、中白高速通车在即,丝路国际会展中心快速推进。智慧城市一期投用,城市主干道实现5G网络全覆盖。
如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兰州新区发展的主旋律。兰州新区将自身融入区域融合发展大局中,率先开展对兰白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建设兰州—新区—白银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示范区的研究,谋划打造陇中河套平原,计划新增数千平方公里高标准农田和生态、建设用地,形成千万级人口、万亿级GDP承载能力,拓展兰州发展空间,赋能兰西城市群发展。
咬紧既定目标,新区奋勇争先。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城市综合治理能力提升等,新区以新思路促新变化,以新举措创新成就,进一步激励新区广大干部群众新担当、新作为,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奋力谱写了新时代新区发展的新篇章。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周靖博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齐兴福通讯员许岗彦龙)9月10日上午,由中铁二十局承建的甘肃省重点工程——兰州市妇幼保健...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