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兰州化物所 转化研究成果 为兰州市企业注入新活力
科研人员正在做实验
聚焦科博会一线看创新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由原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催化化学、分析化学、润滑材料三个研究室迁至兰州而成立,主要开展资源与能源、新材料、生态与健康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工作,目前为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国内不可替代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国立研究机构。地处兰州的兰州化物所与兰州市科技局紧密合作,他们的研究课题其中有一部分为兰州市选列的10大科技项目和10大科技创新项目,通过国家级研究院所助力,为兰州的企业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开辟新通道。
“蓝色是一种高贵的颜色,它的发色原料是钴粒子,一般成本比较高。我们通过凹凸棒石研究的钴蓝颜料降低了成本,并且耐腐蚀,是一种高档蓝色颜料。”兰州化物所环境材料与生态化学研究发展中心主任王爱勤研究员介绍,他们与兰州市的企业联系比较多,目前与西北永新涂料有限公司合作研究的甘肃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钴蓝/凹凸棒石纳米杂化颜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依托甘肃凹凸棒石特色资源,自主创新开发高端钴蓝纳米杂化颜料,填补国内外高性能黏土基钴蓝杂化颜料空白。
据地质勘察资料表明,窑街煤电公司矿区煤系地层伴生油页岩总储量为2.6亿吨,可采储量为1.87亿吨。在炼油工艺遇到的主要瓶颈问题之一是油页岩炼油后产生的油页岩半焦处理问题。窑街煤电集团每年产生约60万~100万吨半焦,如何利用半焦就成为该集团亟待解决的问题。他们与窑街煤电集团合作进行煤电油页岩半焦综合利用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
窑街煤电公司由煤炭开采过程中的油页岩提取油之后变成固体废物,但是它具体有半焦富有机质和富铁低钙的特性,王爱勤研究员带领研究团队经过研究和工艺试验,确定了油页岩半焦矿物铁红颜料和矿物生物炭两种高附加值产品,拓展并实现油页岩半焦在土壤改良、土壤修复、基质、涂料、工程塑料、陶瓷颜料等领域的应用,对油页岩半焦等固体废物进行二次开发利用,实现变废为宝,不仅符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而且能减少固体废物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污染和破坏,可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环境效益。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已定型了油页岩半焦基生物炭复合材料和铁红杂化颜料产品工艺,完成了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该项目填补了从矿物材料角度实现油页岩半焦综合利用的技术空白,为国内外油页岩半焦固废资源的高值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据了解,油页岩半焦等固体废物进行二次开发利用已经完成了设计招标,今年底可以投入生产。
除此之外,兰州化物所还与地方合作进行中药资源研究开发利用。兰州化物所药物重点研究室主任邸多隆说,甘肃是中药资源大省,中药原料居全国前列,但却是产业小省、研发弱省。针对此现状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中药的创新与研发,他们实验室是中国科学院布局在西北的一个围绕中药资源开发的重点实验室,近年来重点进行中药大健康产品的研究,包括中药保健品、化妆品、功能产品和中药新药等,近5年来通过研究成果的转化,给当地企业带来了10亿元的收入。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彭维国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作为第十届兰州黄河文化旅游节的重点夜游项目,由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理委员会、兰州市...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