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祠堂里 曾上演一段革命斗争故事 市民呼吁保护这处红色遗迹
王应龙介绍王家祠堂的相关情况
在8·26兰州解放71周年之际,一处沉寂多年的红色革命遗址——沈家坡王家祠堂遗迹引起了兰州地方文化研究者孔祥魁的关注。这座祠堂原来是国民党兰州警察总局看守所,中共甘肃省地下领导人罗云鹏烈士曾经在此关押过,这里是兰州市为数不多的红色遗迹之一。
1
追忆
解放前王家祠堂曾是看守所
8月27日,记者随孔祥魁来到七里河区八里镇的沈家坡,在紧邻兰阿公路的沈家坡21号院子门口找到了一面墙。这面墙上面为土墙,下面由青砖砌成。由于年代久远,墙体已经斑驳陆离,青砖表面风化脱落。这面墙高约3米,宽度在1.7米左右,青砖长约30厘米,厚约6厘米。因为此墙为21号这户人家的院墙,院内无法进入,墙体的宽度没有测量。闻讯而来的沈家坡王氏后裔王应龙说,此墙就是他们王家祠堂的大殿墙。王家祠堂原来是一个很大的建筑群,后来修路时被占用。解放前,王家祠堂被国民党的警察局占用,作为看守所关押一些政治犯。
孔祥魁是八里镇人,对当地的历史文化比较了解。他介绍说,这里曾经发生过一段惊心动魄的革命斗争故事。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兰州建立了八路军驻甘办事处,10月中共甘肃工委也在兰州成立。为了加强党在甘肃的工作,1938年初,党组织派罗云鹏前来兰州,担任甘肃工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到兰州后,他先住在共产党员罗扬实家中,为应付军警、保甲的盘查和避免引起邻居疑虑,原名张会璇的他和罗扬实以兄弟相称,化名罗平,以后又改名罗云鹏。
2
感动
牢房里曾上演一段革命斗争故事
1939年4月,罗云鹏担任中共甘肃省工委代理书记,全面负责省工委工作。1940年1月,继续担任省工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1940年6月初,甘肃工委决定在罗云鹏家中召开全体委员会议。6日凌晨,警察突然闯入他家院内,以查户口为名进行搜查,将甘肃工委书记李铁轮、林亦青连同他一起逮捕。次日,他夫人樊桂英和仅8个月大的女儿俐俐(罗力立)以及工委秘书赵子明也相继被捕,一起被关押在警察四分局。不久,敌人将被捕的同志押送到警察一分局看守所。
1940年秋,他们从一分局看守所转移到兰州郊区沈家坡的王家祠堂警察总局看守所。赵子明有砌炉子的手艺,正好遇上要过节,敌人要赵子明为他们砌一个火炉。赵子明趁此悄悄藏下了两根铁炉条。正月初五夜里,敌人正忙着过年,放松了警惕。他们赶紧行动,将铁炉条烧得通红,在监牢的后墙木门上一点点烙烫,终于烙开一个大洞。逃出看守所后,为了避免被敌人追捕时全军覆没,他们商议后分开逃散。赵子明和李铁轮沿阿干河向南跑,因赵子明是当地人,熟悉地形,进入山里躲过了追捕,两人越狱成功后辗转回到了延安;而罗云鹏、林亦青道路不熟,向北顺阿干河而下,往兰州城方向跑,不幸第二次被捕入狱。
3
呼吁
保留这处红色革命的见证
罗云鹏等人的越狱,使敌人大为震惊,他们给罗云鹏、林亦青戴上了二十四斤重的脚镣。1941年4月,两人和樊桂英母女一同被转到国民党甘肃省党部调统室设在大沙沟的秘密监狱。在这个监狱里,罗力立生活了6年多,并与“西部歌王”王洛宾成了狱友。有一次在监狱无意中捡到了一粒大豆,她激动不已。王洛宾深为触动,为小狱友罗力立谱写下催人泪下的《大豆谣》——“蚕豆杆,低又低,结出的大豆铁身体;牢房的力力夸大豆,世界上吃的数第一。小力力,笑咪咪,妈妈转身泪如雨,街头上叫卖糖板栗,牢房中大豆也稀奇。小力力,有志气,妈妈的哭声莫忘记,长大冲出铁大门,全世界大豆属于你。”
1946年2月,罗云鹏在大沙沟监狱的后山被敌人活埋,牺牲时年仅36岁。
解放后,国民党看守所撤销,王家祠堂成了民居。随着岁月的变迁,当年地下共产党员战斗过的地方,如今仅残留了一段墙,但是它是红色革命的见证。因此,孔祥魁、王应龙呼吁,对王家祠堂遗迹进行适当保护,保留一段峥嵘岁月的记忆。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彭维国文/图
新闻推荐
8月27日,记者从城关区房产保障中心获悉,该中心组织辖区160余家房地产经纪机构开展房屋租赁合同网签备案培训会。通过“兰州...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