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涛 心境所至画意所及
《青山几里入烟霞》《故乡》《小桥飞瀑》《心宽忘地窄》《千岩万壑》《放歌陇原》《云岭探幽》《择幽而居》《陇上人家》《放怀天地外》
说起杨金涛,很多人都对他艺术创作的活跃有着深刻地印象。在此次交谈中,他用平实而不拘一格的语言分享了自己在艺术创作中的独特心得,以及心中那份永不放弃的执着与坚守。
杨金涛的山水画总体而言法古不泥,传统中不乏时代感,细腻中藏着率意,清丽中带着浑厚,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从他的作品中体现出了良好的传统素养,以及笔墨当随时代的心性,可见他一直着力于艺术品质的内在开拓和独特个性的强化。
“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杨金涛告诉记者:“写诗是这样,画画也是这样。每个画家临摹学习古人的画作都一样,看到自然界的山水云雾都一样,但创作出来的画作却不一样,因为每个画家的阅历不同、心境不同,所以画意会大有不同。”
杨金涛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绩,都源于他对绘画的执着追求和对传统山水的孜孜以求。本来,在进入兰州师范学校的时候,他完全可以凭借文化课的高分成绩选择中师专业,但他却坚决地选择了就读美术专业。于是,就从踏入学校学习美术开始,他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基础,在传统山水画的技巧与技能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以后的变法与创作创造了条件。
2002年工作以后,杨金涛利用闲暇之余又从《芥子园画谱》开始临习山水树石、临摹古今名人名作。
“那个时期临摹了很多,我当时临摹了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王蒙的《青卞隐居图》、王原祁的《河岳凝晖图》等,还有王翚、董其昌、八大山人等人的作品。”他说:“那时自己的想法不是太多,就是认认真真临摹。唯一就是当时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上班的时候一有闲暇就在画桌前,晚上回到家里又在家里画。我一直觉得,正是这个时期的不断努力,为我日后山水画风格的形成打了一个好基础。”
到后来,杨金涛结识了山水画家、黄河石写意画法创始人杨德仁并拜其为师。之后,在老师的指点下他开始上习李(成)、范(宽)、董(源)、巨(然),下研四王(清初画派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四僧(石涛、八大山人、髡残、弘仁),对元王蒙的山水画也多有揣摩。期间,山水大家黄公望、黄宾虹、黄秋园对其影响尤为深刻。
“这个临摹的阶段,对于体会古人的用笔、用墨似乎都是在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完成的,我喜欢这种不知不觉的学习过程。”杨金涛笑着说:“山水画不是虚有其表,看表面的物像,而是需要从物像美、笔墨美、意境美、人格美等四个维度来欣赏。山水之美,还在于笔墨中淡淡的脱凡出尘,在于自身的淡雅和淡雅之后的厚重,也在于自身的唯美和自由。”
杨金涛能走上这条传统的、正确的山水画道路,其恩师杨德仁的指导和帮助是至关重要的。在学习临摹初期,虽然能按照老师的指导循序渐进由简及繁临摹传统大家的山水,但是他对“骨法运笔”、“气韵生动”、“经营位置”还是理解有限,临摹的画作有形而缺神。
“每每在这个时候,杨老师总是对我临摹的画作进行悉心指导,一边讲解一边修改,每一幅都讲、每一幅都改,每次都是一连几个小时直到半夜。”杨金涛由衷地说:“杨老师总能准确地指出我在学习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予以指导纠正,帮助我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
除此之外,杨金涛还广读中外美术史,尤其是中国山水画史及历代画论,从认识上理论上解决艺术观、审美观范畴的问题,做到取法乎上;同时他深谙“书画同源”之理,十几年如一日临习行、草、楷、篆等各类古代名家碑帖,扎实练好书法,通过书法的练习锤炼了自己的笔墨功夫。
“在不断的学习中,我慢慢的领悟到了,中国画的根本其实就在于画面中的线条,或急或缓,或动或静,或阴或阳。”他认为:“线也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画面中的线是鲜活的生命体,它是画者表达物象、抒发情感、缔造意境的重要手段,是对大自然物象的概括和提炼。”
用线表达山石树木的形态,反映不同的山体结构,描摹生态各异的树木溪流,是杨金涛在近20年的学习感悟中始终坚持的信念。从他的线条轨迹中,我们能够窥视到他的成长历程、艺术心境和人性品格,看到他对水墨山水画的热爱和坚持。
“杨金涛的山水画中,中锋的线立体圆润,侧锋的线坚硬锐利,顺锋的线饱满流畅,逆锋的线劲力枯涩……”省书协会员、省美协会员、甘肃国画院高级画师查卫军评价说:“正因为所谓的线条过关了,所以他的作品中的线条彰显精神。”
自古以来,树在山水画构成中都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树造型的成败影响着山水画画面的气势与效果。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有“画须先工树木”之语,龚贤《课徒画稿》有“画山水先学画树”之说,《芥子园画传》有“画山水必先画树”之论。
古人曾说:“凡画山水,林木当先,峰峦居后。峰峦者山之骨,林木者山之眉目,未见骨骼,先有眉目,故林木须要精彩。”
查卫军说“树是山水画的眉目,林木须要精彩,未练石先练树等,所有这些观点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线的重要性,书法的重要性,笔墨的重要性。所以,书法好了线条好了,他的作品中呈现的树才是自己的树。”
性格真的可以决定绘画风格,细观杨金涛的作品,率直与细腻益于纸上。瀑有气吞万里之势,溪有与世无争之意,强弱相得益彰,气韵自然生动。那画里云气飘飞、村舍寂静,动静对比强烈,虚实相辅相成,空灵自见。
再观其画中,古老突兀的山石之上,有小径通幽,石显沧桑,路通幽处,如此隐显对比,似有意无意,然深情自在画外,令人顿生无限遐思,山川风骨自显。
“杨金涛画山水,不仅画山的气势、结构、丘壑流泉,而是画它的精神气质。”查卫军由衷地评价说:“他以景抒情更让情景交融,注重的是自己人格和作品格调之间的内在统一,追求的是‘士气’与‘逸气’的统一。其内涵浸透着画家的人文修养,基本做到了心境所至,画意所及。”
的确,一幅山水画作成功与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就是画面中呈现表达出来的意境,就是作品中的山石树木和画者本人的情感思想融合一致的一种艺术境界。而杨金涛的山水画作,便是以山石为依托、惟树木以寄情,用各具神态的线条写出自身之情怀,所绘丘壑、山林处处皆有言语。
“我在画画的过程中,并没有刻意的去表现或者营造哪一种既定的意境。”杨金涛告诉记者:“放松的心态和带着感情的线条往往在不经意间就塑造出了一种轻松的意境,我很喜欢这种感觉,也很享受这个过程。”
“艺术之路是漫长的,只有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最终有所建树。”他由衷地说:“相信我一定能够继续怀抱自然、超越自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人生中继续坚守一个画家的人格理想,用自己的生命体验、道德涵育、人文素养和学识积累,让笔下的艺术创作不断有新的升华。”
■人物简介
杨金涛,号青岩斋主,现为甘肃国画院院士、甘肃天缘艺术研究院院士、兰州市美协会员。1982年生于兰州,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专业。师从当代著名山水画家杨德仁先生,曾参加《西部风》十人书画联展,参加甘肃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书画展获二等奖,参加第二届“华夏之星·中国书画人才海选”获铜奖。作品入选《甘肃当代书画家艺术典库》,第三届甘肃省十四州市美术作品联展,第十一届中韩美术交流展。2015年应邀赴韩国参加第十二届中韩美术交流展,作品《山深云满屋》被韩国忠州市政府收藏。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李超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8月25日,经过新区城乡建设和交通管理局、自然资源局、教育体育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验收组现场查看、各参建单位...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