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安全隐患 构建和谐交通兰州交警多举措治理城乡交通不文明行为

兰州日报 2020-07-13 02:42 大字

【本报讯】近年来,全国、全省“新农村”建设发展越来越好,兰州市县级公路、乡村道路硬化率也逐步提高,通行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道路的拓展完善,农村地区机动车发展势头迅猛,特别是微型面包车、低速货车、三轮汽车、摩托车数量增长尤为突出。农村地区面广线长,道路普遍存在建设标准低、路况差、安全防护设施不全、维护管理不到位等安全隐患。相比城市中心来说,农村地区警力相对薄弱,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大,交通陋习比较突出,从而导致交通事故易发、多发。农村地区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是当前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预防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市政府、公安交警部门也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视。为此,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龚家湾等交警大队在辖区所属的乡镇均已建立健全了交通安全管理站点,加强和整治交通不文明行为。

兰州交警部门在采访中介绍说,农村车辆车况参差不齐,机动车安全性能差,极易诱发交通事故。村民大多存在“勤俭持家”的思想,导致许多村民只算经济账,不算安全帐。“只购车、不上牌”现象在农村普遍存在,机动车只要还能上路,村民很少会检查车况和安全性能,也没有购置强险的意识,这些车辆进入农村,成为农村道路的“隐形杀手”,一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无保险公司理赔,肇事者也无赔偿能力,后果很严重。为了预防群死群伤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以及健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控网络,在这次“一月一主题”的整治活动中,兰州市交警部门大力开展了相关的一系列举措,严查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大力整治农村道路交通秩序,深化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强化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基层基础工作,切实加强事故预防源头管理,切实防控乡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针对村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相对淡薄这一现象,近日,兰州公安交警部门也相继开展了很多例如交通安全“进村”、“送法下乡”等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还启动“大喇叭”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农村地区广播站(室)大力宣传关于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以及出行提示,特别针对特殊天气以及节假日期间更是大力开展此项工作,从而加大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度。

同时,兰州交警部门的乡镇交管站根据辖区道路分布、交通流量、群众出行排查摸底,选址确定,健全完善标准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检查劝导站,并配备专职劝导员加强劝导工作,使辖区重要路口有标准化道路交通安全检查劝导站;同时加强各村交管室建设,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及劝导员开展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确保辖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还与交委会牵头,多部门联动全方位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尤其是各乡镇“两站一室”要创新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力争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覆盖至每个村、每个家庭和每位农村驾驶员。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葛强

新闻推荐

广场舞噪音扰民社区出面解决

近日,家住安宁区河山郡附近居民向安宁堡街道河山郡社区反映,每晚广场舞大妈们跳舞噪音扰民,写作业的孩子和睡得早的老人都苦...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