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的编辑来信

兰州晚报 2020-07-03 06:50 大字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的春风拂过中国大地。在这个大潮之下,《兰州报》诞生了。它报道兰州的鲜活新闻,也报道国内外大事。如一块吸铁石,紧紧吸引了广大读者,我也成为了这份报纸的痴迷读者。

《兰州报》周二刊,对开四版,年订价6元,当时提出的宣传口号是:“少抽一盒烟,可订一份报。”刚创刊的《兰州报》虽然是一份小报,却办的很有特色。《兰州报》改名为《兰州晚报》后增加了“兰苑”、“金城古今”、“大西北”、“静夜思”等栏目,更加有趣味性、知识性。我身边就有许多读者都在收藏晚报。红古区退休老干部王海陵先生,至今珍藏着多年的《兰州晚报》剪贴簿多达十余本。我目前有自己装订的“晚报西部”6大本,剪贴簿十几本,还有其它报刊几十本。今年5月13日,我将20多份《兰州晚报?农村版》和各类证件原件全部捐赠给兰州日报社报史馆。

这是一份我保留了30多年的晚报编辑给我的来信,一个细心负责的编辑,是良师也是益友。我把全文附上,就是想说在我的进步背后,每一步都有他们鼓励的目光。大寿同志:

礼拜天,我在报社值班时收到了您的来信,读时觉得十分高兴。多一个朋友,就多一份力量,珍贵的友谊是人生的润滑剂,你说对吗?

尤其值得我学习的是,你穷且益坚,刻苦自强,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说实话,不少来稿的质量是不高的,对有价值的,尚要沙里淘金,仔细修改,这就耗费了不少时间,而我见到你的压石条及收废品的稿件时,清新流畅,干净利落的文字,别开生面,具有新意的内容,使人顿感愉悦轻松,所以立即编发见报了。适逢葛如娴同志来兰,叙读中,我向他表示了对你支持《兰州报》的感谢及对你才智的钦佩,葛老师谈起了你勤苦好学的情况,就这成为我们的友谊纽带。

今天上午,我向我们经济部的领导杨玉霞同志谈起了你想进修学习新闻写作的要求,他说,是可以来的,但要经过本单位领导的同意,并出具介绍信,方可接纳。来报社学习的通讯员,主要的工作是:在编辑部的工作实践中,边干边学。也编稿,也采访,有时由记者带,有时单独采写。以前来报社学习的同志都是这样办的。如你认为可以来,就去找领导说吧。

就写到这里,余再谈。

祝您健康、愉快。

段玉强(1989.7.1)

今年我已是72岁的老人了,始终对《兰州晚报》爱不释手。四十年来,《兰州晚报》如春雨,润物无声。对我而言,就是因为有了这张报纸,最终收获满满。

□潘大寿

新闻推荐

耐驰泵业信用体系建设让企业保持良性运转

位于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耐驰(兰州)泵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各种泵系统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也是...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