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我们一路走来

兰州晚报 2020-07-01 07:05 大字

1990年1月1日,《兰州晚报》印出全省第一张彩报1980年8月2日,《兰州报》正式出刊

40年,在岁月的长河中,如一朵浪花,很短很短。

40年的每一天,在衣食住行和柴米油盐中,日复一日地走过,又很长很长。

新闻是历史的眼睛,报纸是城市的记录者。一张报纸的40年,就是我们这座城市走过的40年。从1980年到2020年,这40年,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也在改革开放的澎湃浩荡中迎风而舞。40年前,正是时代变革的激荡之年: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国企改革初现端倪、乡镇企业方兴未艾、文化市场悄然复苏、城市规划步入正轨……

在这样的背景下,《兰州报》应运而生。

从此,一张报纸和一个城市紧紧连在了一起。1980年7月1日,《兰州报》试刊第一期出版。一版显著位置刊登了“试刊的话”发刊词。发刊词说:《兰州报》是中共兰州市委机关报,以刊登本市新闻为主。紧密联系兰州市的实际,及时地、广泛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扩大到群众中去,突出经济报道、传播科学技术知识、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兰州报》自创刊第一天就确定了她的性质。虽然是机关报,但在新闻宣传和报道方面,以民生新闻和经济发展为主,关心和关注老百姓的身边事,所以说是甘肃最早的市民报。”《兰州报》创始人之一、第二任总编辑、已故老报人黄应寿先生2005年在《兰州晚报》25周年庆典时这样说。

从此,迎着每一轮新升的朝阳,跟着这个城市的节奏,无论严寒酷暑,无论世事沧海,我们一路走来。

萌芽

岁月记忆

从创刊时的艰难起步到进入新千年后几十年的一纸风行,我们踏歌而行。

万事开头难。对一张报纸来说,开头的一段路是最艰难也最充满激情的时刻。

1980年,改革的号角刚刚吹响。

据《兰州市志》记载:《兰州报》是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办起来的,靠着市委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创业者们勤奋、艰辛地努力,把事业一步步推向前进。1984年,刊期由周三发展到日刊,发行量从几千份增长到8万多份,《兰州报》已在全市广大群众中深深扎根,创刊4年后编辑部被中国记协评为全国新闻先进集体。

穿过40年岁月,我们一直砥砺前行。下面这些被时光串起来的一个个印记,就是《兰州晚报》留给这个城市的最好礼物——

1985年,1月1日起正式改名为《兰州晚报》,周六增为16版。

1992年,电脑照排全面投入使用,报纸系统完成了告别铅与火的技术改造。

1993年,《兰州日报》创刊。在《兰州晚报》发展的基础上再办一张《兰州日报》,这在全国是第一家。

1997年,西北地区第一座媒体智能化媒体办公大楼投入使用。

2002年10月,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安排意见,《兰州晚报》对编辑部实行全面改革,中层干部竞聘上岗,采编人员竞争上岗双向选择,这是报社成立22年来首次重大人事改革。

2006年4月,投资1.76亿元的兰州报业大厦在雁滩奠基。

2011年9月,历时5年,兰州报业大厦落成后正式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地上21层,地下2层,1至4层为裙楼,5至21层为塔楼。在4万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中,报纸采编、新闻网络、广告发行、报纸印刷等功能较为齐全,这是兰州市级媒体中,智能化、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办公场所。

2019年11月,“黄河之滨也很美”全国书法美术摄影视频及文学作品大赛启动。

2020年,兰州日报社融媒体中心建设、兰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项目建成。作为甘肃省重点媒体单位,兰州日报社将通过融媒体中心建设项目,建设报社内容生产和报社内部新旧媒体融合的生产应用平台,形成“报、网、端、微、号”的全媒体新闻产品生产发布流程体系,实现内容、平台、管理、经营的互联互通,高效整合业务资源,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拓展传播领域,提升其党媒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升级

发展辉煌

40年来,《兰州晚报》紧跟历史前进的步伐,融入社会巨变的洪流,见证并记录着甘肃大地的历史变革,时刻关注着我们这座城市的改革进程和她的发展变化。一次次深入一线采访,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典型,都浸润着旗帜鲜明、独立思考的墨迹。

我们记录了时代,时代也记住了我们。

1998年,《兰州晚报》5名记者登上直升飞机,飞越兰州上空,对兰州城区进行了大型航拍,将兰州日新月异的变化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这是省内媒体首次从空中全景式、多角度将兰州的魅力定格在具有历史意义的镜头中。

2003年,《兰州晚报》推出供热专版——“热特刊”,以期通过大型系列报道使供暖工作能让“政府不再难心、供热站不再困难、老百姓不再烦心”。特刊出街后,市民将期待的目光投向了这里。在随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嘘寒问暖”成了我们每年冬天送给这个城市最暖心的一个符号。

2004年5月22日,由本报倡议发起并策划组织、由中国晚报协会主办,《兰州晚报》、《西安晚报》、《乌鲁木齐晚报》承办的“莫高葡萄酒”新西游记大型采访活动,在西安大雁塔北广场正式启动,44家晚报(电视台)的50多名记者参加采访活动,历时17天,行程5000多公里,横跨三省区,于6月5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结束,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行程之远,人员之多均创全国之首,不仅展示了中国晚报的雄厚实力,也为西部开发起到了积极的强势宣传作用;

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兰州晚报》手机报在地震发生22分钟后向读者发布了地震消息,并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读者播报震区的最新情况;《兰州晚报》特派记者第一时间奔赴陇南震区,及时报道省内受灾及抗震救灾工作,在震后3天《兰州晚报》最先组建了13辆爱心车辆组成的“兰州晚报情系灾区”慰问车队,带着200多万元的救灾款物赶赴陇南,第一时间向灾区人民伸出援手;

2014年,《兰州晚报》推出了“追忆铁血岁月关爱抗战老兵”大型爱国主义公益活动,记者兵分多路,先后奔赴甘肃各地及四川、云南、广东、北京、湖北等地寻访甘肃抗战老兵。经过一年半时间的努力,累计找到甘肃抗战老兵100余人。

2015年,为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兰州晚报》与甘肃卧龙岗人文纪念园共同打造的甘肃抗战老兵纪念园盛大开园,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2016年8月26日,兰州解放纪念日,来自全国20余家晚报总编辑、记者、西路军后代、西路军研究者当日相聚兰州。由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和兰州市委主办、《兰州晚报》承办的全国晚报总编辑暨西路军后代“回望西征路”大型采访活动启动。西路军后代,陈昌浩之子陈祖莫及夫人、谢觉哉之子谢烈、刘瑞龙之女刘延淮、国防大学教授朱玉等以及来自《新民晚报》、《北京晚报》、《齐鲁晚报》、《羊城晚报》、《扬子晚报》等20余家媒体的总编、记者齐聚兰州,进行为期一周的“回望西征路”采访活动。这是《兰州晚报》8月1日开始的“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信仰的力量“大型采访活动的延续,整合了本报近年来有关西路军西征故事的报道,还为国内媒体搭建了一个全面了解西路军历史、还原西征悲歌的平台。

展望

蝶变融合

昨天的新闻就是今天的历史。

一张报纸的40年,就是一个城市的40年。我们回忆往昔的目的,不是为了怀旧,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新闻的典籍中,昨天只是一个歇脚点,最好的作品永远都在未来。虽然岁月在变,媒体的传播手段在变,受众的阅读习惯在变,但唯一不变的永远是媒体人的初心。怀旧和回望,会让我们更清醒地看到这一路走过来的荆棘坎坷,温故的目的是为了知新,是为了更有力地出发。

时间在继续,历史在继续,事业在继续。40年的奋斗,40年的业绩,40年的风风雨雨,已经成为《兰州晚报》永远的历史参照,不断激发着后来者的无限激情,鞭策着我们在新的挑战面前继续迎风而舞。

从1997年张掖路报社智能化办公大楼到2011年兰州报业大厦落成,再到如今全媒体信息平台和融媒体阵容。几十年来,特别是进入新千年的这些年,《兰州晚报》和国内所有都市类报纸一样,站在互联网市场冲击的最前沿,报业市场风云变换,新媒体异军突起,媒体格局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新的起点上,《兰州晚报》也面临着新的选择和挑战。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兰州晚报》转型发展的最佳渠道。今年3月27日,在兰州日报社2020年工作会议上,兰州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刘立山强调,深度融合、一体发展是报社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必由途径。“今年报社将加快建成以融媒体为核心的新型媒体传播体系,形成符合新时代特点的新闻宣传服务网络,使传播体制机制更活、传播方式方法更新、传播栏目更优,逐步构建起主流、良性、高效、灵活的融媒发展格局。”

认识的高度、执行的力度、策划的精度,最终决定着融合发展的深度。从整合到融合,从“相加”到“相融”,《兰州晚报》将全面走进融媒体时代。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瞿学忠

新闻推荐

展望 聚力谋划 创新驱动

兰州高新区在秉承优良传统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加强谋划,把打造创新驱动引擎、创新招商引资机制,主攻生物医药首位产业,推进...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