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激励我前行

兰州晚报 2020-05-29 03:38 大字

看到了“我和《兰州晚报》的故事”征文活动后,我就把自己收藏多年的报纸找了出来,这里面有图片新闻、专题报道,也有豆腐块的新闻报道。虽然有一部分散失了,但保存下来的也有20多份。

上世纪80年代初,《兰州报》创刊。一位和我同在河西走廊某中学任教的老师,因为是65级兰大新闻系的毕业生被调到了报社,那位同事会时不时地寄份报纸给我。在他的鼓励下我给晚报投过稿,也刊登过一些文章。后来我到西北师范大学任教,距离近了,跟晚报的关系就变得密切了许多。记得那时报社在张掖路,我经常去报社,也结识了许多记者朋友。1995年,我承担了中国会计学会重点科研规划课题“资金结构说”,从立项到1997年课题评审通过,晚报都做了报道。1998年,我研究开发了“幼儿指算法”,晚报又进行了重点报道。对我来说,这既是肯定,更是激励,让我继续奋力前行。

2003年退休后,我觉得这是生命新的起点。在退休后的17年里,我一直坚持弘扬正能量,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广手操指算等社会公益事业。对于我每一次阶段性的成果,晚报都曾做过相关的报道。2004年,晚报以《幼儿指算法教孩子们心灵手巧》为题进行了报道,这是新闻媒体第一次比较详细地介绍指算法的内容。由于我一直坚持教学与研究,指算法的推广与教学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2005年,晚报以《生命中,点燃新烛》为题报道了我研究、开发和推广“手操指算”的故事。2007年,甘肃老教授协会教育青少年关爱团成立,晚报又刊登了我在兰石技校为学生进行宣讲活动的照片。同年晚报又报道了《非常6+1兰州选秀吸引奇艺,‘益智手操’创始人想闯关》。2011年,我在张掖路老报社九楼会议室办了“指算”公益讲座。晚报以《让脑子活起来,让手指动起来》为题作了专题报道。详细介绍了双手示数法、手操训练法、思维开拓法等相关内容。这极大地扩大了“手操指算”的社会知名度,使得民间草根的小发明登堂入室。

2013年,在西北师范大学关工委、安宁区关委以及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支持下,培黎小学成立了“四点半工程”。晚报以《一群大学生的四点半工程》为题进行报道。2013年,晚报以《我高兴、我满足,这就足够了》为题,在好人好报栏目介绍了我退休11年为100多个社区、50多所学校义务宣讲400多场的事迹。

回顾17年来我退休后的路程,深感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只要坚持努力前进,就会有收获和回报。这次晚报的征文活动让我浮想联翩,我的余生屈指可数,但是我并不因此而放弃,生命不止,奋斗不息。一息尚存,仍需努力。有了追求和目标,也就有了不懈的动力。祝愿《兰州晚报》越办越好。

□杨隆骞

新闻推荐

李荣灿在调研城市公园建设时强调 坚持民生导向 扩大公共空间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扫码看详情5月28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荣灿先后深入七里河区、安宁区和城关区,实地调研老旧工业遗址改造、彭家坪都市文...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