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纱灯重新焕发生机 访古纱灯传承人张振祥
制作纱灯现场
张振祥
出生于1965年,兰州市西固区河口镇河口村人,2015年被评为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纱灯的传承人。2018年应邀参加“兰洽会”非遗展区参展;2019年,其制作的20盏纱灯参加西固区迎春灯会,在金城公园展出。
说起河口古镇,老兰州人都知道这是陇上著名的水陆码头。旧时,这里一直有制作纱灯的传统,而祖上传下来的传统纱灯,给这方繁盛的土地带来了星宿般摇曳的“人间烟火”。河口的纱灯制作考究、文化气息浓郁,久负盛名。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绮丽的纱灯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甚至面临失传的严峻问题。为了让河口纱灯再次闪耀,张振祥等手工艺人重新捡起了这项传统工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说起自己和“灯”的渊源,张振祥说:“以前听父辈们说,旧时河口古镇有中元节放河灯的传统,用白瓷碗当底座,上面扎上漂亮的莲花,中间点燃蜡烛就是一盏漂亮的河灯。我很向往那种美妙的场景……”也就是从那时起,张振祥开始学着做些小的手工制品。“小时候,父亲带着我到河口纸扎艺人那里看他做纸扎灯,在我的要求下,老艺人做了一个金鱼灯笼。这个灯笼头尾可动,活灵活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回家后就凭着回忆也制作了一个,从那以后就一发不可收拾,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制作一些喜欢的手工艺品,无形中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真正接触到纱灯,是在张振祥工作以后。那时,他从事的是河口村的团支部宣传工作,经常下乡,这让他接触到了一些民间手工艺人。有一次,他在走访过程中看到一盏旧时留下的精美纱灯。他说:“我一下子被那惟妙惟肖的古纱灯震撼了。在时代的大浪淘沙中,昔日灯会美轮美奂的纱灯很多已经遗失,有幸保存下来的一些纱灯和制作技艺变得十分稀有和珍贵。所以我决定复原这项传统的工艺。”
但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难了。对张振祥来说,一来是没有可以请教的老师,二是没有相关的书籍可以借鉴。想要复原这项复杂的工艺可谓一筹莫展。但张振祥并没有气馁,他积极地投入到民间,走访能打听到的民间老艺人,研究纱灯的历史,回来后把旧的纱灯拆开再一步步复原,凭着自己对纱灯的热爱和坚强的毅力,慢慢积累制作纱灯的经验。
随着多年的不断积累,张振祥逐渐研究出一套制作纱灯的工序。“纱灯是集木工、雕工、漆工和绘画艺术为一体,经过加工、成型、油漆、绘画等工艺制作而成。其中仅仅绘画部分就包括了帐纱、描稿、上胶、描线、打底色、染色和整理几个步骤,每一步都要求均匀准确,工艺要求精细。”张振祥说。
近年来,随着河口古镇的旅游开发,复原河口纱灯的责任便落到了张振祥这一代工匠身上。多年来,他一直在河口镇的民俗博物馆制作纱灯,每一盏都严格按照传统的技艺,四扇灯面通过传统的榫卯结构有机连接,成为一盏纱灯。张振祥说:“传统纱灯最大的特点就是易于拆卸,而且每盏纱灯的灯面上,各绘一段历史故事,祖辈的智慧完美体现在每盏纱灯上,工艺的精巧与复杂体现在纱灯的每个细节上。”
到了2012年,张振祥复制了43盏古纱灯,在河口古镇的核心区悬挂展示,得到了当年见过古纱灯老人们和村民们的认可及赞扬。张振祥说:“大家对我的认可让我倍感欣慰,不过河口纱灯是集体的智慧,我作为传承人也只是懂得其中一部分。现代花灯制作多样,仅论美观不会输河口纱灯。我们在以前的制作中,因为人力物力短缺的原因也曾尝试喷绘灯面,但结果是让纱灯失去了灵动之美。因此,作为传承人,我们要做河口纱灯,就要让纱灯原汁原味,这样才能有文化价值和独到之处。”
为了研究纱灯,张振祥翻阅了很多历史资料。张振祥说:“其实最传统的纱灯是羊油灯,夜晚点上灯之后在风的吹拂下羊油灯影须臾闪烁,精工的人物在灯的承托下也摇曳生姿,则人物也有了灵动之态,所以精美的河口纱灯,只有羊油灯和自然风的结合才算最佳,这也是祖辈的智慧,这也是纱灯最美的时刻。”
说起旧时挂纱灯的传统,张振祥说:“其实我没有亲眼见过,因为挂纱灯的传统在上世纪50年代之前都有,我从资料上看到,河口的纱灯多造于19世纪清朝晚期,纱灯四面画有各种民间传说,不仅有《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等传统中华古典名著的内容,还有‘刘秀和枣树’、‘刘伯温斩龙脉’等河口本地流传的传说故事。”
旧时每逢挂灯的年节,从正月初十开始在河口四条街道同时搭建灯架,每隔丈许即设一灯架,每架挂三盏灯,两边挂纱灯,中间挂彩灯,东西南北四街,各设30架灯,每架3盏,全街共120架,360盏彩灯。正月十二“上灯”,正月十四、十五为“正灯”,正月十六则为之“败灯”,共计五个夜晚,即寓“五谷丰登”之意,亦称“五夜元宵”。
“河口灯会有记载的举办时间是同治末年到光绪初年。经历半个多世纪的繁荣后陷入低谷,直到上个世纪初村民们才重拾了老祖宗的宝贝举办灯会,但规模、质量大不如前。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双手慢慢复原以前的盛况。”张振祥说。
现在,经张振祥研制复原的纱灯大概有三种类型,一类是用楠木制作的“纱灯”,这种纱灯成正方形,四面绷上纱绢,在纱绢上绘以各种人物图画。这种纱灯可装可拆,保存方便,能反复使用。另一种是仿北京的宫灯,这是一种用紫檀木制作的六角形雕花“彩灯”;还有一种是家家户户门前悬挂的木制“方框灯”。这种灯年年使用,年年裱糊,在灯面上题诗作画。
2013年,张振祥又进一步复原制造了两百多架古纱灯。画面不仅保留传承了古纱灯原有的技艺风格,并结合当代形式,在原有纱灯画面基础上传承创新,利用现代工艺,将中国梦及新“二十四孝”等元素展现在了古纱灯画面上,并且在西固红枣节上展示。随后,这些纱灯长久地悬挂在了河口古镇四条主街上,供游客领略古纱灯的风采。
谈到纱灯技艺的传承。张振祥说:“通过这些年的传承培养,有十几位村民主动向我学习古纱灯制作技艺。其中,像河口村民张财峰就获得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不仅如此,我又通过与兰州大学文化小巷社团和西南财经大学、陕西师大等校园的对接交流,使一部分学生学会了制作古纱灯的基础技艺。”
2015年,张振祥被评为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受到山东教育电视台、甘肃省市电视台等媒体的宣传报道。2017年,张振祥应邀去被誉为“中国灯都”的广东中山古镇交流学习。“我去那里认真地考察了一遍。结合那边的制灯技术,改进了纱灯的制作方法,因为传统的纱灯用的纱面,在室外不到一个月就会损坏,后来我就创新地运用了仿羊皮的材料,这样就能克服在外暴晒时间太长而损坏的情况。”张振祥说。
今年,张振祥又通过与河口中心学校的联系对接,利用非遗进校园的机会,传承和发扬古纱灯技艺。在今年春节前夕,张振祥又制作了两千多盏纱灯及手工灯,在河口“年味·古镇”主题活动中展示,寓意河口古镇红红火火、吉祥如意。
河口的纱灯虽经受了百年风霜的洗礼,如今通过张振祥等手艺人细腻的心思和灵巧的双手,让这些传统的纱灯重新焕发生机。张振祥说:“从纱灯外在的精美和内在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可以看出传统兰州匠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河口纱灯就是传统匠人智慧的结晶,所以我希望自己能给这门传统手艺带来更多生机,让浓缩昔日缤纷的纱灯在新的时代更加熠熠生辉!”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华静
新闻推荐
“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市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共接待游客280.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03亿元,较清明小长假日均接待人数增加48...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