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活 拒绝浪费从你我做起 兰州市开展十大行动助力绿色创建

兰州日报 2020-04-17 03:24 大字

【本报讯】近日,市文明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兰州市“倡导绿色生活、反对铺张浪费”主题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就进一步落实绿色生活创建行动要求,宣传推广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推动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发展,引导人们积极节约能源、加强环境保护,自觉抵制餐桌浪费、包装过度、生活浪费等不良风气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根据《方案》,该主题活动意在倡导绿色生活、反对铺张浪费,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倡导绿色生活、反对铺张浪费”活动要着眼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坚持勤俭办事,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培养向上向善社会风气,着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从家庭抓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形成崇尚自然简约的生活方式及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

十大行动精彩纷呈

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宣传引导行动

紧密围绕“倡导绿色生活、反对铺张浪费”主题,对兰州市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进行宣传报道。组织市属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开设“倡导绿色生活、反对铺张浪费”的专题专栏,大力宣传倡导绿色生活的意义,宣传绿色生活的具体方式方法,集中宣传一批勤俭节约先进典型、深化“光盘行动”实例,挖掘特色、亮点工作,曝光一批铺张浪费的案例。通过加强宣传和引导、强化舆论监督等有效手段,增强宣传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宣传报道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节约型机关及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行动

以机关、学校、医院为重点,组织开展2020年度国家级和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的申报、推荐、检查、评估、验收等环节的创建工作。同时,开展示范单位动态管理、节能效果评价复核、示范单位优秀案例遴选和创建交流活动,深入推动全市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2020年节约型机关创建完成约30%,2022年底达到70%)。持续开展市级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加强垃圾分类志愿者宣传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有效提高公共机构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确保2020年底完成全市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的工作任务。

绿色家庭创建行动

4月至9月开展100户兰州市绿色家庭评选活动。活动期间动员广大家庭成员了解生态文明相关法律法规,掌握家庭绿色环保知识和方法,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争做绿色生活的倡导者、参与者和践行者。鼓励家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清洁能源,节约用电、用水、用纸等,不浪费粮食。提升旧衣物、旧玩具等物品的重复使用率,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量,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鼓励家庭优先购买和使用节能电器、节水器具等获得节能、节水产品或绿色产品认证,并依法加贴能效、水效标识或绿色标识的产品。不用或少用塑料袋、塑料餐具等一次性用品,减量包装,适度消费,减少清洁洗涤用品使用量。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不购买、食用、使用野生动植物制作的食品和产品,在日常消费中崇尚绿色健康,保护自然生态。

加强学校生态环境教育

各学校科学合理设计教学活动,结合“保护母亲河”、植树节、森林日、野生动植物日等公众主题活动日,就近就便选择开展环境清洁、义务植树、认养绿地、爱心浇灌、爱绿护绿等志愿服务活动,使环境保护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之中。开展“环境保护”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在学校和社区开展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知识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结合“世界环境日”等重要节日开展灵活多样的主题活动,将教育宣传融入实践活动,切实增强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开展“小手拉大手·环保全家行”活动,使环保教育延伸到各个家庭,积极引导中小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让勤俭节约、低碳消费、绿色发展理念蔚然成风。

文明餐桌创建行动

在每家餐饮单位店内醒目位置张贴、悬挂或刊播文明餐桌宣传标识,在每个食堂就餐场所内设立餐饮节俭消费、分餐打包提醒提示,在每张餐桌上张贴或摆放文明餐桌桌签,全市文明餐桌普及率达100%。以学校、企事业单位食堂为重点,大力开展“不剩菜、不剩饭”“光盘行动”宣传教育,积极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行为。督促各类单位食堂如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企事业食堂和餐饮行业开办者建立健全食堂用餐人数登记、食材采购、存储、食品入库安全质量检查、食品加工管理、食品浪费行为监督管理等一系列食堂节约用餐制度,实施动态管理,做到按用餐人数采购、做餐、配餐。

过度包装治理行动

及时开展节日专项治理,在端午节、中秋节前夕约谈食品生产厂家,对粽子、月饼等节日特色食品包装做要求,并在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倡导消费者购买简装节日食品。同时,根据《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GB23350-2009)、《食品和化妆品包装计量检验规则》(JJF1244-2010)的要求,全年主要抽查糕点、酒精饮料(包括白酒、红酒、黄酒)、茶叶、化妆品、保健食品、加工农副产(商)品等是否存在过度包装现象。抽样数量不少于50批次,各类商品抽样批次尽量做到均衡配置。

生活垃圾分类行动

按照每月一主题,积极开展“进家庭、进小区、进学校、进机关、进医院、进企业、进景区、进军营”八进宣传和入户讲解活动,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加强日常检查督查,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任务纳入文明城市、幸福社区、绿色学校(幼儿园)、绿色社区、文明家庭、美丽乡村等评选指标,把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同时,督导各成员单位根据各自职能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各自考评指标,并定时开展检查考评工作,确保分类工作末端有效落实。

绿色出行创建行动

7至9月组织开展“文明交通,绿色出行”宣传月活动。深入机关、社区、校园、企业和乡村等开展“文明交通,绿色出行”宣传,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提高公众对文明交通、绿色出行方式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倡导出行优先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制作发布“文明交通,绿色出行”公益广告,弘扬传播绿色出行正能量。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与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完善文明交通志愿者队伍建设,引导公众养成“文明交通,绿色出行”的理念,争做“文明交通,绿色出行”先行者和宣传员。

绿色建筑创建行动

以城镇建筑作为创建对象,引导新建建筑和改扩建建筑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设和运营,提高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绿色建筑星级标准要求。加强新型墙材质量把控,提高产品质量,督促全市新型墙材企业实验室建设比例达到70%。6月至11月底,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形式,加大对建设工程使用新型墙材、建筑节能产品的专项检查和日常抽查力度,对县区建筑工程节能标准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实现新型墙体材料和建筑节能产品建设工程使用监督检查的制度化、常态化。

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

围绕“5·22”生物多样性日、“六五”国际环境日、“6·17”低碳日等纪念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主题宣传和实践活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6月份,根据国家、省上统一安排,组织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以新闻、专题、公益广告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节能降耗、绿色低碳的理念和知识,倡导公众选择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鼓励各商场围绕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开展能效“领跑者”、能效等级2级以上及获得中国节能产品认证的高效节能产品展示和推广活动。以“绿色低碳、全民健康、共建共享”为主题开展“倡导绿色生活、反对铺张浪费”绿色低碳健步行活动,倡导公众绿色低碳出行。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晓霞刘超

倡导绿色生活反对铺张浪费倡议书

广大市民朋友们:

倡导绿色生活、反对铺张浪费,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必然要求,也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进一步倡导绿色生活,反对铺张浪费,践行低碳生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崇尚节约、绿色的生活方式,现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一、积极节约能源,践行低碳生活

在工作和生活中节约用电、用水,适度使用空调,减少办公耗材以及办公设备的待机消耗,避免“白昼灯”“长明灯”,防止“长流水”;坚持绿色出行,少开私家车,多采用健步走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能源资源的浪费;倡导勤俭节约,自带水杯、餐具、购物袋、洗漱用品等,不使用一次性物品,养成合理消费、健康消费的生活习惯。

二、实施垃圾分类,加强环境保护

增强“垃圾分类、绿色环保”意识,主动学习垃圾分类知识,正确掌握垃圾分类方法,并按标识分类投放,做到主动分、习惯分、准确分,使垃圾分类成为生活习惯和自觉行为,坚决杜绝随手乱扔垃圾的行为;敢于劝导抵制一次性办公和生活用品的过度使用和垃圾过量产生等浪费现象,敢于批评制止垃圾乱丢乱扔、混装不分类、不按要求投放等不文明行为。

三、推动文明用餐,抵制铺张浪费

主动践行“光盘行动”,杜绝铺张浪费,养成健康消费、节俭用餐、绿色消费、安全饮食的良好习惯;讲究餐桌礼仪、遵守用餐秩序、爱护用餐环境,营造良好餐饮文化环境;倡导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夹,分餐进食,践行文明用餐新风尚;抵制对高档食材、野生动物以及过度加工食品的消费。

四、树立勤俭家风,弘扬传统美德

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宣传推广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方面的家规家训、家风故事,崇尚节俭,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引导家庭成员理性消费、健康生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勤俭节约成为每个家庭成员的自觉行动和习惯。

新闻推荐

红古民和两地联合举办特色农产品宣传推介会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牛占虎)近日,兰州市红古区和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两地联合举办采摘暨高质量农产品...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