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我的“最强拍档” 85后夫妻丁丁和晓峰的社区一线“抗疫故事”

兰州日报 2020-04-02 04:20 大字

李晓峰、张丁丁在工作中

她姓张,他姓李。

她叫丁丁,他叫晓峰。他们的名字普通、平凡,如同某一个你熟悉的邻家小哥哥、小姐姐。

的确,他们确实是社区邻家“无处不在”的暖心小哥哥、小姐姐。同为85后的他们是一对年轻的夫妻,也是社区的“第一管家”——社区书记。

不同的是,张丁丁工作在白银路街道正宁路社区,李晓峰在团结新村街道定西南路社区工作。相同的是他们的敬业、优秀也是大家一致认同的。

疫情期间,他们守在各自的社区,为辖区的百姓守护家园,聚少离多。微信里的一句:“我都好,你放心!”是彼此最暖的情话,而最近一个特别的任务让晓峰每天更是无法回家,两人更是变成了彻底的“云夫妻”。但尽管如此,两人也从来没有怨言,更多的是互相的支持和鼓励,带着最初的那颗赤诚初心共同努力、共同坚守在自己的辖区全力保护居民,他们相信最美的春天即将到来。

85后的李晓峰是团结新村街道定西南路的社区书记,在大家的眼里他是一位从不说“不”的社区书记。不惧风雨、勇挑重担的性格让他日常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他更是第一时间冲在前方。不久之前,李晓峰自愿成为辖区一处集中隔离点组长。隔离点的一天格外忙碌,每天清晨7时召开会议安排当天工作,除了协助酒店和医护人员做好常规工作,还要协助区卫健局对接境外来兰人员信息登记,每天忙得团团转,左手一个对讲机、右手手机响不停,已经成了他的形象标配,他开玩笑地说:“这几天,我已经成了隔离点的知心哥哥了。”原来自己的电话几乎变成了“知心热线”、“忙碌热线”,而和同样忙碌的妻子几乎是碰不上一个打完整电话的时间,有空时偶尔发个微信报个平安是彼此最暖心的“情话”。而同样作为社区书记,正宁路社区的张丁丁也深深理解丈夫的工作,顾不上过多的担心,因为自己也同样忙碌,但是不管多忙碌还是依旧在丈夫去隔离点之前为他准备了满满一包物资,从吃的到用的,一应俱全。

“媳妇的支持,满满的感动!”“为老公准备的爱心物资,加油!”

“出征”前,两个人发的朋友圈配图,引得朋友圈一片点赞,大家都说这可爱的小两口真是一本正经的“撒着狗粮”。但事实上,两人因为各自坚守工作岗位,甚至在疫情期间变成了“云夫妻”。

“疫情期间,我们白天在社区忙着防疫,到了晚上有时候各自还要值班。有时晚上还要坚守卡口点,两个人时间常常对不上。日常最多的联系就是发微信,最近他去了隔离点,我们更是见不上了,每天依旧通过微信,彻底成了‘云夫妻’。”同为社区书记的张丁丁开着玩笑对记者说道。

同为社区书记的张丁丁,在大家的眼中是一个热情、干练、工作能力很强的社区书记。她负责的社区作为全省首家“三社联动”试点社区,更是取得了很多优异的成绩,也为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提供了舒适舒心的生活环境,社区里的居民也常常一致为这位可爱又能干的“丁丁书记”点赞。

而在疫情期间,她更是身先士卒,收到疫情信息后第一时间返岗抗疫一线,带领广大的辖区党员群众组织成立“临时党小组”“抗疫突击队”等,组织全员有序开展疫情防护,从最开始的街头巷尾,广播喇叭齐上阵、家家户户打电话、贴提示,到楼院小区封闭管理、小巷24小时设卡专人值守,执行二维码扫码+出入卡检查,党员及志愿者招募,再到上门为居家隔离人员送上生活用品,张丁丁带领全体党员及工作人员用走街串巷,逐户排摸,挨个楼院排摸外地来兰人员,挨家挨户宣传告知,和所有疫情控制一线的同志们“同战役,等春来”。

为了方便在家自行隔离人员,张丁丁还带领楼院长共同建立了“正宁路社区省外爱心家”“正宁路社区省内爱心家”等微信群,联系了网商购货、社区跑腿送货的有效服务机制,坚决守好“社区大门”为打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阻击战贡献力量,让社区“小阵地”在疫情一线发光。

虽然现在疫情向好发展,但是同为社区书记的李晓峰和张丁丁夫妻二人深知:在基层社区不但疫情防控不能麻痹,同时还要为基层的居民做好更多日常的服务和工作。而在这条路上,他们也愿意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为最好的居民贴心人,也共同成长为彼此最好的知心爱人。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颜娜文/图

新闻推荐

兰州城关区总组织全区职工无偿献血抗疫情

本报讯近日,兰州城关区总工会发出动员全区职工无偿献血的倡议后,街道工会、系统工会、直属工会和非公企业工会纷纷行动起来...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