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地铁新规”融入城市文明中
4月春风来,又一批新规将实施。根据4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在地铁里进食、乞讨、推销……这些地铁内的不文明现象将被禁止。针对不得在列车内进食的条款,办法对婴儿、病人等有特殊需求的乘客作出了例外规定。(3月31日新华社电)
生效实施的交通运输部“地铁新规”中,针对影响秩序的7类约束性行为的规定算不上“新”,如“不得在地铁内进食”在许多城市已是成文规定并执行多年,而“禁止手机外放声音”,在昆明、北京、兰州等地地铁管理中已经执行。部级“地铁新规”的实施,更大的意义在于将各地针对地铁乘客文明行为管理的探索,进一步上升为统一的制度共识,自上而下指导各城市地铁的秩序管理,消除差异化、碎片化的影响。
当然,制定规定容易,但执行却很难。针对影响秩序的约束性行为的规定,总的是要求乘客要将个人行为的权利与自由让度给公共空间,消除个人行为对群体的干扰。然而,从一些城市的管理实践来看,容易陷入执法难的困境,掉入了法不责众的窠臼。一方面城市地铁的线路很长,客流庞大,执法管理力量很难大量增加,大多时候乘客出现违反约束性规定的行为都不会有管理人员介入,乘客对规则约束感提升困难;另一方面陋习有较强的惯性,如“手机外放声音”,因为智能手机的普及,乘车习惯于听音乐、看视频的群体比较庞大,容易出现“破窗效应”。
执行“地铁新规”归根到底还是地铁文明培育的命题,需要正视文明素养养成的周期规律,如此,一方面是考验管理的耐心与智慧。应持之以恒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对于这些违规行为多提醒、多劝止,一点一点营造环境与氛围,推动量变到质变,打好持久战而非一曝十寒。同时,完善执法管理手段,重点解决好劝而不止的问题,守住底线,如配套必要的处罚办法并加大执行力度,如对拒不接受劝止的乘客予以罚款、纳入信用管理等等;在管理上还可以考虑引导文明共治,鼓励乘客相互提醒、监督和制止,对于损害车厢环境影响乘客便利的,乘客有权投诉。
另一方面需要将规定转变成为社会的规则共识和行为共识,将地铁文明融入到社会文明特别是现代城市文明的培育之中,提高国民的文明意识,推己及人,要想自己在公共生活中不被他人影响,首先要懂得约束自身行为,尊重彼此权利,才会获得权利尊重,从而逐步形成文明自觉。
此次“地铁新规”实施适逢疫期,因为防疫的需要对地铁重启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新规落地的管理执法是有利时机,同时,受疫情影响文明反思深入人心,也是培育地铁文明的有利契机,因势利导,持之以恒,事半功倍。
木须虫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贯彻落实省市工会组织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部署要求,兰州石化橡胶厂工会组织结合全面复工复产实际,在全厂...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