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网购吗?市场监管部门教你避开“网购坑”

兰州日报 2020-03-16 02:45 大字

朋友圈里卖起了妇婴用品、小零食、糕点,微信群里卖口罩、水果,小程序里抢购蔬菜,加之微博推广、直播带货……越来越多的手机软件、短视频平台,从使用者个人到平台商家都在不断尝试跨界,开拓渠道,招揽目标客群。

一边是诱人的各色商品信息、诱人的价格和便捷的服务,一边又是遭遇消费纠纷之后维权难的尴尬。有消费者反映:“买家付了钱,卖家找不到了”,“收到货质量不尽人意”,“文图不符,纯粹是骗人的”……消费者该如何买,才能提前规避一些消费风险,免去不必要的麻烦?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市市场监管局网络监管科相关负责人,请监管人员为广大消费者支招,避开“网购坑”。

微信群里买到假冒口罩

疫情防控期间,很多市民都在四处找着买口罩,看到微信群、朋友圈有相关信息,很自然会询问、购买一些。

正月初五,市民赵先生通过微信群以每只25元的价格买了50只口罩。“收到口罩后拆开一看,就傻眼了。根本不是卖家说的那样,既不是N95口罩,也不是普通医用口罩,丝毫起不到防疫的作用,摆明就是骗人啊。”赵先生回忆说。

为了找个说法,赵先生找到了当初拉他进群的朋友。恰好赵先生的朋友认识卖口罩的人。“最后还是通过我朋友把这批口罩退了,钱还给了我。”

赵先生能退货拿回自己的钱,有些消费者就没这么幸运了。市市场监管局网络监管科相关负责人介绍,2月4日,他们接到微博名为“酒场大碾子”的网友举报,称合作新村一区业主委员会在微信群内大批量卖的口罩,怀疑存在质量问题。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对小区进行走访、询问物业。但遗憾的是业主、物业均表示没有投诉中的微信群。加之无法联系到举报人进一步查证,核查只能作罢。

询问资质和保留证据是维权关键

如果要网购,消费者该如何挑选平台和商家呢?如果遇到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又该如何维权?市市场监管局网络监管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称,询问商家资质和保留证据是维权关键。

今年2月10日,市市场监管局网监科接到微博名“芮仔儿”反映,从本地一平台购买的蔬菜不新鲜,商家存在虚假宣传,还配发了购买蔬菜不新鲜的图片。接到投诉后,市场监管部门迅速行动,通过微博、微信、网络后台等多种途径联系举报人,并约谈网购平台。经查,消费者反映情况属实。调解后,网购平台按照货款的50%赔偿消费者50元,并向消费者表达了歉意。

市市场监管局网监科相关负责人说:“口罩案和这起蔬菜案,都是通过微信朋友圈获取卖方信息,区别在于口罩案里面的微商无法追查,消费者提供不了有利信息,执法人员查无此人;而在蔬菜投诉案中,被投诉的微商有平台、有实体,信息一目了然,因而能帮助消费者成功维权。”

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在网购时,尽量选择大的网购平台。如果要通过微商购买产品,一定要让对方提供实体店铺的经营资质,所售产品的相关资质,让对方留下联系方式或者身份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详细住址等,要保留好相关交易凭证,以便发生纠纷时维权,切勿给不发分子留有杀熟的机会。当消费者的正当权利受到侵犯时,可以先和经营者协商调解,协商不成功,可拨打12315请求调解。还可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请求仲裁机构仲裁,甚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切实加强网络交易监管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兰州市市场监管部门针对兰州9家较大网络交易平台和30家有一定影响力、知名度的门户网站、独立电商,严格督促其履行网络交易“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推动网络身份认证、网店实名制落实,保障网络经营活动的规范性和可追溯性。通过监管平台和QQ网监群,发送监管通报、预警31份,约谈平台负责人27人次,并指导辖区6家企业申领了“工商网监”电子图标。

记者了解到,去年兰州市已实现网络交易商品质量网上抽检,重点对3大类5个品种的网络交易商品质量进行抽查检验。去年,共抽查28家企业产品,不合格产品企业3家;检验产品共45个(批次),符合国标产品共42个(批次),抽检合格率为93.3%。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陈玮

新闻推荐

兰州市保险纠纷调解办三年累计调解纠纷9484件

【本报讯】日前,记者从甘肃省保险行业协会了解到,兰州市保险纠纷诉调对接机制自建立以来,三年累计调解各类保险纠纷9484件,涉...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