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长相守 今朝共战“新冠” 医生夫妻隔窗互喊“加油”

兰州日报 2020-02-12 02:26 大字

隔窗互喊”加油“的马志远、王文进夫妇图片由兰大一院提供

再有几天就是情人节,在没有硝烟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线上,医护人员把深深的思念藏在心里,舍小家为大家,互相鼓励,奋战坚守在防控救治一线。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二科副主任医师马志远、急诊科副主任医师王文进是一对夫妻。目前,马志远作为抗击新冠肺炎第二梯队医疗组成员进驻隔离病房,进入了“14+14+7”工作模式,即14天全封闭工作,14天医学隔离观察。这就意味着,夫妻二人正面临着近一个月的分离。

兰大一院是甘肃省首批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根据医院统一部署,马志远作为老年病学和全科医学基地骨干医师,抽调进入第二梯队,进驻隔离病房医疗组。在这里,她每天和医护队友并肩照顾病患,做好疫情防控救治工作,每天从早忙到深夜。王文进坚守在急诊科,在疫情状态里,急诊科的医疗工作压力很大,患者救治和防护问题成为重中之重,是医院诊疗工作的前沿阵地。

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刚结束急诊当班工作的王文进,抽时间去“看望”了心爱的妻子,俩人隔着隔离病房的窗户,遥遥相望,简单交流,互喊加油,只言片语里,涌动着深厚的情感。

马志远说:“当时说好,不论抽到谁,甚至两个人都去,都没有问题。当医生首先就是奉献,当医生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坚守。我俩都是共产党员,国家有难,绝不能后退。为了不让年近七旬的父母担心,她把和家人视频的时间刻意安排在晚上,我想,可能灯光暗一些,脸上被防护品压出的压痕就看起来没那么深那么红了,为了遮掩,她有时候还会刻意涂点粉。”

俩人的第一次相遇,是在双双硕士毕业,入职兰大一院后的一次会诊中。之后,就是相濡以沫十二载。因为都从事医疗工作,值班是家常便饭,有时候一周只能见两次面,日常夫妻俩习惯靠冰箱上的留言贴留言交流。“这也算是我们之间一种特殊形式的浪漫吧,每一张留言贴就像是一封短情书。”平时不善言谈的王文进,在深夜为心爱的妻子写下了这样一封正式的情书:

“老婆,十二年前,5·12地震时,你在住院部22楼科室值班,我逆着人流爬楼梯去找你,只想尽快见到你。我赶到时,你镇定地安抚和分流病人。十二年后,新冠肺炎来袭,我们都成为了逆行者,在不同岗位共同面对,在隔离病房,你依然那么镇定自若。十二年的岁月,我们相濡以沫,互相扶持,一路走来,我们有了新的家庭成员可可。以往的岁月静好,是无数幕后英雄在黑暗中守护着我们,为我们带来光明。今天,轮到我们站在抗疫一线,守护光明。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做这一切都是无怨无悔的。病毒只是隔开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却无法磨灭我们的信仰。无论何种境遇,我们永远并肩在一起。病毒只是在空间上拉开了我们的距离,但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爱你!”

看到手机微信上发来的情书,马志远湿了眼眶,她写道:“我俩都是医生,你比较内敛,对人的好都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着和你在一起的细水长流,是一种幸福。你很稳妥,爸妈和儿子托付给你,很放心。加油!”

透过隔离病房的窗户,马志远叮嘱着丈夫:“你们急诊科人员流动比较频繁,你自己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做好防护,口罩一定要戴好。不要太想我,我很好,我们很快就会见面的。”

远相望、两地书,只言片语、细水长流。在这场席卷全国的疫情里,无数的医护人员家庭,先有国、后有家,互相托付,互相鼓励,坚守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岗位上。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刘晓芳通讯员李丽娜

新闻推荐

兰州市领导调研兰州日报社疫情防控宣传工作

2月10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宏来到兰州日报社,看望慰问工作在“战疫”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并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传...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