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兰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095元

兰州日报 2020-01-23 00:35 大字

【本报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陈玮)1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兰州调查队发布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兰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095元,同比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05元,同比增长10.0%。

城镇:经营性收入增幅最高

据悉,去年兰州市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平均为21383元,同比增长7.7%。国家统计局兰州调查队分析认为,去年兰州开展增岗、找岗、援岗、送岗、适岗、稳岗的“六岗”就业促进工程,进一步扩大就业和人才服务供给,促进就业创业,稳定就业形势。针对各个群体特殊需求,举办了“就业服务进高校”、民营企业招聘周、退役军人及现役军人家属专场招聘会、全国大中城市联合高校现场招聘会等一系列专场招聘会,提供各类就业岗位。此外,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服务,并发挥就业见习、职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促进岗位调适、匹配的作用,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着力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这些有利措施的深入实施,对提高全省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经营净收入为1232元,同比增长15.2%。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切实降低了实体经济负担,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为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减负助力。此外,文化旅游市场增长迅速,夜间经济提供发展新动能。兰州抢抓“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重大机遇,旅游市场带动消费市场需求活跃,为经营户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商机,夜间经济在满足需求、带动就业、提升消费品质、扩容服务能力、升级公共设施、激发文化创造等方面的效应逐渐显现。

此外,城镇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为4468元,同比增长5.7%;转移净收入为11012元,同比增长11.6%。

农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

去年,兰州市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6874元,同比增长11.5%。国家统计局兰州调查队分析认为,去年兰州市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和发展基础,大力发展壮大高原夏菜、玫瑰、百合、中药材、草食畜等特色支柱产业,优化“九区十带”农业产业布局,积极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区和产业带,推动特色产业向优势生产区集中。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百合、玫瑰、中药材等现有加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模式创新,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两端延伸,提升企业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吸纳农民务工就业人数继续稳步增加,带动返乡农民工在县域内较好地实现了充分就业,引领农民增收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在经营净收入方面,人均为4436元,同比增长6.8%。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村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工业、建筑业、批零贸易、餐饮业以及社会服务业等非农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同时,积极推进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加大对重点休闲农业园区和休闲农庄的扶持力度,向省农业农村厅推荐上报休闲农业精品路线和精品景点,丰富了休闲农业发展内涵,更促进了兰州农村居民来自二、三产业收入进一步增长,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力量。

在财产净收入方面,人均为256元,同比增长13.3%。去年,兰州持续推动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与此同时,依托省会城市优势,外来打工人数的增多带动了城乡接合部农民的房屋出租收入;各地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带动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各类蔬菜物流中心、市场、产业园等建设用地和大量外地客商来兰租地建设基地等使得农民在土地出租方面的收入增加明显。

在转移净收入方面,人均为2038元,同比增长11.7%。去年兰州进一步落实农村低保、五保、儿童福利、退耕还林、农机具购置、小康村建设、双联惠农、职业培训等各项助农惠农补贴。加大政策保障力度,注重改善民生,特别是针对低收入群体,不断加强支持力度,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状况不断改善。随着农民参保意识的增强和报销额度的提高,农村报销医疗费有较快增加。

新闻推荐

张伟文在春节前调研检查慰问时强调 提高警惕 加强防范 确保全市人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本报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晨旭)1月22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张伟文深入工厂、集贸市场、商场、公园和项目建设现...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