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将伴随我到生命的终点 访独立艺术家梁宗孟

兰州日报 2019-12-19 01:26 大字

黑白钢笔画《靓女》雕塑作品《黑与白—线的旋律》油画作品《眸》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孔德胜

梁宗孟

1955年生于兰州,笔名旷野,自幼酷爱画画,1970年以绘画考入甘肃省歌剧院从事舞台美术设计工作,1970至1976年师从崔承珣,1976年从事绘画创作,1985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7件作品连续六次入选全国美展;参加第三届全国油画大展;台湾“隔山”大奖赛;中国·日本《中国的四季》美术作品大展;《步行者六人》第一、二、三回绘画作品展;上海、台北、墨尔本《CHI-NA46人》当代艺术邀请展;中国文化部、中国对外艺术展览公司《中国现代油画交流展》(印度)等国内、国际大展屡获殊荣。有多件作品被国内外专业机构收藏。

进入雁儿湾当代美术馆,在大厅里就摆放着几件梁宗孟的作品,其中铁件雕塑《最后的藏羚羊》最为吸引老记,一件完全用废旧零件组成的作品,给人带来的却是极强的视觉冲击,让人深深地感受到藏羚羊濒临灭绝的那份悲凉。走进位于9楼的梁宗孟创作室,这里就如同一个现代艺术的展厅,油画、钢笔画、木雕、铁件雕塑……所有的作品都出自梁宗孟之手,他涉猎广博、思维超前,将现代艺术的魅力用各种手段展现了出来。说起楼下的《最后的藏羚羊》,梁宗孟说:“我用的都是那些废弃的铁件,尾巴是弹簧,屁股是以前单位、学校里的那种电铃做的,一触动它就会响,让我们回忆起童年时期的校园。同时我又给藏羚羊的脖子上系了一个一百年前的一个长命锁,很有寓意。为什么说是可可西里最后的藏羚羊,又是反映生态的,如果你去滥杀那么最终剩下的藏羚羊就是我这个铁件做的‘藏羚羊’。”

梁宗孟的父亲1937年来到兰州,在这里成家立业,有了梁宗孟兄弟姐妹多个孩子。梁宗孟从小喜欢画画,其父发现后采用了比较严厉的教育方法,每天必须临摹两张作品,对于梁宗孟来说父亲的这份严厉给他带来了好处,如接触了很多艺术家的作品,但也让梁宗孟对传统书画产生了排斥。梁宗孟告诉记者:“我天性喜爱绘画,但因为父亲对我太过严厉的原因,我非常排斥国画、书法等。但我的心中始终割舍不下对艺术的追求,随着我在艺术领域地不断前行,也真正感受到艺术是互通的、没有国界。”

青春期的叛逆,让梁宗孟非常想“逃离”家。15岁时他有了机会,以绘画考入甘肃省歌剧院从事舞台美术设计工作,一干就是45年。在工作中,梁宗孟没有放弃他所钟爱的艺术,即使在受到诸多阻碍时,他毅然在艺术的道路上走了下去。梁宗孟说:“舞台美术设计这项工作空间非常好,而且初到单位时我作为学员先后跟过两位老师,他们对我的帮助都很大,但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崔承珣老师。我一直感觉崔老师非常神秘,家里的白色窗帘始终拉着,老师看书都是靠一个台灯。崔老师一开始并不想教我们这些年轻人,但经过我们软磨硬泡后,他才开始指导我们。记得他家有两个书柜,里面全是我们没有见过的画册,这些画册都是他留苏、留法的同学们送给他的。还记得崔老师在评价我们的作品时会直接说出哪里好、哪里不好,我们有时不服气,老师就会从书柜中找出一些作品来给我们作比较,这些指导对我的帮助非常大。尤其是几年后,我发现老师的说法是对的,他对我的这些引导都非常的珍贵。”

1978年高考恢复后,当时的单位不同意梁宗孟去学习,几年里他失去了很多学习的机会,但他并没有放弃从小喜欢的艺术,而且开始自己搞创作,一直发展到今天。“艺术需要长时间的修炼、积淀。舞台美术设计对我来说就是工作,我的终极目标就是艺术,它将一直伴随到我生命的终结,这是天性。”这就是梁宗孟对艺术的感悟。没有参加过专业学院的学习,反而让梁宗孟的艺术创作天马行空、随心所欲,任何材料都能为其所用。梁宗孟说:“艺术就是创新,‘艺术家等同于科学家’这句话太有道理了,艺术就应该是与前人不同的。我总结,艺术只与我有关系,别人就是欣赏,因此很多艺术发展到最后可能会曲高和寡。”

梁宗孟是一位真正的杂家,油画、钢笔画、木雕、泥塑等等都有涉猎,而且在很多方面他都有着不俗的成就。如他的钢笔画就曾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读者》创刊时在省内和全国选了20名插图作者,他是其中之一,创作过很多作品。梁宗孟告诉记者:“为《读者》进行创作,现在看也是一种荣誉。前些天我把《读者》为我们举办的插图展说明书找了出来,都很陈旧了,一些人看到都感到很亲切。”在他的工作室中,你能看到以前人们家中用的笼屉、案板、废旧的自行车轮、老旧打字机、螺丝钉等等,别人眼中的破烂,到了他的手中就是创作的材料,即使是房屋装潢用的缝隙填充剂也是他创作的材料。梁宗孟告诉记者:“创作中,自身也会感到疲惫和乏味,这时就需要调整,做一些与其完全不同材料的东西进行感知。如我走进一个废品收购站,我就兴奋,我总想拿来我的电焊机来这里创作,因为这样的环境能激发我的创作欲望。一次我在市场买一些工具时,发现螺丝钉非常有魅力,我就在铁与木头中寻找状态,最后大家就看到了我这些作品,大家都感觉我很超前。再例如我喜欢收藏,对藏品的历史就会研究并熟知,而这些先人的文化就会刺激我,这就是艺术的动力,是艺术家发展中的元素,是一种高度的审美。因此,我认为我所以涉猎的创作类型都是相互有联系的。”

年初,全国范围内选了50位当代艺术家去德国进行交流,在那里梁宗孟有着极大地收获,他告诉记者:“德国的展览是一个研究展,学术性的。但德国是出当代艺术大家的地方,一些当代艺术大师的作品给我带了非常巨大地震撼。回来后,使我明白了我要继续走下去,尝试各种材料,在大师们地激发下去走我自己的路。”在梁宗孟对艺术的领悟中,艺术必须是独立且自我的,这也让很多人从他的作品中找到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美国玛斯金格姆大学艺术系主任、教授,该校美术馆馆长,北美艺术文化协会国际项目主任,美国油画家协会签名画家孙焱在看过梁宗孟的作品后评价:“宗孟的艺术总能透过多变的造型直击人的心灵,无论绘画还是雕刻,使人感到神秘又不失亲和力。有些作品似乎有某种思辨的哲学意蕴,有些作品却直接表现人类的真情实感。多种媒介材料的尝试,呈现了艺术家永无止境的艺术探索。艺术家似乎在这种创造性的过程中享受生活的无尽乐趣。”

而移居美国的音乐家任学文评价称:“梁宗孟先生的作品种类繁多,有木雕、泥塑、写实油画、抽象画、漫画、炭笔画、铅笔画等等。在他的眼里没有废物,很多东西都能拿来作画,像作曲家把风声、雨声、水声、纸声等融入到音乐作品中一样,他能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变成他的艺术作品的材料,包括五谷杂粮、各种香料,还有更多在常人看来是废铜烂铁的东西,比如他的铁件雕塑《狗》《最后的藏羚羊》等获奖作品,都是用从废品收购站里淘到的废铜烂铁制作而成的。他的创作灵感,更多是和作曲家采风一样,在大自然当中体会自然并激发灵性,而不是刻意地追随、描摹自然,他使写实和虚拟浑然一体,表达并且宣泄着内心深处的情感。”

从5岁喜欢画画开始,梁宗孟在艺术的道路上走了快六十年,在谈到他在近六十年艺术生涯中的收获时,梁宗孟说:“艺术带给我巨大的精神安慰。艺术的圣山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但它就在那里,让你去朝拜。我就像是一位艺术的圣徒,一直走在朝圣的路上,不计较物质,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满足,艺术就该是这样的,才能坚持住。”

新闻推荐

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定西路站至公交五公司站区间项目(一期) 寻找被征收人公告

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定西路站至公交五公司站区间项目(一期)自2019年11月21日征收公告发布以来,在征收范围城...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