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西路社区做好服务居民每件小事 让辖区居民的幸福温暖从心底升起

兰州日报 2019-11-13 03:12 大字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颜娜

“阿姨,你看这样拍出来的小视频是不是很有趣啊?不但记录了生活也增添了许多欢乐……”

“真的是太好了,子女们上班都太忙,都没人教我用手机,没想到在社区的这个老年手机大课堂里学会了这么多手机使用技巧,真是太好了!”这是近日在雁北街道雁西路社区里的一组对话场景,而正是这每一件为不同年龄、不同需求居民量身订制的服务举措让居住在雁西路辖区的居民感到了更多的幸福感和温暖。

为了让辖区居民办事更方便,也为了让辖区居民有更多的活动场地。近日,雁西路党建区域化服务中心新社区的改造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通过街道前期调研和协调,对社区办公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功能设置进行统一规划。社区办公活动场所内部划分为“七室两区一俱乐部”,即影音室、电子阅览室、书画工作室、警卫值班室、大会议室、办公室(4间)、大办公室、未成年人活动区、儿童游乐区和英语俱乐部。新社区建成后,将为辖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元化服务,并积极推行集中办公,实行“窗口化办公、一站式服务”做到标准到位、功能到位、人员到位、服务到位,实现为民服务效能最大化,把社区阵地打造成居民的温馨家园。

不但是硬件设施得到了提升,雁西路社区还针对不同居民的需求开展了特色服务。社区的老年手机大课堂邀请老年大学专业老师,讲解微信怎么向朋友圈发送图片和文字信息、什么叫“小视频”、怎样拍摄和发送小视频、怎样保存小视频、向朋友圈发送图文信息,操作上有什么要注意的问题,每堂手机课程分为理论知识和手机实际操作。通过老年大学手机课堂的学习,辖区老人们解决了很多在日常使用手机的过程中不懂的问题,也能更好地享受网络时代带来的精彩生活。

同时,雁西路社区充分发挥文化阵地和文体队伍的作用,以丰富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为出发点,以社区党员、居民、青少年为载体,以社区居民满意为目标,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文体活动,受到了社区居民群众的称赞,彰显了社区群众健康文明的形象。建立了社区人才资源库,成立了社区徒步队、腰鼓队、太极拳剑队、舞蹈队、乒乓球队、健身操队、象棋队等文体活动队伍。她们来自社区,活动在社区,这些队伍的建立,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社区文明程度,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凝聚了社区民心。

而为了让辖区居民的心声更好地传递,社区还建立了“幸福圆桌会”工作制度,不断创新载体,开展“邻居有话对我说”活动,收集社情民意;开展“阳光议事厅”解决民居问题;举办“幸福圆桌会”,搭建沟通平台,实现共商共治。为进一步深化“街道—社区—居民(小区)小组—楼栋”五级治理和“幸福圆桌会”工作制度,探索社区社会治理新路子。

雁西路社区还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平台作用,全力打造“蒲公英”志愿者服务队,全方位践行“蒲公英”精神。“蒲公英”志愿者服务队伍的人员组成是社区工作人员、楼院长、辖区单位党员及工作人员中的志愿者和其他热心居民。通过打造“蒲公英”志愿者服务队,社区依托志愿服务这一载体,精准分类,大力开展“全程代理零距离”便民服务。谁家遇到什么困难解决不了或者需要办理什么社区事务,或者是一次次的志愿服务主题活动,总是能看到这些志愿者的身影,而这些也让辖区的居民感受到了更多的温暖。

新闻推荐

聚焦群众关切解决困难诉求街道社区将主题教育转化为实际行动提升服务质量

【本报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葛强)自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张家园社区紧密结合实际,按照酒...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