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讲英语的医生 记兰州市妇幼保健院宫腔镜中心主任朱天垣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祁玉洁
通讯员李元超
22年扎根妇科临床医学领域,她用仁心呵护生命健康;22年初心不改,她潜心研究宫腔镜各类疾病的手术技巧改良,不断攻克技术难题,成为推动甘肃妇科快速康复技术及日间手术的“第一人”。
她就是西北地区首家国家“流产后关爱”区域示范医院内“爱的呵护——流产后女性关爱”志愿服务项目创始人,兰州市妇幼保健院宫腔镜中心主任朱天垣。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用医术仁心谱写了一支关爱生命的人间赞歌。先后荣获“甘肃省三八红旗手”“兰州好人”“陇人骄子”“中国好人”荣誉称号,被评为“甘肃省医德医风先进个人”“兰州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兰州市领军人才”等。
初心不改:尊重患者暖人心
1997年,朱天垣从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在兰州市妇幼保健院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22年如一日,她的上班时间几乎都是以分秒计算的,每天最早上班,最晚下班。
“无论贵贱高低,无论贫穷富有,在医生面前都是需要我们帮助的鲜活的生命。”朱天垣说。
当了20多年医生,朱天垣接诊的病人无数,她从未因工作的繁琐而改变对患者的仁爱之心。手术台上,她认真严谨,细心帮助每一位患者。就诊时,她总是面带微笑,柔声细语鼓励患者战胜病魔。
当了解到来自农村的患者交不起住院费用时,她从银行取出了工资,悄悄地垫付了医药费;当了解到患者按常规手术可能面临失去生育能力,她反复评估,应用精湛的宫腔镜技术完成了手术,让患者的输卵管“毫发无损”;当辗转多家医院的年轻夫妻来到了她的面前,她大胆实施一例罕见疾病手术,让患者成为全世界第三位子宫斜隔手术后成功分娩的幸运妈妈……
在朱天垣的手机里,有7个患者微信群,按照不同的病症分类,群友多达3000人。稍有闲暇时间,她就在群里上“微课”,给大家讲解相关的医疗知识,并耐心地解答每一位患者的提问。
多年来,有许多患者通过科技通讯平台得到了及时的帮助。
她以妙手施医术,以善良暖人心,受到患者发自内心的感激和尊重。
勇于创新:带领团队攀高峰
在兰州市妇幼保健院宫腔镜中心看过病的患者一开始都感到很好奇,这个科室的医生护士之间交流说的全是英语。
“这也是锻炼大家的英语水平,医疗知识在不断更新,学好英语有利于把先进的医学技术‘引进来’,而且我们和外国也有很多合作项目。”朱天垣说。
多年来,朱天垣紧跟前沿医学,始终把对技术的钻研作为永不停歇的追求。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医院新人到推动甘肃妇科快速康复技术及日间手术“第一人”,她敢于创新,不断攀登医疗技术的高峰,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国情怀,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
从2012年开始,在医院的鼓励支持下,朱天垣带领团队成立了兰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宫腔镜中心。7年多的时间里,她们研究宫腔镜各类疾病的手术技巧改良,不断攻克技术难题,逐渐使医院宫腔镜技术达到全国知名、全省领先,治愈了上万名被病痛折磨的女性,让她们重新获得了孕育新生命的希望。
2015年,兰州市妇幼保健院被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哈维德夫医院授予全球唯一一家妇科外科快速康复教学培训基地。目前,该院已在全国率先形成了快速康复技术下的宫腔镜日间手术模式。
爱的呵护:将关爱防线前移
在大多数人眼里,医生的伟大,在于能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挽救了生命。朱天垣认为,“呵护生命和挽救生命一样伟大,医生要做的是大病化小、小病化无。”
在她的职业生涯里,最痛心的就是接诊人工流产手术。尤其是在遇到低龄未婚女性时,她总是既心痛又无奈。
在她接诊的人流女性中,最小的甚至只有11岁。“来医院就诊的女性中,三分之一来做人流。”她总在想,如果没有这三分之一的人流人数,多少女性会避免受伤害?有多少可爱的孩子能看到美好的世界?
为了让更多育龄女性少受伤害,2012年,朱天垣倡导开展了“爱的呵护——流产后女性关爱”志愿服务项目,她和同事们组建了“医生志愿者+社区志愿者+高校志愿者”的模式,走进企业、社区、农村、高校宣讲人流的危害。用微电影、情景剧、舞蹈等大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和语言普及生殖健康知识。
通俗易懂的宣传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工流产带来的严重危害,也有效降低了年轻女性意外怀孕和患者的重复人工流产率。
新闻推荐
11月5日,记者从兰石集团获悉,由新区兰石重装移动工厂承接的老中东岩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成品油精制项目5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