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牢国门生物安全网 兰州海关检疫工作综述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王耀
通讯员杨晓琴 胡自强
10月24日,经兰州海关检疫合格后,酒泉丰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批18千克、货值3605美元的黄瓜种子顺利通关出口荷兰。
进入秋季,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的外繁制种企业一片繁忙景象。兰州海关统计数据显示,8月以来,兰州海关共监管出口外繁种子1800吨,货值3255.7万美元。
兰州海关有关人士表示,戈壁夹绿洲的天然隔离优势,再加上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等特点,使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成为我国最大的蔬菜、花卉外繁制种基地。
目前,全球8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种子企业在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外繁制种合作基地,外繁制种面积达7万亩,外繁种子年出口额可达1.5亿美元左右,约占全国种子出口量的65%以上。然而,入境种子携带外来有害生物的风险极大,一旦传入将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对国门生物安全带来挑战。
对此,兰州海关运用科技手段,织牢国门生物安全“网”,严防疫病疫情传入,助力河西走廊地区产业发展。
专业实验室:
筑牢种子安全入境“第一道防线”
在兰州海关综合技术中心三楼,挂着一块朴实的牌匾——国家外繁种子检疫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里,专业技术人员正在通过体式显微镜进行昆虫、杂草等检查。在利用酶联免疫方法进行病毒和细菌初筛后,接下来,他们还将通过分子生物学进行确认。
“这是目前全国唯一的外繁种子检疫重点实验室。”兰州海关综合技术中心主任周小平介绍,实验室的建成,对阻截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保护河西地区生态环境,推动河西走廊地区外繁制种产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外繁育的种子来自国外制种公司,一旦外来有害生物入境,后果将不堪设想。”周小平说,为推动产业发展,更为严防疫情传入,国家外繁种子检疫重点实验室应运而生。
今年4月,实验室在一批来自以色列的入境茄子种子中,检出检疫性有害生物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这在全国口岸尚属首次。周小平说,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是危害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病原,会导致马铃薯种质急剧退化,块茎畸形,品质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番茄、茄子、灯笼果、鳄梨以及许多观赏植物。
“目前我们正在申请建设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认可实验室。”周小平表示,实验室建成后,将实现检验技术同国际接轨,进一步提升检测能力,并能实现检测数据和结果的国际互认,对促进外繁制种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病虫害调查:
将有害生物扼杀在“萌芽”状态
如果说实验室检测是入境种子安全“第一道防线”,田间病虫害调查称得上是“杀手锏”。七月中旬至八月底的河西走廊,干旱少雨,日照强烈,正是作物储备营养的黄金期,也是防控病虫害和有害生物的关键期。
在一块地豆田里,兰州海关所属酒泉海关工作人员李冶陶正在用放大镜观察一片边缘发黄的叶子。
李冶陶说:“透过放大镜就能看清楚叶片后面有灰霉病菌,这是最近持续高温引起的,幸好豆荚已经饱满了,初发的灰霉不会影响种子,要是早一周发生灰霉,种子就会受影响,实验室检测有抽检比例,田间病虫害调查能更有效发现植株感染的病虫害症状。”
其实,在今年4月下旬和6月上旬,兰州海关就分两次开展了进境种苗苗期田间疫情监测工作。
“带有病虫害的作物会出现变色、坏死、萎蔫、腐烂和畸形的症状,我们会采样送实验室进一步检测。”李冶陶说,今年苗期监测中,兰州海关检出非检疫性有害生物3种22批次,检出检疫性有害生物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已及时通报地方农业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有害生物传播扩散。
大数据平台:
提升疫情防控工作针对性
数据显示,近五年来,兰州海关在田间病虫害检疫调查中截获有害生物98种,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7种,将外来有害生物阻截在国门之外。
记者了解到,兰州海关在完善外繁制种监管体系的同时,正积极筹划建立外繁制种监管信息化平台。
兰州海关动植食处处长吴达说,信息化平台相当于入境种子田间检疫调查大数据平台。目前,工作人员已录入近年来的田间监测数据,并将进一步整理汇总和扩展。“下一步,兰州海关将联合标法中心、科研院校等专业技术力量,开发繁育基地田间疫情监测系统,通过大数据比对,提高疫情监测检测的针对性和检出率,科学有效防控有害生物和植物疫情的传入,护航甘肃外繁制种基地健康可持续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吕晟君)11月1日下午,七里河区召开2019-2020年度“冬防”工作动员部署会,及“大气污染整治月...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