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守望者 用一生破解藏羚羊迁徙之谜

澎湃新闻 2019-08-30 09:33 大字

电影《可可西里》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在可可西里,你踩下的每一个脚印,都有可能是地球诞生以来人类留下的第一个脚印。35年来,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简称西北高原所)苏建平研究员在可可西里不知留下了多少个脚印。每年夏秋时节,苏建平都会在可可西里科考,然而从今以后,可可西里再也不会有苏建平的脚印了。

用一生亲近大自然

2018年是苏建平在青海工作的第35个年头,如今他必须在这片他深爱的高原上长眠了。

1983年,年仅19岁的苏建平从兰州大学生物系毕业,当时,他的父母希望他回四川工作,可他却自觉请愿来偏远的青海工作,他跟父母说,“国家要开发西北,青海更需要做科研的人”。于是,他成为青海畜牧兽医学院的一名老师,两年后调到西北高原所,在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开放实验站研究鼠类生态。

在那个还没有倡导“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年代,苏建平把生态环境看得比自己的眼睛和生命更重,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高原草原生态事业。在他看来,生物多样性,除了具有科研价值,还具有美学、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价值。因而,不仅要保护物种本身,还要保护物种的栖息地,进而保护整个生态系统。青藏高原是中国生态安全的战略屏障,一定要为保护生态环境做些事情。

苏建平要做的事情,就是走进青藏高原,一步一个脚印,全面系统了解青藏高原的生态资源。他经常对学生说,“搞生态研究的人,必须用一生亲近大自然”。这是苏建平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他对自己的定位。

35年来,苏建平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野外度过的,他先后30多次进入可可西里、羌塘和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藏羚羊及其他濒危动物的生存状况,他的脚印几乎踏遍了可可西里的每一个角落。

一定要破译藏羚羊迁徙之谜

可可西里平均海拔4700米,藏语意为“美丽的青山,美丽的少女”,因高寒缺氧,自然条件恶劣,被称为“生命禁区”。但是,这片禁区却是藏羚羊的“天堂”。它们如高原精灵一般,被誉为“可可西里的骄傲”。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11月11日,以藏羚羊为原型的福娃“迎迎”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之一。“苏老师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张同作说,藏羚羊奥运申吉成功,苏建平的科考数据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一定能破译藏羚羊迁徙之谜”,苏建平信心满满。经过三十几年的科考积累,他掌握了最权威、最系统的藏羚羊迁徙资料。有关藏羚羊迁徙之谜,他有自己完全不同的论断:可能源自一种“种群集体记忆”。

大约4000-8500年前,青藏高原处于暖湿期,森林、灌木在可可西里大范围延伸。由于藏羚羊偏好栖息于开阔草地,其种群开始向较寒冷的北方迁徙。到了冬天,随着北方被大面积积雪覆盖,可可西里及更南地区的树叶开始脱落,藏羚羊又南迁觅食。这样年复一年、代代相传的季节性迁徙就成为藏羚羊种群的集体记忆,并至今仍影响着它们的行为。

这一论断很有新意,也极具挑战性。但是,提出这一构想的苏建平却走了。“他走了,也可能带走了谜底。”边疆晖惋惜地说。

研究藏羚羊是我们的使命

他是一个纯粹的人

“建平是一个单纯的人”,2002年,边疆晖与苏建平一起去可可西里,途中遇到几个地痞索要“过路费”。边疆晖劝苏建平赶紧给钱走人。苏建平却下车,很认真地与那些人讲道理,讲学术,讲藏羚羊,讲保护藏羚羊和可可西里的重要性……他总认为青藏高原上的每一个人都和他有着同样的情感,把自己作为青藏高原的一分子。

(原标题《可可西里守望者,用一生破解藏羚羊迁徙之谜》)

新闻推荐

姐妹俩重游五泉山 老照片见证新变化

两张照片,让时光跨越23年也许,每个兰州人都有一段有关五泉山公园的回忆。看,这张老照片拍摄于1996年,照片上的两个小女孩,姐姐...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