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巡线路上守护能源“生命线” 记甘肃昆仑燃气兰州高新分公司管线所长输管线运行班巡检员

兰州日报 2019-08-20 03:21 大字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昕文/图

天然气作为当下使用最为广泛的清洁能源为城市源源不断输送着“能量”,为了让天然气平稳、安全地输送到千家万户,有一群人夜以继日地默默坚守在长达数千甚至上万公里的戈壁、原野和山林,守护着这条能源的“生命线”。

8月12日,记者走进负责兰州境内22.232公里长输管线日常巡检及维护工作的甘肃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兰州高新分公司管线所长输管线运行班,与他们一同踏上巡线路,近距离感受城市能源“守护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

当日上午8时,负责巡检工作的甘肃昆仑燃气高新分公司管线所长输管线运行班班长何霆,安全员曹小宁,巡检员师志强、阎浩翰及驾驶员李伟到达单位后立刻换上工作服进入设备间检查当日巡检所需的设备。在一切设备及车辆就绪后,班组成员就当日巡检工作召开简短的班前会,并就特别注意事项和应急预案进行提前部署。上午9时,按照预定计划,巡检队员来到位于南山路的巡检起点,徒步进入山林,开启了当日的巡检工作。

队员们一路走一路按照地标巡查管线情况,遇到有塌方或土质疏松的地方就先用随身携带的铲子和编织袋进行填埋预处理,然后联系外勤队前来抢修。已在这条线上巡检了七年的师志强对管线沿途每一处容易发生问题的地方都早已熟知,只需在经过途中瞄一眼,师志强便知道哪里有隐患存在。对于师志强来说,熟悉的不光是山林里的管线,这片大山,他不仅熟悉,更是热爱,山里哪有野果子,哪有蛇窝、狗窝,哪棵树上的杏子甜他了然于胸。七年来,师志强每个月都要在这片山里巡两次线,每次用时一周,也就是说,这七年间,师志强将近一半的时间都在与这片山林打交道。“管线虽然只有23公里,但很多都铺设在山梁上,所以巡一遍线大概要在山里走上近百公里。”从这条管线建成之初就参加巡检工作的运行班长何霆在11个年头里已经绕着这片山林走了近三万公里,原本没有路的山林,硬生生被巡检队员踏出一条小路。

中午时分,巡检队员们按预定计划来到休息点——一片相对开阔背风的草甸。在这里,队员们开始了“午餐时光”,一包北京方便面、一根火腿肠、一包榨菜以及片刻的歇息,队员们相互开个玩笑斗斗嘴,这也许就是巡检路上难得的放松。

夕阳西下,队员们来到位于八里窑的巡检终点,他们还未来得及给家人报平安,何霆就接到当晚的抢修任务,他立刻组织队员们迅速回单位吃饭、休息,在晚上交通条件允许后进行抢修作业。“看来今晚又是个无眠之夜,但愿抢修能早点结束休息会,别影响到明天的巡检。”刚刚被分配到运行班进行巡检工作的阎浩翰已逐步适应了运行班的工作。对于在单位很多岗位都工作过的他来说,长输管线的巡检工作也许是最辛苦的,但他依然申请到这个班组来,希望趁年轻多锻炼,或许,他也是被运行班这种团结、奋进、和谐的集体氛围所感召。何霆告诉记者,运行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虽有不同工种之分,但每到工作繁忙时,班组维修人员既是检修工又是巡检工还兼顾安全监护与正常碰管及配合工作,常常来不及吃饭、来不及换洗衣物,就像汽车车轮穿梭在各个现场和各个作业点。

这个平均年龄44岁的团队,这个不再年轻的集体,每天面对大量的检修、维护、保养和巡查工作,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用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一次次刷新着安全稳定供气的记录。

新闻推荐

中山桥110岁了

1909年8月19日中山桥竣工通行。如今在黄河兰州段,110岁的中山桥雄姿依旧,此外还有20多座现代化桥梁连通两岸。一座座桥梁让...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