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宜居并行 访甘肃政法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石玉军

兰州日报 2019-08-19 02:43 大字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周栋楠

“精致兰州的内涵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包含经济方面的高质量发展和环境方面的生态宜居两个内容。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生态宜居的物质保障,生态宜居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更高追求。”近日,记者采访了甘肃政法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石玉军,他从经济学理论角度深刻阐述了他对“精致兰州”的理解、打造“精致兰州”具备的经济基础、机遇、挑战以及可借鉴的经验。

石玉军首先用数据谈到了打造精致兰州具备的“硬指标”,从兰州目前的经济发展来看,近五年的GDP增速平均为7.8%,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6.8%。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8年三产业比为1.6:34.3:64.1,第三产业比重已成为主体产业。因此,打造生态宜居的精致兰州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从兰州的库兹涅茨环境曲线来看,大约在2010年出现拐点,尽管这个研究结果在学界存有争议,但兰州的环境确实是在不断改善,并且还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是有共识的。对于建设生态宜居的精致兰州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在于经济发展向好和环境改善的趋势出现,挑战在于保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环境改善的持续性,同时也应该是建设精致兰州的重点。”多年从事环境经济学、产业结构研究的石玉军向记者娓娓道来。

他谈到,从兰州的实际情况来看,除了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优势外,还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因此,招商引资,积极承接产业需要进一步推进。市场经济条件下,从理论上来讲,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区域间只要存在经济差异,就存在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从逻辑上来看,只要有产业转移,就有产业承接。但是,实践中发现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未必是完全对等的。一方面产业转移对区域是有选择的,产业承接的区域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另一方面,产业承接也是有选择的,因为产业转移有重度污染型的产业,也有轻度甚至是无污染型的产业。因此,基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宜居的考虑,精致兰州的打造,应当特别注意招商和产业承接的质量。

另外,生态宜居建设发面,除了从自身问题出发,针对性的具体解决外,还应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尽管各国国情以及城市自身发展的条件都千差万别,但强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现生态宜居的目标是共通的,在环境治理和生态宜居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上也有很多相似。石玉军对记者说,根据兰州的实际情况,可借鉴的经验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加强对城市结构布局的规划与调整。一方面是基于全新城市或社区规划。另一方面是对原有城市的结构进行调整,包含交通结构与土地利用模式调整、城市生态绿化结构的重构与修复,突出主城四区的差异化发展和功能区划分。

二是重视城市废弃物和水资源的处理和循环利用。城市废弃物和水资源的处理与循环利用直接影响到城市生态系统运行的可循环性。一方面,政府积极推进相应的生态技术措施的研究与应用,如垃圾真空抽吸系统、中水回用系统等。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注重对城市居民行为的引导,如推行垃圾分类、鼓励废物回收等。

三提高公众参与度,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政府应当对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政府政策制定等各个层次采取相关法律、政策和管理体制上的生态引导,有效地促进生态观念的建立,推动居民绿色消费。加大对生态宜居城市的宣传力度,广泛利用城市信息化系统宣传生态宜居城市的具体政策和措施,重点加强对各居民区的宣传,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到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来,增强居民自律性。建立重大生态问题决策听证制度,广泛征求居民意见,接受听证代表质询、提问和发表意见,让公众真正参与到重大决策中,增强居民对相关政策和措施的了解进而提高政策落实的自觉性。

新闻推荐

百十华诞饮水思源 兰大110对校友伉俪集体婚礼为母校庆生

敬拜天地谢师恩携手婚姻50年的韩来勇和谷焕娣夫妇8月18日上午的兰州大学城关区校园内,姹紫嫣红、佳人如云,处处洋溢着爱的...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