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不系安全带心存侥幸 市民建议:谁违法、谁受罚

兰州日报 2019-08-14 02:42 大字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葛强文/图

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总体部署,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整体文明程度,大力倡导市民文明言行,培育文明社会风尚,提高市民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深入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标准及“一月一主题”方案要求,从8月1日起在全市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交通陋习专项整治月活动”。为此本报开展了“交通文明行为大家谈”话题,将针对行人闯红灯、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驾驶摩托车不戴安全帽、行车抛物等多种不文明交通行为展开讨论,同时希望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见解,共同推动整治兰州市交通陋习专项整治方案的贯彻和实施。

◆提示

本报下一篇“交通文明行为大家谈”行人闯红灯不文明行为应该怎么办?市民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发送至184423139@QQ.com,也可以将有针对性、有典型性的建议发送到本报微信平台或者微博,或拨打本报新闻热线6132888反映。

◆本期话题

行车不系安全带交通陋习应该怎么办?

诚邀您对此展开讨论并提出意见与建议。

◆街采

当日中午上下班高峰期,记者在兰州市街头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多数司机都比较规范,但仍有部分司机未系安全带。在半个小时内记者发现未系安全带的司机大约20人左右。采访中大多数司机都会以忘了或一时大意作为借口,但记者了解发现,司机在城市道路上开车不系安全带,主要是觉得车速不快,心存侥幸认为不会发生重大事故。另外还有些司机觉得系安全带十分拘束,碰到警察时才会把安全带拉出来做做样子。

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驾驶员在行车中不仅不系安全带,并且从网上购买了一种简易的汽车安全带插扣,插上去后,安全仪表灯就会灭了,也不会报警提示。但专家表示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为安全驾驶埋下了隐患。

据一位执勤交警介绍,目前开车不系安全带的人还是比较多,问及原因大多为活动不方便、没有系的习惯、夏天太热。还有的司机为了应付交警检查,不将安全带插在扣眼里,而是拉出来斜挎在胳膊上。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出租车司机身上。还有的司机干脆挎一个深色的书包,用书包带子假充安全带。

随后记者走访兰州市市民系安全带的情况,近日记者乘坐一辆大巴车,发现大巴车的驾驶员按照规定系上了安全带,但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一名年轻女性斜挎着一个包,并没有系安全带。部分乘客靠着座位闭上双眼睡觉状,记者从车厢前部走到最后,发现没有一名乘客系安全带。随后记者又乘坐一辆出租车,上车后特意坐在了副驾驶的位置。当记者询问司机是否需要系安全带,该司机表示可以系也可以不系。“现在电子眼不拍副驾驶,所以系不系无所谓。”该司机说。随后记者又打了一辆出租车,这次特意坐在了后排,但驾驶员也表示没必要系安全带。

◆建议

市民张先生建议:乘客不系安全带只处罚驾驶员,使得部分乘客有恃无恐,不听驾驶员提醒劝阻,执意不系安全带。应明确区分出租车驾驶员和乘客法律责任和义务。在驾驶员尽到提醒义务的情况下,乘客不系安全带的,处罚乘客,做到谁违法、谁受罚;并建议交警部门查处乘客不系安全带违法行为先行先试“谁违法、谁受罚”处罚决定;加强“安全行车,人人有责”的宣传,在出租车驾驶员尽到提醒乘客系安全带的责任后,乘客仍坚持不系安全带的,由此引发的相关法律责任由乘客承担。

市民袁先生建议:目前对行车不系安全带的处罚比较轻微,处罚力度显然无法起到警告和震慑作用,应该适当提高罚款额,并辅以参与交通协管或社区服务等处罚。同时还可考虑将驾驶行为与市民诚信体系挂钩,凡有严重交通违法、重大肇事记录的机动车驾驶员应被交通管理部门列入黑名单,并将违法记录与银行、保险公司等部门共享。同时,应该再加大电子眼监控范围和力度,发挥社会资源和广大群众集体监督的作用。

新闻推荐

兰州警方协助运城警方破获一起倒卖文物案

本报兰州讯(记者苏海琴)记者从兰州市公安局获悉,近日该局刑警支队二大队协助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刑警大队侦破一起文物倒卖案...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