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地铁首月客流量525万人次 道路拥堵指数日均降10%
【编者按】
2019年6月23日,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试运营当日,兰州晨报10万份《地铁时代》特刊应时出街,免费发放。当一份份馨香扑面的报纸送到市民手中时,一个个喜悦的表情瞬间闪亮,那一刻,兰州地铁不再神秘莫测,不再触不可及;那一刻,兰州人真正步入舒适、便捷、快速的地铁时代。
7月23日,兰州地铁1号线开通试运行喜迎“满月”,经过一个月的紧密接触,地铁已与兰州市民的生活融为一体。它的开行不但提升着城市的品质,也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带动和促进着城市经济的转变,成为城市新的“黄金带”。官方数据显示,兰州地铁开通试运营首月线路总客流量达525.6万余人次。为反映兰州地铁时代的新风貌,全方位解读兰州轨道交通开通一月来对市民生活和城市进步的积极影响,今日,兰州晨报掌上兰州特推出兰州地铁“满月”特别报道。
逐梦“地铁时代”,让我们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徐静雯)7月22日晚,兰州轨道交通公司公布了兰州地铁试运营首月的相关情况。
6月23日至7月22日,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试运营首月线路总客流量达525.6135万人次,全线客流相对较为稳定,单日客流数据浮动较小,客流平稳。
日均进站客流为17.5204万人次,运营里程达17.5196万千米,列车正点率达到99.98%,运行图兑现率达到99.94%。客流量排名前三的分别为西站什字站、西关站、兰州大学站。
在票卡发行方面,自兰州轨道交通一卡通发售至今,售卡22.5万余张,其中标准卡15.5万余张,优惠卡7万余张。标准卡售卡方式包含轨道交通车站、农行36个营业网点、定向售卡组三个部分,其中19个车站售卡10.9万余张,占比为70.49%;农行售卡0.8万余张,占比为5.55%;定向售卡组售卡3.7万余张,占比为23.96%。优惠卡包括学生卡、老年卡、敬老卡及爱心卡,其中老年卡售卡2.8万余张,占比为40.23%;敬老卡2.2万余张,占比为32.04%;爱心卡0.4万余张,占比为6.16%;学生卡1.5万余张,占比为21.56%。
根据乘车消费占比,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乘车方式主要有交通一卡通、单程票、银联ODA、轨道交通APP等。截至目前,交通一卡通消费占比为19.18%,单程票消费占比为61.16%,银联ODA消费占比为5.2%,轨道交通APP消费占比为14.46%。其中使用银联ODA、轨道交通APP乘车的比例在不断上升,单程票的使用比例在逐步下降。
01
地铁时代
改变市民生活方式
7月22日上午7时30分,城市开始喧嚣。在兰州地铁1号线气象局站,人们鱼贯而入,刷卡过闸。上班族龚洋拎着公文包,从容地走进车厢。短短一个月,龚洋的生活轨迹似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起床时间由原本的6时调整到了6时30分,在通勤车上随便吃一片面包的习惯,也被马路对面那家老字号牛肉面所取代。
龚洋清楚记得,这一切改变是从6月23日开始的。这一天,兰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试运营,城市的张力开始渐渐释放。每天,不同的人群从不同的站点进出,刻画着属于自己的生活轨迹。但相似的是,他们的生活方式,都不约而同地被这条铁路轨道改变了。速度快了,生活慢了
龚洋的家在城关区二热附近,上班地点则在安宁雪花路的一家公司。穿梭于城市的东、西两端,是龚洋每天都必须做的事情。在地铁开通之前,龚洋需要乘坐56路公交车到天水路,然后再乘坐通勤车到单位。
“一来一回,我至少要花3个小时在路上。”龚洋说,最让他头疼的是,由于路程较远,他经常会赶上早高峰的拥堵。原本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往往会被拉长至两个小时。“每天都感觉自己匆匆忙忙,真的太累了。”
地铁1号线的正式开通,彻底改变了龚洋的生活轨迹。“从气象局到海关,13个站点只需要31分钟,从海关出站后,再换乘157路公交,全程只需50分钟左右。”终于,龚洋不再为工作和生活的空间距离而感到担忧。
和龚洋一样,在地铁1号线全面开通前,上下班堵在路上的时间,让肖勇很是痛苦。“每天交通高峰期都堵在西站什字,太遭罪了。”肖勇说,从七里河到马滩,不远的距离,往往因为堵车而变得格外遥远。地铁1号线开通后,肖勇终于从痛苦的日子中解脱出来。
谈到地铁对自己生活的影响,肖勇说:“我不再步履匆匆,早晨可以悠闲地吃一碗牛大,晚上还有时间带孩子出去遛弯。”在肖勇看来,地铁帮他省下的时间,足够让他更从容地面对生活。“地铁时代,速度快了,但生活慢了。”
选择多了,成本低了
地铁1号线开通后,被解脱的远不止“公交族”。家住省商务厅附近的吴琦告诉记者,地铁开通前,她每天开车到秀川上班。有了地铁后,她便“弃车从铁”,开始了“地铁+公交”的出行方式。
“每天不仅可以晚出门半小时,连油钱也省了。”地铁开通一个月来,吴琦明显感觉到生活成本降低了。“以往开车,油费、停车费,每个月出行成本至少要800元—1000元,而现在地铁+公交,每个月成本就300元左右。”
由于从事物流工作,在东岗附近上班的陈先生经常要奔走于兰州的大街小巷,打车和坐公交成了他的最主要的出行方式。“打车速度是很快,但是打车费基本都在20块钱以上。公交车虽然便宜,但是太慢了。”陈先生说,随着地铁1号线开通,他基本都选择先乘地铁,然后再转公交或打车。时间进一步压缩的同时,出行成本也大大降低。
“地铁开通后,就成为人们出行的“第一选择”,明显感觉到路面上的车少了。”出租车司机徐晨东真实地感受到了地铁开通后人们出行方式的改变。徐晨东说,自从地铁开通后,自己几乎再也没遇到过从城关打车去西固的乘客。
即便如此,徐晨东仍然看到了地铁给出租车运营带来的便利。“地铁固然会分流一部分乘客,但也减轻了路面压力。道路顺畅了,我“拉活”的效率自然也高了。”地铁时代,徐晨东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出租车生存方式:“做好地铁接驳,提供点对点、门对门的服务。”
时间短了,距离近了
从最西边的陈官营,到最东边的东岗镇,兰州地铁1号线全长25.9公里,距离不算近,但花在路上的时间却比起传统出行方式省了不少。地铁带来的便利,将市民从低效率的出行中解放出来,拥有了更多时间体会生活中的幸福。
王子涵对地铁的期盼,还有另一层原因:自己一家三口住在东岗镇,而父母则住在西站。地铁的开通,让两个家庭可以时常享受天伦之乐。“由于距离远,以往带孩子回趟爸妈家需要专门腾出一天的时间。”王子涵说,有时候工作忙,可能小半个月都不能和父母团聚一次。
地铁开通后,20分钟的路程,让王子涵和父母的距离大大拉近,带孩子回父母家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感觉回到了小时候,生活在父母身边,随时都能见到。”时常相聚的状态,亦带给王子涵无以言说的幸福感。
而地铁开通带给大学生丹丹的幸福,则是生活圈的更远延伸。地铁开通前,丹丹的生活圈受制于交通不便,显得非常狭小。“以前从不敢去西关、兰州中心逛街,路上“堵不起”。”而如今,地铁开到哪,丹丹的生活圈就可以延伸到哪。
在城东生活,去城西购物、聚会、休闲,都不算远……如今,在许多像丹丹一样的市民看来,地铁改变的不仅是空间上的距离,更拉近了心理距离。正如丹丹所说:“感觉城市变小了,距离不再是问题,搭乘地铁,我可以走到任何一个地方。”
地铁来了,生活变了
地铁1号线开通一个月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进地铁站,享受地铁带来的便捷和高效。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市民的出行将不约而同地朝地铁集中、向地铁靠拢。将有更多的市民依地铁而重新设计上下班和日常出行计划。
一位参与地铁1号线规划建设的专家表示,地铁的出现,大大压缩了市民出行的成本和时间。未来,“高铁+地铁”、“公交+地铁”、“单车+地铁”……以轨道交通为主要元素的多元组合将成为兰州市民的主要出行方式。
而在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宋钢看来,地铁网络的发展,也将重组城市的功能布局。宋钢认为,兰州主城区公共资源丰富,音乐厅、图书馆、中心书城、市民广场集聚,地铁1号线开通前,能享受到这些资源的居民主要集中在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西固的居民只能望而却步。
“随着地铁1号线的开通,将惠及沿线百万市民,这对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使用,商业资源的开发等都大有裨益。”宋钢坦言,当地铁逐渐成为城市交通主体,其对其他功能片区的辐射力也将不断增强。
已经开通的地铁1号线,正载着我们走进“地铁时代”。如今,生活在拥有地铁的城市中,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因为聚餐到太晚支付高昂的打车费回家,再也不用担心和朋友约会可能被堵在路上的尴尬,再也不用担心公园景点距离市中心太远而止步。地铁时代下的我们,正迎来焕然一新的美好生活。
2
地铁沿线
房租上涨商贸人气旺
6月23日,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试运营,也标志着兰州正式进入“地铁时代”。地铁的运营给兰州市注入了全新活力。在地铁试运营的一个月时间里,对沿线的商业经济业态,各大旅游景点,酒店、餐饮、娱乐等场所带来哪些变化?出现哪些新特点?记者就此进行了探寻和踏访。写字楼商铺租金上涨5%-10%左右
“地铁一响,黄金万两”。兰州地铁开通后,对地铁沿线各大楼盘的销售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地铁房”成了营销策略中亮点,同时也带动了商铺租赁价格的小幅上涨,涨幅在5%-10%左右。
“兰州中心附近的写字楼,租金普遍在70元-100元/平方米/月,后期估计还会涨。”令小君想在兰州中心附近开一个美体俱乐部,询问了一大圈后,发现地铁1号线开通后,七里河、西站什字、西站沿线站点的商住、写字楼价格都略有上涨,涨幅在5%左右。“今年年初,兰州中心SOHO楼40平方米的一套公寓出租价也就3500元,现在都到4000元了。”令小君说,地铁开通后,交通方便了,商铺和写字楼的租金无形中也提高了。
记者了解到,周边中天健广场、佳和商务中心、银信大厦等写字楼的租金为每月70元-90元/平方米,比5月份每平方米涨了5元-10元。
林女士在拱星墩附近的商铺租期8月份就要到了,房东通知她如果续签,合同租金要涨。“现在一个月租金是2000元,说要涨到2200元,20多个平方米的房子,一下子涨这么多成本就太大了。”地铁1号线开通后,林女士听周边不少租房者说,商铺的租金都要上涨。
在采访中,多家中介公司的置业顾问表示,地铁1号线开通后,沿线住宅价格变化不大,但商住楼和铺面的价格明显上涨,尤其是临近地铁站口的铺面涨幅更高。例如:在小西湖与七里河站附近,因这里紧邻义乌商贸城、倚能假日等,附近20平方米的商铺月租金价格都在5000元-7000元,面积大的、临街的价格更高。
如果往东,西关、东方红广场、五里铺站点因为占据城中心的区域位置,租金价格更高。“这一带商铺的价格都不好说,面积不同位置不同价格不同,有些大房子一年租金就要10多万,有些面积20多平方米的,一个月少说也要6000元-7000元。”广场东口一家中介公司的置业顾问包华说,1号线开通后,商铺的租金确实有所提高,涨幅在5%-10%左右。
“从宏观层面来讲,地段、交通、配套等对房屋租金的影响较大,其中交通最大。地铁1号线沿线有多个商圈,地铁开通带动商业项目租金提升也是一种必然趋势。”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刘义认为,地铁开通后,单从租金讲,住宅房因为房源量大,租金影响不大,而沿线商铺和写字楼,因为资源稀缺,价格上涨,也是自然的。沿线餐饮住宿业收入增长明显
地铁每天运输的不仅仅是人流,同时其自身独特的影响力,产生了强大的聚合效应和拉动效应,这在餐饮、住宿、娱乐各方面得到印证。
“地铁1号线开通后,夜市的人流量明显增大,特别是西固、安宁、东岗一带的市民来夜市吃小吃的人增多了。”正宁路小吃夜市负责人冉宝峰观察了近一个月,发现夜市的人流量在持续增长,不少居住在西固、安宁的人坐着地铁来,美美地吃上一顿,再逛逛黄河风情线,心满意足地回去了,“根据每个摊位一个月的营业额估算,6月份增长30%,地铁开通后的带动作用较大。”
的确,地铁1号线的开通运营,加快了普通消费者追逐美食的步伐。“兰州虽然不大,但让居住在安宁海关附近的我,晚上到西关吃一顿饭还是觉得有些远。现在不一样了,不用开车不用挤公交,坐着地铁一路畅通,酒足饭饱后,还可以休闲地看看美丽的夜景。”武军在安宁上班,平时朋友晚上约饭局到市中心他都会拒绝,现在有饭局必应,周末还会带着家人来市中心尝尝美食,“坐地铁出行,方便快捷。”
采访中,悦宾楼和景扬楼的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在6月份就餐人群中,西固、安宁、东岗一带的客人明显增多,“以前只是周末有婚宴或者喜宴时,西固或者安宁客人会有预订,而现在周内也有这些区域的客人订餐,这都是交通带来的便利。”一位工作人员说。
“先前包厢订座率只有七八成,地铁1号线一开通,寿宴、满月酒订单大增,包厢经常满员。”西关狗不理酒店一位经理说,现在生意比5月份好了很多。
记者了解到,地铁开通后,不但西站、西关、东方红广场等一些特色酒店的生意好了起来,就连南关的民族风味一条街夜市也“切得蛋糕”,销售额环比增加了两三成。
不仅餐饮业,住宿业客源同样也增多了。“最近多家酒店的住宿率都在增长,有些周末还满员。”白银路派出所一位民警告诉记者,地铁1号线开通,加之进入旅游旺季,兰州大小商务酒店住宿率增长明显,来自成都、陕西一带的外地客人相对较多。天水路如家酒店工作人员也称,近期每天的预订量较大,比平时增长了四成左右。
“地铁沿线就像是一条黄金线,可以让更多商家聚集起来,刺激和拉动消费。”西站兰州中心一家餐饮店负责人李峰告诉记者,借力地铁1号线的便利,各大餐饮企业也应抓住这一商机,多做促销活动,多集聚人气。乘地铁逛金城老人孩子都开心
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条核心动脉,串联起一座城市发展的黄金中轴。从陈官营到东岗全程19个站点,也是集合了兰州多处有趣、好玩的景点。坐着地铁,玩转金城,不是梦。
“孩子一直说要来甘肃省博物馆,但家住的距离较远就一直没有成行,现在坐地铁半个小时也就到了。”7月20日,居住在范家湾的邵女士带着一双儿女来到了省博物馆,两个孩子初次见识了省博的博大精深,看了黄河古象厅、恐龙展厅、甘肃彩陶展以及甘肃佛教艺术展,一直参观到下午3点钟还不舍离去。
据省博物馆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地铁1号线开通后,每天前来参观的人数也比以前增多了不少。
从西向东,地铁沿线小西湖公园、中山桥、白塔山公园、黄河风情线、兰州城隍庙……每一处景点都有不同的韵味和风景,来一次就有不同的收获。
而到兰州,中山桥是必去的打卡地。
“准备来兰州前,朋友们都说,中山桥是必去的地方。百闻不如一见,来了一看,真的很美。”重庆游客晓晓说,兰州的夏天凉爽,中山桥的夜晚可以与上海外滩相媲美。
晓晓和朋友乘坐着地铁1号线,从西逛到东,游玩了小西湖公园,看了黄河母亲雕塑,顺着黄河风情线走了一通,牛肉面、特色小吃尝了个遍。晓晓说自己是第一次来兰州,但很喜欢这个城市。
其实,不仅是外地游客,兰州很多本地人在地铁开通前,也很少逛遍金城,“坐公交车要倒几趟车,年龄大了不方便。现在坐上地铁,换乘次数少,也让老人体验一下兰州地铁的速度。”7月20日,西固区居民包先生带着父母孩子乘坐地铁,逛了白塔山公园,又换乘公交车去了雁滩公园,“玩了一整天,老人孩子都开心。”
毫不夸张地说,“地铁时代”的到来已经改变了兰州人的生活。地铁,不仅是一种新的出行方式,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纽带,人们的生活更丰富,选择更多元化。
3
地铁拉动
兰州商圈东扩西进
一座座新楼拔地而起,一处处商圈旧貌换新颜,一个个商业综合体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可以说,商业是一座城市活力的灵魂,商圈的变迁记录着城市发展足迹。在兰州商圈变迁的脉络里,清晰地记载了这座城市由东向西、南北外扩的发展轨迹。如今,一条串联四区的地铁,又将城市的东西紧密地连接起来,成为城市新的一条“黄金带”,改变和引领着城市的扩容和商圈拓展。地铁给商圈变迁和城市版图演变注入活力
商圈代表着繁华,在一个城市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回顾兰州商圈的发展变迁,不难看出,从单一到集中再到遍地开花,城市商圈的功能、业态更趋完善。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兰州只有几个百货大楼,如永昌路百货大楼、定西路百货大楼、民主西路百货大楼和位于南关什字的兰州百货大楼,这些地方是兰州当时最繁华的地段也是城市商业聚集地。”今年50岁的焦鹏程记得,小时候能到兰百大楼买一件新衣服,就是一件很自豪的事。
随着城市经济的飞跃发展,兰州商圈发展由点向面、由条向网不断延伸,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也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相连,南关商圈、铁路局商圈、西关商圈、东部商圈、东方红商圈、小西湖商圈、西站商圈、安宁商圈逐渐形成气候,成为兰州繁华的商业区,也见证着城市的崛起和繁荣,带动兰州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的开通,给这些新老商圈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众多商圈变迁中,西关商圈因占据核心商圈区域优势,多年来是兰州市影响最大、高度复合的零售业态商业区。”对兰州商圈变迁观察多年和研究的甘肃省商务厅副研究员黄智杰认为,地铁开通后,借力沿线区位优势,西关商圈的优势会更加凸显。而其他商圈在不断的竞争中,各自呈现不同的特点。
的确,商圈的变迁也在印证城市版图的不断演变,在一轮接一轮的城市变革中,各大商圈不断洗牌,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地铁贯穿了一个城市,不再仅仅是交通的轨道,更是一个城市的血脉。开通后的轨道交通1号线,无疑将带动沿线商业板块的发展,推动房地产升值,促进商业繁荣,催生新的商圈。”从事房地产行业多年的搜狐焦点兰州分公司总经理马志新称,地铁开通会带动各个商圈焕发新颜,并助推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城市综合体就是其中最大的亮点。“最终,兰州商业格局会形成以城市综合体为主的多个商圈共存共赢的局面。”城市综合体抢占地铁“风口”
城市综合体的进入,使得兰州商业的建筑规模和服务内容都比传统的商业模式有很大的改变。2014年,兰州地区最大的商业综合体,总建筑面积为43.72万平方米的城关万达广场开业。当天,客流量达35万人次,同时也开启了兰州市民全新生活模式。
此后,抢占地铁沿线“风口”,发展综合体也成为一种趋势。地铁沿线的北京华联东方红购物中心、瑞德摩尔商业广场、万辉国际广场、国芳百货等各种大型综合体不断更新换代,完成了一次次蜕变。兰州中心、鸿运金茂广场、亚欧国际、名城广场等新型的城市综合体也正在或即将拔地而起,这些集购物、餐饮、电玩、电影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无论规模品质,还是业态功能,都成为各区域内新的标杆。
在这里,除了购物,还可以享受美食、喝茶、看电影、娱乐,一站式的购物场景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元消费需求,也形成了强大的集客效应。
地铁,让这一切变得更为生动。
“兰州中心开业后,几乎一周要去逛一次,坐着地铁去吃各种美食,然后看电影、购物,生活很惬意。”居住在西固区的杜芬说,兰州进入“地铁时代”后,逛商业中心也成了一种享受。
“每个城市几乎在8-10年都会经历一次商业的迭代,每一次迭代,都会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商业物业价值的再生。”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林柯表示,城市综合体是城市经济增长的自然需求,其具有强大的城市空间整合能力,也具备了承载城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功能。而地铁开通后,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提升了城市形象,也在增强城市活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刘义也认为,地铁的开通,无形中将各个区域的综合体和商圈从空间上串联起来,使得彼此之间良性互动发展。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地铁沿线的七里河崔家大滩,后期也将成为另一个综合体商业中心聚集地。今年6月12日,万达地产以71.924亿元成功竞得兰州七里河区崔家大滩28宗共计1356.857亩土地,将投资300亿元,打造包括万达茂、度假酒店群、旅游观光塔、酒吧街、旅游集散中心,这个未来要建设的万达茂体量将更大,业态将更加丰富,让兰州人充满了无限期待。地铁催生商业迈入“地铁时代”
商以城在,城以商兴。在兰州商圈格局发生变革的今天,地铁的开通运营将商业同样带入地铁时代,而兰州城市商业中心由东向西挪移也成为一种趋势。
兰州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牛铮超介绍,在兰州城市第一版规划中,城市中心是中央广场,辐射酒泉路、张掖路,第二版是以西关什字为主,第三版规划是发展东方红广场,在第四版规划中,以西客站为中心,发展南北广场,辐射周边兰州中心、豪布斯卡、兰州老街、黄河楼等,城市商业中心的西移趋势凸显。
“可以说,地铁的运营改变了城市的交通格局,从东向西,打破了传统的东西交流局限,也有利于城市版块的东扩西进。”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刘义说,地铁缩短了城市东西两头的距离,也改变了人们对于居住的观念,特别是对东西两段沿线商业中心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作用。
按照《兰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16-2020)》规划,确定兰州中心城区商业中心分设4级体系:规划建设城关及七里河两个市级商业中心,核心商圈约为5公里;建设东岗、安宁、西固三个市级商业副中心,核心商圈约为3公里;在河口南、和平、定连组团建设三个组团级商业中心,核心商圈约为1.5-2公里;规划建设49个社区商业中心,核心商圈半径约为500-1000米。这也就意味着,在不远的将来,兰州的每个区县都会有商业中心。
“目前,兰州商业呈现多中心的局面,而随着兰州城市规模和城建格局的扩大,西客站、马滩、崔家大滩、安宁银滩等将出现不同级别的区域性商业中心,兰州商业中心由东向西挪移已成定局。”马志新认为,地铁开通后,兰州商业同步进入地铁时代。从一定意义上讲,地铁开通后,对占据地铁站沿线的老商业中心有强化作用,如东方红广场、西关什字、东部市场等,而对于一些不占地理优势的老商圈有一定的弱化和博弈竞争。
地铁开通,对一座城市经济整体发展,带动商圈后发优势更为显著。
4
交通接驳
让城市“脉络”畅通
坐地铁如何最快实现与公交车的换乘?如何通过出租车、共享单车、城际列车等交通工具合理调配,解决地铁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让出行更方便,最大限度发挥出地铁的快捷效率,这是很多乘客关注和期待的。
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开通试运营一个月以来,兰州公交集团围绕《兰州市公共交通三网融合规划》方案,已对部分路线和站点迁移调整,下一步还将根据客流量调整其他站点,而兰州市交通委等部门正在根据轨道交通全线运营情况完善公共交通线网方案。现状
西站西关公交换乘线较多
地铁两端换乘线少
开通试运营一个月以来,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已建成的19个地铁站附近均有公交站换乘,特别在人流量较大的西关什字以西,地铁站与公交站对接更为紧密。
从近期记者走访情况来看,兰州地铁试运营客流量排前4位的分别为:西站什字站、西关站、东方红广场站、兰州大学站,周边换乘的公交线路充足。采访中,也有乘客认为,兰州地铁全线站点中间段客流大可换乘公交车较多,而位于两头的西固陈官营站、深安大桥站、兰州城市学院站(省科技馆)、兰州海关站、东岗部分站点公交线略少。一位家住土门墩的市民日常坐车时发现,地铁从土门墩站以东接驳公交线路越来越多,而深安大桥南、陈官营站公交车较少,等待换乘的人多,有的站点设置不太合理,市民需要横穿马路去乘车。
另外,家住嘉峪关南路的刘女士也表示,离她家较近的地铁站是省气象局站,但家门口路过的几条公交线都不到气象局,建议公交部门微调途经二热的81路或128路,使其由嘉峪关路什字绕行到东岗东路,方便周边居民换乘地铁。建议
市民应合理规划公交路线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试运行以来,兰州市交通委、交警部门、兰州公交集团等单位按照加强覆盖、完善接驳的要求,正在完善公交线网方案,力争实现新建地铁站点与周边主要住宅区、商业圈、工业园区公交服务“空间+时间”上的衔接。同时,也建议不能直达地铁站区域的市民,合理规划路线,如西固福利区居民不便前往陈官营地铁站,可乘公交车到土门墩或兰州西站北广场再换乘地铁,这样比从陈官营起始站坐地铁更节约时间。
破解
加快地铁其他线路建设
放眼国内各大城市,地铁开通后的公共交通接驳都需要一个完善的过程,也正是在不断完善中逐步形成大交通格局的。例如天津市就推出“地铁+单车、地铁+公交”的组合。严格规范站外共享单车的摆放,全线网地铁车站外单车停放量约3万辆,高峰时段可达到6万辆。
为让城市交通“活”起来,兰州市也在不断地尝试与努力,7月中旬,兰州市城管委组织城关、七里河、安宁区城管局,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以及哈啰、青桔、摩拜三家共享单车企业负责人召开了共享单车规范整治协调会。据了解,自今年3月起,全市调研画线了上千余块、约容纳10万辆单车的共享单车停车位。随着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的开通试运营,兰州市城管委再次召集相关单位,协调对1号线沿线各出入口增加共享单车停车点位,并运用新颜料、新技术,对此前已磨损的停车画线进行“修容”升级。同时,兰州市城管委协调各共享单车企业加强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各出入口及重要公交站点的共享单车调度,在促进市民绿色出行便利的同时,保持人行街面市容环境的整洁规范。
同时,也有专家认为,破解地铁“最后一公里”难题,仅依赖公交接驳、公共自行车并不够,应加快地铁其他线路建设,形成线网骨架,再辅以地面常规公交,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城市公交为网络、慢行交通为辅助、水上公交为特色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体系,让公共交通“活”起来。
5
拥堵指数
日均降低10%
7月23日,兰州地铁试运行满一个月,记者22日从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获得一手数据分析显示,兰州市轨道交通开通四周来,轨道交通地面车辆日均自由流速较开通前平均提高8.6%;道路拥堵指数日均降低10%,季节性自驾旅游带来的外地号牌车辆在途数显著增加。开通第四周,
轨道交通沿线道路拥堵指数统计对比
地铁开通第四周,兰州交警支队指挥中心继续按照轨道交通沿线5个大队辖区开展小时级拥堵指数提取分析。数据显示:本周城关以及七里河两区轨道交通沿线路面交通拥堵指数均不同程度上升,西固区有所下降,安宁区基本稳定。
与第三周相比,本周轨道交通一号线东岗大队辖区工作日上午时段拥堵情况明显上升,指数较高且持续时间长,13时至19时拥堵比上午有所下降;较拥堵时段集中于9时至11时、16时至17时。双休日7时至18时,拥堵情况均高于第三周同时段;七里河大队辖区本周工作日拥堵加剧,仅12时略微下降,8时至11时、14时至16时、18时较为拥堵。双休日仅7时至9时以及18时拥堵指数有所上升,全天趋于平缓;安宁大队辖区拥堵指数相对较小,本周工作日及双休日期间,拥堵未见明显变化;西固大队辖区本周工作日期间,10时至11时、17时至20时两个时间段拥堵指数明显下降,整体上仍呈现双高峰态势,双休日期间上午时段拥堵下降,19时至21时拥堵上升,整体上呈现出拥堵向17时至21时集中情况。
出租车长途客源略有减少
总体影响不大
7月5日至7月19日两周全市公交总承运量数据比较分析,周内工作日,日均发送量平稳在210万左右;非工作日在200万左右,总承运人数比开通前两周减少幅度不大。受暑期学校放假影响,轨道交通开通第四周内日均运载人数占全市公共交通日均承载人数的7.7%左右。
轨道交通开通前,出租车运营人员担忧地铁会带走大批乘客,会对出租车行业营收造成影响。然而,记者从多名出租车司机口中了解到,虽然现在长途尤其是地铁沿线干道长途乘客变少,但是短途乘客基本没有变化。在几个人流量大的地铁站口,聪明的出租车司机都会尽量去那里接驳转运短途乘客,营收状况基本不受影响。开了10多年出租车的薛师傅告诉记者,地铁开通后,地铁沿线干道的长途乘客的确变少了,但是道路总体通畅了一些,车流速也变快了,尤其今年兰州气温凉爽,外地来兰游客较多,营收状况较地铁开通前还稍有提升。轨道交通与地面接驳
共享单车来帮忙
据了解,通过第四周对市区内主要共享单车投放方的数据共享,目前轨道交通全线站点单车周转率排名前五的站点是兰州大学站A出口、东方红广场站A出口、兰州大学站D出口、西关站B出口和C出口。
家住秀川的上班族陈洁,每天从秀川步行500米左右到土门墩站坐地铁,到西关什字出站后,骑共享单车到通渭路上班。“之前受轨道交通与路面交通接驳不顺畅的影响,乘坐轨道交通对我来说优势并不明显,早高峰出地铁口,共享单车往往被骑光,再倒公交车有些不方便。但是近几日,明显感觉共享单车在地铁口的投放量增大,一出地铁口,骑上共享单车去上班,节省了很多时间,我以前是单位的迟到大王,现在每天都能按时打卡。”陈洁笑着说道。
热点车辆汇聚点变化较大
通过交警部门指挥平台的车辆集散分析测算,对轨道交通开通后与开通前重点路段、热点区域车辆汇聚情况与6月份第3周进行环比分析,热点车辆汇聚点由6月份第三周排名前五的庆阳路、麦积山路、南滨河路、民主西路、兰工坪路,变为7月份第三周的南滨河路、庆阳路、甘南路、北滨河路、通渭路。
通过对主线地面交通流量汇总分析后发现,重要路段区间内车辆汇聚特征明显。以庆阳路(南关什字至胜利宾馆段)为例:从南关至双城门方向驶入该路段内车辆数占该路段驶入总量的81.5%;从胜利宾馆至西关方向驶出该路段车辆数占该路段驶出总量的97.6%;其余双城门路口、中山路南段进出车辆总数占比较低。
季节性旅游热
抵消了分流的本地车辆在途数
通过交警支队联合交通管理中心指挥调度平台的车辆占比数测算,对轨道交通开通后与开通前重点路段、全市车辆汇聚情况与6月份第3周进行对比,车辆路面在途总数工作日内基本持平,平稳维持在日均42万辆左右;非工作日增幅为11.9%。
从本市号牌在途车辆数分析,受轨道交通开通和学校放假、暑期等多重影响,工作日内日均在途车辆数环比减少0.5万至2万辆之间;非工作日车辆数日均环比增加约4万辆。从外地号牌在途车辆数分析,7月第三周总在途数134.6万辆,6月第三周在途数117.1万辆,增加17.5万辆,增幅为14.9%。
通过汇聚数据分析,大流量汇聚产生、离散时间、号牌归属地及汇聚原因均与季节性旅游热点关联,并有持续增加的趋势。
总体来看,综合分析造成轨道交通开通后,地面交通状况未出现明显改观的当前原因是:季节性旅游热潮及外地入兰车辆的持续增加,抵消了因轨道交通开通分流的本地车辆在途数。
文丨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徐静雯、欧阳海杰、刘琼、张秀芸
图丨兰州晨报/掌上兰州首席记者裴强、记者田蹊、赵鑫远
编辑丨姚欣
(原标题:《525.6万人次!兰州地铁“满月”,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新闻推荐
中川城际动车每日增至44趟 最早一趟5时20分由兰州站始发 最晚一趟23时41分由中川机场站返回兰州西站
暑运出行高峰持续,为方便旅客来往于市区与中川机场,自7月23日零时起,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加大中川城际动车组开行密度,市区(包...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