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心不改葫芦缘

兰州晚报 2019-07-14 08:35 大字

陈红对葫芦精雕细琢

提到葫芦,大家都会联想到“福禄、健康长寿”等等美好的寓意,因此,葫芦历来被喜欢吉祥话的收藏者所偏爱。一根钢针、一把刻刀,繁琐复杂的图案就可以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一个拳头大小的葫芦上,正是因为小葫芦上“别有洞天”,吸引着非遗传承人陈红钻研了40多年。

从小耳濡目染爱上刻葫芦

“小时候,家里到处都是父亲刻的葫芦,作的画。”陈红是兰州陈氏刻葫芦的第二代传人,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协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她告诉记者,从小就看着父亲刻葫芦,她的兴趣都是在耳濡目染中培养出来的。

“吉祥葫芦牛肉面,羊皮筏子赛军舰。”刻葫芦、牛肉面和羊皮筏子,被坊间称为“兰州三宝”,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独具特色的民间技艺,主要用刀或针在葫芦表面进行阴刻,然后涂上松墨,令其线条明晰。

陈红说:“为了在葫芦上雕刻出精致、逼真的图案,我下了不少工夫。盘葫芦、找内容、定位置、着手刻、着色,特别是人物的五官是最重要的,想要表达的人物性格、情绪都会在五官中体现出来。颜料是蜡、油、色三者混合自己研究调制,可以让人物服饰色彩鲜艳,渗透颜色更好,达到不掉色的效果。”

刻葫芦最主要的是用手来掌握力道。在陈红眼中,刻葫芦面临的最大挑战来源于脆弱的葫芦壁。由于葫芦本身属于易碎品,因此在刻的过程中必须要“小心翼翼”,有时候一刻就是两三个小时,如果手麻了,就停一会,按摩一下手掌和关节,然后再继续。

“缺陷”葫芦“别有洞天”

目前,出自陈红之手的葫芦已达上万件。2005年,陈红的作品《维摩诘演教图》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2011年,她被评为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她要将线刻和浮雕相结合,创作出更加精致的葫芦作品来。

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比如有一些葫芦表面并不光滑,而是疙里疙瘩。而陈红的父亲陈唯一更专注在有疙瘩、疤痕的葫芦上刻图案,她也在自己的作品中将其作为一个重点。在刻葫芦之前,先想好如何把这些“缺陷”融合到所想的图案中,“你看,这个葫芦上有两个疙瘩,我就可以把它作为这个人物的肚子或者是依靠的休息处。”陈红如是说。

作为兰州市刻葫芦非遗传承人,陈红每周都会去学校教授刻葫芦技艺。她说:“通过授课,让更多年轻人了解雕刻葫芦的历史,希望孩子们能将刻葫芦技艺发扬光大,推广兰州的同时,让刻葫芦成为兰州一张崭新靓丽的‘名片’!”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苏晓文/图

新闻推荐

《白色庄窠》作家张存学做客金城文化沙龙 与兰州市民共读一本书

7月13日,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金城文化沙龙“共读一本书”迎来本期活动——《白色庄窠》作家张存学与兰州市民共读一本书,分...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