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防溺水 要考虑到每个塘口每种险情
笔者沿着江河边散步时经常禁不住想,现在水位这么高,假如有人出现了溺水,我会不会跳下去救他?不救,良心上过不去;相救的话,可能自己也会送上一条命。
这么说,并不是因为我没有水性。相反,在农村里长大的我这样一代,小时候不知道多少次跳进激流汹涌的河塘里。在“实战”中锻炼出来的我们,肯定不比那些游泳池里长大的人技能差。因为在野外水域中,面临的水流冲击力、复杂性肯定比室内更严重。
如果连我这样的“老手”都感到害怕,对救人心里没底,那么那些孩子们看到同伴溺水时,他们下水救援的话,肯定危大于机。
所以每个暑假里,经常都会传来少年、青年们溺亡的噩耗,包括很多考上大学的高三毕业生,有时候一牵连的往往是好几条生命。各级教育部门、团委、社区等,采取各种措施广泛宣传,让孩子们远离河流,不要下水,遇到突发情况报警求助……宣传的声势不可谓不大,宣传的角度不可谓不广,然而意外还是接二连三发生。
这就让人感到很焦虑了:我们到底怎样才能让小朋友们避免水魔的侵害?
远离陌生水域,坚决不能下河下湖野泳,这是我们竖起的第一道防线。没错,如果让95%的孩子接受这一点,那么就是善莫大焉。
关键是,总还有5%的小屁孩,不会听父母老师的话。好奇心、顽劣性,促使他们想方设法地逐水玩耍,三人一群两人一伙,谁还在乎有没有危险?“淹死的往往都是会水的”,这话没错。很多溺亡事故,都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行。而一旦遇到险情却失魂落魄,坐以待毙了。可惜,生命没有第二次机会让大家后悔。
既然我们不能杜绝所有的人去野泳,也不能杜绝发生意外落水此类的危险,那么我们可否考虑在第一轮广泛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再在第二轮的营救科学性上下功夫呢?
昨天笔者看新闻,感到兰州一个小镇做得不错。他们在每个重点塘口边,都设置一根防溺水救生竿,长8米左右。只要出现了险情,岸上的人把救生竿伸到水中,让溺水者第一时间抓住这根“救命的稻草”。
这种救生竿的好处是,花费代价小、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像芜湖这样的江南水乡,如果在一些极易出现危险的水域边设置一部分,也许在某些关键时刻就能救一条命。
在救生竿的基础上,我们是否还可以创新性地放置一个救生箱,箱子里有简单的救生圈、绳索等物,设置密码开启。一旦出现险情,只要拨通电话,问到密码,即能打开,2分钟就能搞定。这样既能救人,还能确保施救者人身安全。
当然,这只是暑期防溺水的工作思路之一。笔者认为,防溺水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机制性工作,在严防死守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科学地救。在生命安全面前,想得再多、做得再多都是应该的。
主持人简介:肖申,一个喜欢默默耕耘的新闻老兵。
开栏的话
阐述事实、分享观点、交流情理。“肖申热评”栏目聚焦最新最热的新闻时事,说一家之言,抒家国情怀。
新闻推荐
教育部: 2019年全国生源地助学贷款受理工作将在15日全面启动
据新华社兰州7月11日电(记者白丽萍)记者10日从教育部在兰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国生源地助学贷款受理工作将于7月15日...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