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分类 我们能从“上海经验”中学到什么?

兰州晨报 2019-07-12 01:36 大字

7月10日,上海国展中心展馆餐饮区域保洁员将顾客吃完的盒饭收集起来分类投放。 新华社照片7月10日,在上海国展中心北广场的展馆垃圾房,干湿垃圾被分类存储待运。新华社照片

问题 1 垃圾分类不仅仅是放置四个垃圾桶

在日本,垃圾分类用了27年,在德国,用了大约40年……而在我国,垃圾分类可以说才刚刚开始。想要市民短时间内适应垃圾分类,目前来看还是需要时间的。

就兰州而言,垃圾分类工作全面推进才一年多一点时间,市民知晓率底,工作成效极为有限。目前,兰州市各县区、片区建设覆盖率均达到60%以上,但各片区目前只开展了以居民小区、党政机关为主的垃圾分类工作,其他诸如市场、商场、写字楼、商铺等区域分类工作仍未展开。“这些指标与全市2019年既定任务相去甚远。”兰州市城管委垃圾分类科相关负责人坦言,许多居民小区至今仍把简单地设置四色垃圾桶、开展分类宣传视为完成生活垃圾分类的任务,形式主义问题较为严重。

沪上经验

●垃圾分类宣传“面面俱到”

在宣导上,上海可谓是“全民动员”,比如,前期招募了大量的志愿者,站在垃圾桶旁边对居民的垃圾分类进行指导和监督,几乎到了一桶配两人的地步;又比如,在方案制订时,由基层组织牵头,居委会、物业、业委会共同沟通,这样既形成了人人参与的局面,又避免了“一刀切”的现象。

还有微信小程序“垃圾分类小助理”,能够方便市民随时查询常见垃圾的种类。例如输入“面膜”显示是干垃圾;输入“奶茶”,显示“珍珠是湿垃圾,奶茶杯和塑料盖都是干垃圾”。同时,上海市废弃物管理处主办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垃圾去哪儿”,也通过更加活泼、风趣的表达方式,向广大市民传播垃圾分类知识与理念。

专家建议

●宣传普及要找到适合兰州的“套路”

“观念建设是先决条件,也是最难实现的一步,不能怕麻烦、不要奢望短期内见效、要持之以恒。”一名不愿具名的专家建议,在宣传普及方面,兰州完全可以借鉴上海经验,结合兰州方言、黄河等兰州本地特色,制作生动、活泼、准确的宣传片、宣传册、宣传歌曲,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资源进行广泛传播,将垃圾分类的理念先输入百姓脑海中。

同时,在已开展垃圾分类的小区,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不能仅仅在小区内设置四个垃圾桶就完事,要在垃圾分类标准桶周围,抑或是直接在垃圾桶上张贴具体的分类投放信息,以及分类投放指引,同时安排志愿者现场指导。不同的小区,在实施垃圾分类过程中,要按照小区自身情况制定方案,做到“一小区一方案”,在小范围内先形成有效机制与长效机制。

问题 2 建立全面的收运、处理体系,资金投入能不能保障?

根据相关报道显示,2018年年初,西安市规划建设的五座生活垃圾焚烧厂已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至少有两座以上会投入运行。同时,西安市已规划建设四座餐厨垃圾处理厂,首座餐厨垃圾处理厂将于近期建设投产。

“西安市能够一口气建设9座垃圾处理机构,兰州市的经费能够支持如此大规模的建设吗?”据相关知情人士透露,在住建部要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46个试点城市中,很多城市都已全面开始建设收运、处理体系,以此来保障城市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据了解,为保证2019年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开展,2018年12月,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下发了上报2019年垃圾分类建设经费的通知。经各县区上报,全市2019年计划列支经费9335.836万元。但在2019年第一季度的督导考核中却发现,各县区均未按照年初列支计划安排资金,严重阻碍了各街道片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有序推进。

沪上经验

●上海投资200亿推动垃圾分类

据不完全测算,上海用于推进《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的投资在200亿元左右,其中,大部分投资就是聚焦末端处置能力的提升。而在《条例》推行前,上海全市已改造1.3万个分类投放点,完成率75%,更新完善道路废物箱标识4万余只。上海在垃圾分类推进上为何有如此大的决心,其自身在硬件设施上的建设或许是信心来源。

专家建议

●可引入民间资本,加大垃圾分类投资

“在垃圾分类的同时,必定会产生经济效益。在政府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引入民间资本。”相关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上海市垃圾分类强制执行,很多诸如小程序、APP、上门收集等行业应运而生。而兰州,在短期无法顺利完善垃圾收运体系的现状下,可以考虑更多地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垃圾分类处置产业。也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采取特许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多种运营方式,通过公开招标引入专业化服务公司,提升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水平。

问题 3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尚不完善

“目前,在家庭厨余垃圾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末端处理缺口。”据兰州市城管委垃圾分类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目前拥有厨余垃圾收运车辆17辆,虽已覆盖所有分类试点小区,但在末端处理方面,兰州市目前还没有大型的厨余垃圾处理厂。

其中,2019年4月,安宁区全循环智能生态分类运营中心的建成投用,虽然暂时填补了兰州市厨余垃圾处理的空白,但易腐垃圾日处理量仅有20吨,面对兰州市每日近900吨的厨余垃圾量,完全是杯水车薪。

现阶段,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尚不完善,厨余垃圾处理厂、粪便垃圾处理厂,以及绿化垃圾处理厂在兰州市还是“白纸一张”,部分垃圾“前端分类,后端混合”的现象依然存在。

“目前,仍要加大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投入力度,设立专项资金,有序配置分类投放设施,逐步完善分类运输车辆。”该负责人表示,除了尽快填补“空白”,亟须加速建设以垃圾焚烧为主,集垃圾分拣和粪便、厨余、绿化、大件垃圾处理为一体的兰州市中铺子垃圾综合利用产业园区,形成从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到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置闭合环路。

沪上经验

推进垃圾分类,终端处理建设需先行

目前,上海市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基本形成,全市配置及涂装湿垃圾车982辆、干垃圾车3155辆、有害垃圾车49辆及可回收物回收车32辆,建成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6106个、中转站121个、集散场6个。可以说,上海在全面执行强制分类之前,终端处理项目建设已初具规模,能够做到“居民前端垃圾分类,后端政府分类处理”。

为了保证垃圾分类的持续推进,上海今年年内还将计划新、扩建5座湿垃圾处理设施,另有3座设施预计2019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干垃圾以焚烧处理为主,计划新、扩建的7座干垃圾处理设施力争2019年上半年全部开工。此外,上海还计划建设1座设计能力5000吨/日的综合填埋场,以满足生活垃圾处理后各类无法利用残渣的处理需求。

专家建议

厨余垃圾干湿分离很重要

“目前,兰州市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有害垃圾的终端处置都具有了一定的规模,问题主要集中在厨余垃圾的处置方面。”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一位教授指出,垃圾分类,最重要的是将厨余垃圾分好,也就是上海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干湿分离”,这一步对终端处置有很大的影响。

同时,应对生活垃圾焚烧厂、填埋场等终端处理场所进行统一调配管理,确保垃圾处置有条不紊,避免终端短期无法消纳的紧急情况发生。环保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应共同完善市工业垃圾终端处置模式,缓解工业垃圾处置难的压力,促进工业垃圾分类发展,从源头上控制工业垃圾混入生活垃圾的情况发生。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 刘有中

新闻推荐

根治“山寨停车位”还需供给侧改革

□张培元据7月10日《工人日报》,明明停在路边停车位上,却收获罚单一张。在郑州市金水区碧云路的一排停车位上,30多辆车...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