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太平鼓的故事

兰州日报 2019-06-13 03:06 大字

七年级(3)班岳宇彤

“太平鼓,你听说过吗?”刚一开学,小冉就急切地向我问道。她紧接着说,“我们七年级这学期好像要学。”“听说还要作为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特色校本课程呢!”一向消息灵通的班长说道,“我还听说咱们这个项目还要在5月份的全国体育联盟上展演呢!”“太平鼓?那不是过年在表演社火时候耍的吗?怎么会让我们学呢?”我心想。

可是,消息很快变成了现实。开学第二周,我们七年级全体同学整齐地站在了学校地操场上,除了我们,主席台上还多了三位陌生的面孔,他们是学校聘请的专业太平鼓教练。太平鼓训练就这样开始了。

起初,我觉得打太平鼓很好玩,又是鼓,又是锣,叮叮咚咚的,可在训练过程中我发现它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不论烈日骄阳,还是阴云细雨,我们都要坚持训练,很是辛苦。好几次,在打镲的时候我把手划破了。很多时候我都想放弃,想逃避,想找个荫凉的地方呆着。有些同学索性坐在地上不起来,我也想像他们一样耍赖,但又想到班级的荣誉,教练的辛苦,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到后来,我发现我渐渐喜欢上了打太平鼓,喜欢听那叮叮咚咚的声音,似乎有一种魔力在吸引着我。每次学打的时候,我都仿佛置身于蓝天白云黄土地上,擂起太平,霹雳惊雷响万里,脚下腾起五洲云。每天下午我都盼望着,快点下课,我要去打鼓。

教我们打镲的教练,总是很耐心细致地给我们讲解,做示范,看我们打累了就让我们休息,而他们自己却很少休息,教完这队镲,又去教锣,小旗,每个动作都会耐心地一遍一遍地去教,直到标准。他们满脸的汗珠,让人心生敬佩、不忍偷懒。

训练的每天,我们的衣服都会被汗水浸透,帽沿里也全是汗。大家都晒黑了一圈,可同学们都没有放弃,仍然坚持着每天的训练。

连续几天的阴雨,太阳在这一刻露出了笑脸,终于要展演了。5月16日,我们盼来了登台演出的那天,我们坐着大巴车,来到了兰州文理学院,参加第十七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现场展示。这可是我们展示兰州文化、兰州精神的好机会,同学们憋足了劲,面带笑容,精神抖擞。

今天文理学院的看台上人山人海,彩旗飘扬,随着全场倒计时……

只见300名黄土地的“汉子”在大旗的指挥下,挥动五色鼓鞭,鼓身飞扬,前后环舞,左右腾挪,似龙腾虎跃,鹞子翻身。时而跳打,时而踢打,起落有序,配合默契,整齐划一,招来了一阵阵的掌声和喝彩声。我们表演了两军对擂、二龙戏珠、三阳开泰、四门兜底、五福临门等阵法。最好看的当然是鹞子翻身,闪、展、腾、挪、翻、转、跳,酣畅淋漓,充分展示了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表演结束,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欣喜与激动,体会到了收获的喜悦,很多同学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60多天的训练终于结束了,但我却深深地爱上了打太平鼓,每天下午打鼓的时光是多么快乐啊!

后来,学校决定将其发展为学校非物质文化进校园的特色课程,我又可以打鼓了,我一定会成为太平鼓的“优秀传承人”,让它继续发扬下去!

副校长、语文教师张健:

兰州太平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兰州太平鼓是一种具有浓郁西北风情的汉族鼓舞。素有“天下第一鼓”的美誉,又与安塞腰鼓、威风锣鼓、开封盘鼓、凤阳花鼓并称为“中华五鼓”。这篇作文小作者取材民俗,源于生活体验,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透露出清新的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文章叙述生动,描写细腻,生活气息浓厚,遣词造句准确传神。文章将打鼓写得细致入微,字里行间透露出阳光般的温暖,对击鼓时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了精心细腻的描绘,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也使文章有了生命力。叙事,特别是从“惊讶学鼓”到“爱上打鼓”的细腻叙述,使文章极具感染力,发人深思。不难看出,作文就是生活的真实写照,也只有真正经历过、体验过,用情于心,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

新闻推荐

实施城市数字化管理 落实门前三包责任 形成整治乱泼乱倒行为长效机制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葛强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总体部署,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整体文明程...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