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春季庙会
庙会源于远古时期的宗庙社郊制度——祭祀。早期的祭祀主要是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神。在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神的过程中,人们聚集在一起,集体开展一些活动,如进献供品、演奏音乐、举行仪式等,这种为祭祀神灵而产生的集会就是后世民间庙会的雏形。
庙会设在寺庙内或寺庙的附近,它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庙会具有祭神、娱乐和购物等功能。庙会是一种传统民俗活动,也是我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庙会是民俗生活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存在和演变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庙会是把寺庙的节日变成了地方性的节日,把宗教的节日变成了世俗的节日。所以,那些独特的地方性求神活动、非宗教性的娱乐休息活动及集市活动才得以自然而然的融入庙会。
庙会还是一种综合性的民俗活动,涉及到宗教信仰、商业民俗、文艺娱乐等诸多方面。这是由各地的历史地理物质条件、民俗传统和人们的审美标准决定的。各地的庙会又各有其特点,在几个方面各有所侧重,这就形成了各种庙会互不相同的生活美,但都分别表现了当时当地条件下人们认为是最美好的生活方式。
明清以来,兰州的城乡大小寺庙有五千多处(《甘肃省二十七县社会调查纲要》),皆有庙会,规模大小不一。兰州城区及近郊寺庙很多,庙会也多,例如二月山字石药王洞会、三月十三白塔山庙会、三月下旬南园庙会、四月八五泉山浴佛会、九月雷坛会等等,几乎每月都有。其中前三个为春季庙会。
二月山字石药王洞会
山字石为明肃王的园林凝熙园的俗称。明代前期一次大旱,颗粒无收,灾民众多。明肃王出资,以工代赈,令灾民从黄河北九州台下徐家湾一带,破山凿石,运送到凝熙园,叠石建造假山两座,称大山字石、小山字石。兰州方言称假山为山子石,后来演变为山字石。假山顶上建庙,山体下掘洞,塑有药王孙思邈的塑像,供患者焚香叩首,祈求药王保佑,祛除病魔。到清初,药王洞内发生凶杀案,官府遂封闭洞门,以策安全。每逢农历二月,祭拜土地神,然后打开大小药王洞门,供红男绿女拜谒,焚香祈福。之所以二月祭祀药王,是因为,早春兰州气候忽冷忽热,极易感冒,再诱发其他疾病。仲秋八月,也是冷热交替,穿衣不周,就会得病。因此兰州方言有云:“二八月里乱穿衣。”早春二月祭拜药王,也是当年缺医少药情况下,不得已的一种做法。一到三月,重新封闭洞门。
三月十三白塔山庙会
白塔山雄踞黄河北岸,明代正统末,镇守甘肃太监刘永成于山顶建白塔慈恩寺,供奉地藏菩萨。由于他长年军务倥偬,转战塞外,不能尽孝心,奉养老母,还因征战杀戮过度,产生赎罪祈福之愿,故名慈恩寺。山顶建地藏殿,山下建玉皇阁,取《易经》“地天泰”之义。殿阁之间,建有十座小庙,称为十王庙,塑有十殿阎罗、牛头马面,狰狞可怖。十王庙两侧,随地势布置三官殿、罗汉殿、文昌宫等殿宇,地藏菩萨甚为慈悲,能为众生担荷一切难行苦行,能满足众生需要,能祛除疾病,度尽地狱众生。白塔山上的这套佛道文化架构,意在惩恶劝善,祈求兰州安泰,保佑百姓平安。
传说三月十三是地藏王菩萨的生日,因此,每年自三月十三日起,白塔山有三天庙会,蛰伏了一冬的兰州人扶老携幼,蜂拥而来,登山礼佛,谓之“走腰腿”。由于兰州人习惯睡石板热炕,体弱者易患腰酸腿疼之病,传说这时登北山,能获地藏菩萨保佑,能治愈腰腿病,能免灾获福。实际上人们乘着和煦的春风,晒着温暖的春日,沿曲折小径,缓缓登一趟山,腰腿得到活动,血脉得以畅通,病痛自然缓解了二三分。各个寺庙里香烟缭绕,钟磬齐作,僧道各自诵经。戏台上锣鼓大作,秦腔高亢,唱会戏酬神,游人踮脚伸头看戏,小贩大声叫卖油炸兰花豆、洋芋片片、大王瓜子(大板瓜子的商标)等零食,甚为热闹。诗人陈炳奎《金城竹枝词》咏朝北山习俗云:
烧香白塔到云崖,回望浮桥水面排。侬自上来人自下,罗裙开处露弓鞋。
描写妇女三寸金莲,不畏山高坡陡,攀登山顶,时走时停,回望黄河镇远浮桥,小憩后,继续攀登,去白塔慈恩寺烧香祈福的情景。不过有时遇到狂风,实则是今日的沙尘暴,灰尘蔽空而来,飞沙走石,游人变为“土人”,则大煞风景。
三月下旬南园庙会
南园指兰州南郭城外,能够灌溉溥惠渠水、五泉山和红泥沟水的农田、菜园、果园,大体上西到上下沟,东至颜家沟,北到安定门外、南稍门、小稍门外,南至今白银路一线,呈带状分布,因为是兰州城南部的园圃,故称南园。明清以来,这里大多种植小麦、烟草、蔬菜、果树。周家拐子东北,即原长虹电焊条厂一带栽植水稻,称为稻园子。三爱堂及迤西原鼓楼巷小学一带种植蓝,蓝有大蓝、小蓝之分,大蓝叶如莴笋而肥厚,小蓝茎赤叶绿而小,皆可提取靛以作染布的染料,因此这里称靛园,有个寺院叫靛园寺,后来入驻鼓楼巷小学。
每年三月下旬,春播完毕,农民相对闲暇,遂由各庄百子社、同乐社请来戏班子,在各个庙宇寺院,上香求神,保佑庄稼有成,唱戏酬神。五泉山和二郎岗的戏台上锣鼓丝竹大作,秦腔高亢,响遏行云,台下人头攒动,放情欣赏,无形中接受了忠孝节义的观念。紧接着方家庄、牟家湾、靛园寺、何家庄、王家庄、颜家沟等农庄,挨着唱戏。看戏不要钱,但求神拜佛要上布施。
这时正值暮春三月,春风送暖,芳草萌生,杨柳发芽,鸟雀啁啾,城里人纷纷出城赴郊外踏青观景。一般赴南园的踏青者较多,一则南园离城较近,二则树木园圃较多。他们三五结队,徜徉于田间地头,足履如茵青草,呼吸清新空气,仰观蓝天白云,风筝飘空,鸽群翻飞,鸽哨悠扬,人们蛰伏一冬的沉闷,顿时烟消冰释,身心获得极大的愉悦。
这时适逢南园庙会,踏青人顺便礼佛求神,祈福求安,观看会戏。乾隆兰州举人江得符《我忆兰州好》描述踏青习俗:
我忆兰州好,当春果足夸。灯繁三市火,綵散一城花。碧树催歌板,香尘逐锦车。青青芳草路,到处酒帘斜。诗中先回顾早春元宵节灯会的盛况,接写踏青的习俗。富有之家的老者妇孺乘“锦车”即轿车子到南园,赏景看戏,赴酒馆饮酒吃饭。
兰州的春天是短暂的,一不留神就立夏了,南园五泉山一带杨柳如烟,柳絮飘飞,杂花生树,油菜花黄,紫燕低飞,夏季的第一个庙会四月八五泉山浴佛会接着就开始了。
□邓明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讯(记者蒋文艳)3月29日,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行兰州创业大学分校区授牌仪式,结合原有五所兰州创业大学...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