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交出一份一心为民的答卷 访“全国优秀法院”兰州新区人民法院
随着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和外来人口的涌入,征地拆迁、农民工权益保障、合同纠纷等案件数量激增,治安、刑事案件大幅增加,诉讼到法院的各类案件也随之猛增。2015年3月27日,兰州新区人民法院挂牌成立,行使基层人民法院职权。
2019年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兰州新区法院荣膺“全国优秀法院”荣誉称号。
近日,记者走进兰州新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亲身感受这所仅有3年历史,却能在全国3000多家基层法院中脱颖而出的年轻法院。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烁
一位法官的全天记录
马琳是兰州新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唯一的一名员额法官,2018年,马琳共受理各类案件计474件,其中民事案件430件,诉前保全案件40件,公示催告案件4件,这些案件全部审结,结案率100%。是什么让一位普通的法官有如此高的案件审理记录,3月1日,记者跟随这位法官记录了她一天的工作行程。
3月1日,星期五。早上9时整,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响,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正式开庭审理。
由于该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马琳一人在审判席主持庭审。经过宣读法庭纪律、核对当事人身份情况、当事人举证、质证、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法定环节(建议改为“各个环节”),整个庭审依法进行,程序到位,重点突出,审判法官驾轻就熟,指挥若定,书记员全神贯注、专心记录,法庭秩序井然。一个小时后,法庭宣布休庭,马琳的法官助理开始了对当事双方的庭后调解工作。的马琳早已整理好卷宗,步履匆匆地赶往下一起案件的调解现场,而这仅仅是马法官这一天上午需要办理的4起案件中的第二件。
10时25分,一起民间借贷的双方当事人坐在了马琳的对面,在基本了解案情的全过程和双方的诉求后,马琳紧紧抓住问题的主要症结,有针对性的建议,并分别给双方做工作。15分钟后,两个因为十余万借款闹翻脸的朋友,在法官的调解下,达成一致意见,握手言和。
当时针走向12时时,马琳给自己当天上午安排的4起案件已经全部结束。当一天的忙碌终于结束时,这位腼腆的中年法官,面带自然而朴实的微笑,告诉记者:“这些工作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成绩,我的身后是整个诉讼服务团队,这所有的一切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成绩。”
在全院的总结报告中这样写道:2018年,诉讼服务中心在全体干警的共同努力下,始终坚持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一站式”、高效便民的诉讼服务,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服务人民,干警们兢兢业业、团结互助,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用心服务赢民心
作为法院的窗口,诉讼服务中心承担着所有案件的立案受理、登记、材料接转、诉前调解、诉讼费收取、法律援助等工作,是法院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的重要窗口部门。
清晨8时30分,法院大门刚刚打开,诉讼服务中心便迎来了第一位要求立案的当事人。
“法官,你帮我看看,我不识字,随便找了个律师写了一份诉状,你看一下合适吗?能不能立上案?这个官司要怎么打?”马有苏这位不识字的当事人站在新区法院副院长韩彪面前,说出了自己的需求。
在详细了解情况后,韩彪回复道:“案子现在就能立上,根据你所说的,被告刚刚拿到一笔拆迁补偿款,建议你可以在立案后申请财产保全,这样我们就能对她名下的财产进行查控和冻结,只要案子判你胜诉,法院会穷尽一切手段,最大程度地保护你的合法权益。同时,因为你在自己不识字的情况下,没有核对被告手写的欠条和身份证号等信息,存在一定风险,因此需要提醒你,今后无论是借款还是搞经营,都要有风险意识,要注意收集和保留相关材料,这或许在将来你们发生纠纷后可成为提交法庭的证据。”之后,马有苏在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提交诉讼材料,当场立案,整个过程仅仅用了15分钟。
马有苏感受到便利快捷的服务就是诉讼服务中心提供的“一站式”服务,当事人除开庭需到指定法庭外,涉及起诉、申请诉讼保全和执行、申请司法鉴定、查询档案、缴费退费、法律咨询等相关需求,只需到诉讼服务中心即可完成办理。此外,诉讼服务中心还设立了诉讼服务智慧终端系统及外网电脑,当事人可随时自助立案、自助缴费、自主查询案件情况、开庭公告及相关法律知识。若当事人对案件裁判结果有疑问时,仍可通过诉讼服务中心预约法官进行答疑。
从2016年兰州新区法院收案以来,案件数量急剧上升,针对案件爆发式增长的实际情况,兰州新区法院积极探索多元化解决纠纷机制、案件繁简分流机制,积极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快速化解纠纷。在诉讼服务中心的立案阶段对案件进行引导分流,对部分案件邀请社会力量调解,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由速裁法官调解、裁判,对于其他案件由审判团队负责审理,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提高简易程序案件适用率。
为此,诉讼服务中心便承担起了一定数量案件的审理工作。简单到小额诉讼案件,复杂到发回重审、一方当事人人数众多、标的额较大的案件。2018年全年诉服中心共计审结各类民事案件597件,其中判决209件、调解258件、撤诉123件、驳回起诉6件、不予受理1件。执行案件结案38件。办理诉前保全案件40件,公示催告案件4件。其中调解案件90%以上当庭调解,当庭制作法律文书并当庭送达。简易程序适用率97.82%,其中适用小额速裁程序的诉讼案件93件。诉前保全40件均当天审查当天裁定保全。同时,他们还探索多元化解决纠纷机制、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扩大小额速裁案件适用范围。制作表格化的《小额诉讼告知书》,对于部分案件事实清楚、争议不大、权利义务明确的案件,向双方当事人送达《小额诉讼告知书》,充分征求当事人意见,尽可能的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极大地方便当事人诉讼,缓解审判压力,为办案“瘦身”,为当事人“减负”。
“新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这支队伍从成立之初就是一支要求高、起点高的队伍,法官的整体素质、服务、态度明显比一般法官做的好。也很重视律师提出的合理意见建议,整个队伍风清气正。”在诉讼服务中心办理相关手续的律师程新林这样评价了这个团队。
让法官更像法官
韩彪,一位新区法院熟识审判业务的副院长。2018年,韩彪亲自办理的案件共计251件,其中民事136件,刑事52件,执行63件。当院庭长带头办案已成为各级法院常态的时候,这位副院长不仅审案数量多,而且案件类型涉及民事、刑事、执行三大类,这种多类型审理案情的情况在各级法院并不多见。
在采访中,院长隋福珍的一番话解开了记者的疑问。
“新区法院干警人数少,员额法官少,但案件数量连年剧增。针对兰州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我们充分发挥新区法院在建院伊始就组建新型审判团队、实行扁平化管理的有利条件,着力打破刑事审判、民事审判、执行各业务壁垒,努力培养专家型、复合型审判人才,为做好审判执行各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坚持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副院长韩彪到新区法院工作以前长期从事刑事审判工作,来新区法院后,在抓好刑事审判工作的同时,迅速投入民事审判、执行业务的学习和实践中。将院庭长推向审判一线,有效利用审判资源缓解案多人少的压力,发挥院庭长审判经验丰富的优势,提高审判质效。同时兼顾了培养法官人才、锻炼法官队伍的需要,有利于发挥对青年法官和法官助理的传帮带作用,也有利于院庭长与其他法官之间的深入交流,优化了审判结构,有助于阶梯式法官人才队伍的形成。”
实行立案登记制度后,案多人少的困局愈加凸显。新区法院改革精简了内设机构数量,打破原有的庭室模式,组建新型审判团队,实行扁平化管理,在审判业务机构设置模式上,以审判团队模式取代了传统的庭室模式;在机构数量上,精简“三定”方案中的内设机构,设立立案团队、刑事审判团队、民事审判团队、执行法警团队4个团队,没有设立审监庭,根据案件类型按照“两便”原则由相关团队开展巡回审判,审判监督则由相对固定的团队承担。按照个人专长将法官分配到相应团队,使审判工作更加专业化。审判团队不设正副庭长,由审判经验丰富、业务精湛、法官等级高的法官担任团队负责人。
同时,新区法院改变原有的领导不办案、少办案机制,让所有法官都办案,共同分担案件数量,通过审判流程管理系统直接将案件分至法官个人,团队负责人不负责审批案件,减少了管理层级和行政审批流程。团队负责人承担案件审理和监督管理“一岗双责”,在承办案件的同时,通过查看和监控审判流程系统运行情况、管理法官行业行为和工作作风、受理当事人反映评价、观摩庭审、评查案件等方式发挥审判监督管理作用,确保审判权力正确行使,放权而不放任。
惊涛拍岸千帆过,勇立潮头竞风流。在采访结束时,隋福珍院长告诉记者:兰州新区法院将以荣获“全国优秀法院”为契机,继续秉持良好司法工作作风,坚持以“闯”的精神,“干”的劲头,继续开创兰州新区法院工作新局面,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出新贡献。
新闻推荐
城关区【本报讯】(兰州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杨晟途)3月6日下午,城关区妇联、卫生健康局、妇幼保健中心、环卫局启动庆“三八”...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