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今年科技创新工作亮点颇多 筹建美国硅谷兰州创新工作站
日前,兰州市召开了2019年全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工作会,会议总结了2018年全市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并对今年的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据悉,去年全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75.68%,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1%,而今年兰州市将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2%以上。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理文/图
去年科技创新方面成果显著
据悉,去年兰州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1%,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75.68%,分别增长1.5和3.48个百分点;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62.76亿元,增长11.8%,占全省总量的34.69%;专利申请量达到10708件,增长37.4%,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2.07件,增长1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9.45件;新增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6家,新增面积3.3万平米,新建各类新型众创空间14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6家,创历史新高,占全省总数的52.7%。
去年,兰州市积极推进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起草了《关于支持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兰州高新区出台了“1+4+7”自创区建设工作方案及配套政策,挂牌成立了4个产业研究院,组建4个科技创新工作站;超额完成兰白创新改革试验区“六个一百”工程任务,转化科技成果138项,开发新产品96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76家,新建创新平台103个,引进及培育创新创业团队127个,加快推进千吨级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中农威特产业基地等近30项重点科技产业项目建设。
在科技项目改革方面,兰州市连续两年遴选了“十大科技项目”和“十大科技创新项目”,成效已经凸显,遴选支持的“基于湿法凹凸棒石高值利用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和“心脏瓣膜外科创新技术及产品的建立和应用”分别荣获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兰州市尚属首次。此外,2017年支持的兰州市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兰州地铁隧道下穿黄河强透水卵漂石地层关键技术研究”,荣获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组织的“2018城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与此同时,兰州市加快了推进科技金融融合步伐。督促“兰州科技创新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和“兰州科技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运营各方认真履职尽责,建立了168家主要由高新技术企业组成的备投企业库,累计完成项目投资9项、投资金额2.65亿元,占实到资金的26%,在市财政局委托第三方对兰州市设立的9支基金的绩效考核中,以远高于其他基金的绩效得分分别名列第一、第二的名次。组建并运营兰州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完成尽职调查企业3家,完成项目投资1项、投资金额100万元。
今年目标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2%以上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全市科技工作预期目标是: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2%以上,全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到76%以上,年技术合同交易额超过70亿元,新建企业研发机构和高校院所成果转化基地15家以上,培育重大科技研发项目20项以上,转化科技成果100项以上,开发新产品80个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0家以上,新建科技创新平台80个以上,引进及培育创新创业团队80个以上,新建市级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园6家以上。
今年,兰州市将继续着力推进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继续争取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等部门在创新平台建设、创新项目布局、创新企业培育、创新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支持,市级科技项目、经费优先向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创新改革试验区倾斜,共同搭建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大力支持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兰州经济区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科技金融结合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探索,支持兰州高新区不断完善并深入组织落实“1+4+7”政策体系;推进以“六个一百”技术创新工程为重点的兰白试验区建设工作,做好重大项目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工作,做好产业研究院等创新载体建设的配套服务。
同时,兰州市将大力推进产业及社会领域技术创新。首先是建立面向重大需求和重点领域的科技项目凝练支撑机制,定期开展重大科技项目征集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十大科技项目”和“十大科技创新项目”。其次是聚焦新一轮技术变革,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基因工程、二次元产业、区块链、石墨烯、高效储能等新技术领域,超前开展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发;促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传统产业领域的综合集成应用,不断延伸产业链;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信息技术、高端新材料、精细化工、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组织开展重大技术攻关,提升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三是通过实施农业科技专项培训、新技术新品种示范推广、科技项目支撑、科技特派员跟踪服务四大行动,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推广节水灌溉、可降解地膜应用等新技术,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四是以智慧城市、生态环境、污染防治、人口健康为重点,组织北科维拓、天华化工、金桥水处理等企业,开展信息化综合服务、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污水和废水综合治理等领域科技攻关与示范应用,加快社会发展领域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五是主动与在兰重点军工企业和研究机构对接,通过科技项目重点支持核产业、航空航天、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7大军民融合优势产业发展,切实提升军民融合科技发展水平。
此外,兰州市还将继续积极培育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以及着力推进产学研结合。运用普惠性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力度,积极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积极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对符合条件、未获得国家认定的入库企业,持续给予项目研发、金融服务等支持,积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三是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机制,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共性技术攻关。同时建立在兰高校院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着力发掘区域科技资源优势,深化与在兰高校院所的科技合作,加强对高校院所与地方科技合作的统筹协调。并且推动各科技园区根据重点产业领域,与在兰高校建立对接机制,为园区企业与高校院所优势院系、学科、重点实验室开展合作提供条件。支持骨干企业与在兰高校院所联合建设创新中心,定期发布行业科技成果目录信息,为转化校内院内科技成果提供良好对接渠道,促进科技成果优先在兰州市落地转化。兰州自创区今年“动作”不小
此外,记者了解到,兰州自创区今年也有不小的“动作”。自创区将全面激活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动机”。紧盯“五区”定位,重点推进五大创新能力建设,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和增长极。加快聚集科技资源。深度推进自创区与世界创新国家和国际一流高科技园区开展合作,加强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科研院所、自创区合作,深化与在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将兰州自创区打造成科技创新资源集聚的高地,引进科技研发总部10个以上。全面搭建创新平台。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组建20个科技创新工作站。新增孵化场地20万平方米,新入孵企业数量增幅达30%以上。不断扩大招商引资。加大精准招商力度,有重点、有方向地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全年形成一批新线索项目,新签约项目投资总额不低于100亿元。大力培育高新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数据库,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形成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梯级,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30%以上,培育50家科技“小巨人”“瞪羚”企业。深度开展交流合作。开展“百院百企”对接活动,引进一批大项目、大企业和先进发展成果。全力推进美国辉宝动物保健品及动物疫苗生产基地建设。继续推动久有股权投资基金投资高科技企业落户兰州自创区。
兰州自创区将紧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培育特色鲜明、技术领先、效益可观的产业集群,打造“一谷五园”。第一,打造兰州“肽谷”。依托兰州生命科学技术产业研究院,打造集多肽新药研发、生产于一体的千亿级产业集群。第二,打造中以(兰州)绿色产业园。依托维昌国际集团,引进艾尔米达脑补医学、那诺帕斯医疗注射、麦斯威特3D打印等公司和以色列泰格利特创新中心。第三,打造军民融合产业园。依托510研究所和真空装备有限公司等在甘在兰军工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加快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园和真空装备生产基地。第四,打造生物产业园。围绕生物技术药物、现代中(藏)药、生物医学工程等产业,建成综合性生物产业孵化集聚区。第五,打造纳米新材料产业园。依托省科学院,联合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重点企业,建成纳米生产线,打造全球唯一大批量生产各类金属纳米粉体材料的产业化基地和应用领域最全面、专业化程度最高的应用开发平台。第六,打造新能源产业园。依托孚能科技(赣州)有限公司和拜腾集团在新能源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研发和产业化方面的优势,围绕新型动力电池配套产业,打造涵盖动力电池等上下游产业链,形成结构完整的新能源电池产业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兰州市将筹备建设美国硅谷兰州科技创新工作站,建立美国硅谷兰州籍、甘肃籍专家库,积极招才引智,吸引美国硅谷各类专家来兰创新创业。
新闻推荐
3月3日,记者从兰州市商务局获悉,兰州正在通过建设便民服务店等设施,整合线上线下供给渠道,拓展网络覆盖面,实现全方位的居民生...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