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消费:“消费自由”还是“甜蜜陷阱”

甘肃经济日报 2019-02-28 01:00 大字

本报记者薛巍敏

根据今年年初发布的《2018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显示,截至2018年10月,我国消费金融规模达到8.45万亿元,这其中年轻人的消费“超前消费”占了其中很大的比例。这种消费习惯到底是所谓的提前实现了“消费自由”还是变成了一个“甜蜜陷阱”?

春节刚过,许多年轻人感叹“一年算是白干了”。伴随80后90后逐渐成为消费市场主力,超前消费方式已成为一件寻常不过的小事。

从“挣两万”到“负一万”

春节过后,二十七岁的兰州小伙杨琦算了笔账后惊讶发现,节前工资加年终奖总计两万多的他一个春节反而欠了信用卡一万多元。

“过节拿到钱后第一件事就是买了台自己心仪已久的电脑,花了六千多块。”杨琦没想到这只是他春节消费的“小起点”,买衣服、日用品、给亲戚朋友孩子压岁钱、和同学朋友聚会迅速耗完了他的工资奖金,到最后只能刷起了信用卡。

“没想到干了一年的工作,最后到头来还欠了银行钱。”杨琦在感叹的同时还在庆幸自己不是最惨的:“我周围有同事平时就欠着信用卡、花呗,一个年过完欠款达到了十多万。”

记者采访中发现,许多80后和90后已经开始养成平时使用信用卡、花呗、借呗等透支消费的习惯,而当这种超前消费无法与收入相匹配时,欠款成为了自然而然的结果。

王凡一大学毕业后已经工作了三年,在兰州某公司做财务的她却没能管理好自己的财务:“平时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先买下来再说,东西拿到手后就会感到无比幸福,逢年过节更是要把平时不舍得买的收入囊中。”就是这种“幸福感”促使让她在三年间各种欠款达到八万余元。

这种超前消费的观念不仅是在已经工作的年轻人脑中生根发芽,如今也逐渐蔓延到大学生群体之中。

“现在包括我在内周围的同学大都开通了支付宝花呗。”今年大二的郑佳看来用预支的方式付款已经是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去年“双十一”正是靠着花呗买下了自己心仪已久的口红和衣服,即便接下来两个月“吃土”还账单,她也觉得是自己支配了自己的消费自由。

根据艾瑞咨询公开发布的《2018大学生消费洞察报告》显示,大学生日常可支配金额为每月1405元,其中非必要支出达593元,主要用于个人社交娱乐、零食饮料、鞋帽服饰以及护肤彩妆等,有50.7%的大学生使用过分期产品。

透支消费怎会成“脱缰野马”?

许多年轻人父母那一辈都养成了储蓄的习惯,而为什么到了子女反倒开始提前透支自己的“明天”?

“刚参加工作,实习工资仅仅能解决温饱问题,但在兰州我还要租房、买生活用品,还有同事朋友间的人情往来,也并不好意思总问父母张口要钱。”来自定西的李甜将超前消费看作自己目前能保障生活和交际的“法宝”,囊中羞涩的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更快融入新的城市和朋友圈。

同时,一些年轻人追求更高质量生活的观念促使与收入不匹配的透支消费成为唯一途径。“以前上学我们都听过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买房的故事,我可不想攒一辈子积蓄没享受到的生活。”很多年轻人和王一帆的想法一样,趁着年轻先享受“青春红利”。

而当下与许多借贷软件正是利用了年轻人这种消费心理,不遗余力地推波助澜,各种广告口号层出不穷,布下越来越多的甜蜜陷阱。

在许多年轻人玩的某知名短视频软件上,借贷软件的广告成为高频率出现的小视频。

“我信用分550,可以借4万元,还30天免息。”在这款短视频软件推送的广告中,一年轻男孩挥舞手机向身边的朋友炫耀,此时另外一个年轻女孩子看到自己更高的借款额度更是兴奋地跳了起来,并邀请同行的朋友一起试试。

记者下载这类软件后发现,基本只需身份证和手机号即可提交贷款申请,最高贷款20万元,有的甚至1分钟就能完成申请,最快3分钟到账。

这种看似便捷的借款途径往往都隐藏着高利息,让体会“消费甜蜜”的年轻人迅速尝到还款的“苦涩”。

社会呼唤理性消费

不可否认,超前消费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之一,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如果不进行健康引导,所产生的经济纠纷和社会问题不容忽视。

“一些网络借贷机构或平台,往往通过给目标年轻群体高频率、高密度宣传,来达到盈利目的。”长期关注金融领域案件的蒋英律师指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网贷平台的宣传至少不应对未来效果、收益或者与其相关的情况作出保证性承诺,夸大或者片面宣传投资理财产品,或是引用不真实、不准确或未经核实的数据和资料,“最快到账”“低息”等字眼涉嫌违规。

同时,他也认为,主管部门应该加大对一些金融机构特别是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这些看似法律的“灰色地带”,不仅助长了畸形的超前消费,往往还伴随着高利贷等容易引发社会问题的违法行为。

“如果一些商人只顾追逐挖掘年轻人的‘冲动消费’欲望,就会诱导公众形成不合理、不健康的消费观念,并最终导致一些青年人陷入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的追逐,导致诸如‘套路贷’问题出现,伤害个人信誉,造成许多严重后果。”蒋英告诉记者,在他接触的有关案件中,借贷方往往千方百计引导青年人进行冲动消费,对逾期可能造成的后果则只字不提。

此外,也有专家指出,社会应该给青年群体创造更多消费升级的条件,并通过教育、告知的方式,讲清楚超前消费的类型、边界以及过度消费可能产生的后果,让大家能够在满足生存、服务发展和合理享受之间找到个人消费体验上的一种理性平衡。

“许多信用卡、借贷平台的广告往往鼓吹他们对于‘莫欺少年穷’的温情,可实际上在它的背后只是赤裸裸且冰冷的商业利益罢了。”蒋英希望无论什么时代,年轻人都不应该忘记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新闻推荐

浅谈“行草书学习的体会” 李恒滨书法讲座在兰举办

【本报讯】(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程珊珊)2月24日,兰州大千书画院在中海国际副楼开展大千公益活动,特邀兰州大学教授、中国书法...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