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审美的态度对待生活燕兵做客金城文化沙龙漫谈生活与艺术

兰州日报 2019-02-25 01:54 大字

【本报讯】(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华静)木心先生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吴冠中先生说:“文盲不多,美盲很多”;蔡元培先生也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这么多大家都如此重视审美的力量,那么,审美究竟有多重要呢?24日,在百安影城举行的金城文化沙龙上,金城文化名家、地方文化研究者燕兵带来了一场题为“审美的日常——漫谈生活与艺术”的讲座。

活动开始,播放了由燕兵担任撰稿的作品纪录片《一碗面里说兰州》,这也是关于兰州牛肉面的第一部纪录短片。燕兵说:“其实就是这一碗面带给人的满足感、愉悦感,一种温暖踏实的感受。我想每个人都有同感,特别是在寒冷的日子。对很多兰州人来说,牛肉面是一天生活的开始。这句话后来被简化为‘兰州人的一天,从一碗牛肉面开始。’”

燕兵说:“这句话是我的原创,算是我对这一碗面的贡献吧。当我提笔的时候,发现还没有人为这一碗卑微的面树碑立传,才有了第一个文化读本《与黄师傅谈兰州牛肉拉面》。这本书最早的书名叫《一面之词》,很遗憾出版的时候被要求改成了这个名字。后来的《兰州味道》是在这本书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材料增删修订而成的。现在回想写作的动机,包括纪录片和读本,都是从对生活的感受出发的,是朴素的审美体验。由感性而理性,先享受生活的馈赠,再细品生活的味道。”

关于这碗面的审美,燕兵说,首先是饮食的口腹之美、本色之美。所谓一清二白三红四绿,色香味形俯拾皆是。牛肉面馆里每一个操作程序都有美感,和面、拉面、舀汤舞蹈般的动感,语言交流直截了当的快感,每个人自在自如的舒适感。其次是乡情乡愁之美。哪里有牛肉面馆,哪里就是兰州人聚会的地方。只要有兰州人的地方就会有讲不完的牛肉面故事。每种食物都是一种指代,它承载我们的地理、过往、性格和经历的故事。每种食物都是一个注脚,它映射我们的情怀、敏感、犹豫和对故乡的热情,我们为食物所欢,又被食物所累,也许,这是人生宿命,就让我们以筷当腿,丈量无处安放的乡愁。故乡这个说出口就让人温暖的词语,再氤氲着家乡这碗牛肉面的熟悉味道,一定会让原本惆怅的乡愁变得柔和美好起来。谢谢燕兵老师为我们带来的这一碗面的故事。

燕兵不仅仅是一位作家,还是一位摄影师,接下来的活动中,观众们随着燕兵拍摄的图片,一起进入他的摄影世界。燕兵谦虚地说:“首先声明,我不敢自称摄影家,更不是作家。只是一个影像爱好者,更多的时候更愿意是一个读图者的角色。从读图获得的信息和审美感受,与文字阅读是差异很大的体验。我有幸为甘肃大部分知名摄影家和很多爱好者写过评论文字,从读图当中学到很多。所以几乎不参赛、不参展、不参与评奖,偶有发表。”接着,他跟观众们一一分享了自己的摄影作品《从庞贝到兰州》、《土耳其红茶》、《雄关》、《云冈石窟·卢舍那大佛》、《兰州风景》等,其中在分享《雅典的少女》这个作品时,燕兵为在场观众朗诵了拜伦的诗歌《雅典的少女》。

燕兵说,生活的理想状态永远是我们想要但难以实现的状态。但这不影响我们用审美的态度对待生活。大多数时候,我们为生活所累,每日除了为生计奔波之外,觉得艺术其实离我们挺遥远的。其实,一个懂得审美的人,就不止是生存,而是在生活了。去欣赏音乐和诗歌,去学习自己喜欢的乐器,去绘画,这些事情跟美有关而跟利益无关,正是这些在有些人眼里“无用”的事情,才是我们灵魂的构成部分,才是我们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在芸芸众生中的独特之处。如果一个人有幸接触过真正美好的事物,这种美好会潜移默化的在他心里生根发芽。变成他对生活的品质要求,不管他在哪里,从事什么职业,这种美好都会伴随他终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发现这些藏在生活中的美,走入“有趣、有情的审美生活”,让美丰盈我们的人生……

本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市文明办、市文旅局承办,省图书馆、市图书馆、陌上书会协办。

■人物简介

燕兵,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电影家协会、摄影家协会、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影评人、地方文化研究者、文化活动组织者,兰州市第一批“金城文化名家”。曾从事中学教育、新闻媒体、文化演出、影院管理等工作,现就职于兰州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涉猎驳杂,有诸多摄影、电影、戏剧评论散见于报章,有部分台本完成舞台演出或完成电视拍摄,有地方文化研究专著《兰州味道——牛肉面的故事》等出版发行,参与过多次多项国家级、省级大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工作。

新闻推荐

心系民生问题 畅谈发展大计 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

2月23日,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表彰了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二次会议优秀提案和2017至2018年度优秀社情民意信息,...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