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推进 政策灵活 行动具体 创新驱动 为发展注入强劲能量

兰州日报 2019-02-24 02:30 大字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孙理文/图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智慧型城市的建设、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近年来,兰州市在推动创新发展方面亮点频闪。2019年兰州市将如何继续加大创新发展的力度,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市“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目标

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2月22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伟文在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2019年全市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了阐述——突出创新驱动,充分发挥要素资源优势,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树牢“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工作理念,更大力度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报告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归纳了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全力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紧紧围绕“五区”定位,全力建设“四大平台”。编制自创区权力清单,充分放权赋能。完善落实研发投入奖补、成果转化激励等政策,激发更多创新主体活力。高起点建设定连片区35平方公里核心区,围绕生命健康、智能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大数据应用等主导产业,引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强与上海张江、北京中关村等自创区在人才培养、技术转化、产业转移等方面的合作,有效集聚高端创新资源。

第二,优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健全政府与在兰高校、科研院所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在项目、人才、信息等方面对接交流。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科研机构开展战略合作,进行共性技术攻关,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格局。组织实施好“十大科技项目”和“十大科技创新项目”,集中力量解决重大关键技术问题。设立科技成果转化扶持专项资金,按照研发、孵化、中试、规模生产“四棒接力”方式,扶持科技成果孵育、转化和产业化。

第三,强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积极鼓励自主创新。全面落实“双创”十项政策,继续开展返乡农民工创业扶持、“泛海扬帆·兰州启航”大学生创业行动,深入推进城关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加大入库企业支持力度,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发挥兰州众创孵化联盟作用,加快建设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创新园、留学人才创业园和各类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筹建美国硅谷兰州科技创新工作站。实行科技创新券制度,调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团队、创客积极性。继续办好兰州科技成果博览会、中国创新挑战赛(兰州)现场赛等活动。

第四,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依托全省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强与万里、兰飞、510所、504厂等军工企业交流合作,推动航天高新产业基地真空装备、智能电动伺服控制系统产业化、航天军民结合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和园区建设。构建军民融合企业认定体系,完善军民融合项目库,发挥军民融合公共服务云平台互联互通作用,提升军民融合服务质量。建立军工科研机构与民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协同创新机制,加强军民两用技术联合攻关和军工科技成果转化。

第五,有效集聚各类人才资源。全面落实普惠性引才用才优惠政策,加快布局配套公共设施,优化人才服务环境。搭建创业平台,开展人才创业启动资助、创新成就奖励等工作,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人员报酬与市场业绩挂钩机制,推动人才向高端产业、产业高端聚集。加大高层次人才和紧缺型人才招引力度,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探索建立市政府特殊津贴等制度,让更多人才留在兰州、发展兰州。

背景实实在在推动创新发展

“以前兰州市对我们的支持只是简单的项目资金和补贴,但是这两年来市政府对民营企业的高度关注,进行深入调研,切实了解企业所面对的实际困难,从股权投资、政府补助、项目支持、企业用地等多方面进行支持,让我们企业得到了长远发展和良好的规划。”兰州西脉记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苏金霞告诉记者。

兰州西脉记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医疗领域形状记忆合金研发、生产、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已取得了3类10项医疗器械的注册资格证,并已形成产业规模。在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以及发展规模受限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市科技局了解后积极与企业沟通,帮助企业解决相关问题,促进企业做大做强。首先公司下属子公司兰州兰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同完成的“心脏瓣膜外科创新技术及产品的建立和应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目不仅获得了2018年兰州市“十大科技项目”一次性100万元的支持,同时经市科技局推荐,参加了由市委组织部主办的“活力金城”兰州市人才创新大赛并获得一等奖,并获得100万元的研发资助。该项目研制成功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L短柱瓣和C-L双叶瓣,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在全国广泛应用,总体性能优于国际上同类人工瓣膜。之后科技局更是打出“科技+金融的组合拳”,通过兰州科技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以股权投资的形式对该企业注入资金4500万元。通过市科技局的关心与帮助,使企业获得了新的助力,有了更好的发展,并被中共兰州市委、兰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兰州市民营示范企业”荣誉称号。

为了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兰州市在去年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兰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专题研究兰州市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来实现高质量发展,并且出台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时代兰州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就兰州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时代兰州高质量发展作出谋划部署。

“创新需要系统且具体的行动。”列席此次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市科技局局长王柠告诉记者。近年来,兰州市围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也已做了一些新的探索,取得了新的进展。特别是相继出台了《兰州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兰州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等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完善了政策体系;在科技金融结合领域完成了,“兰州科技创新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和“兰州科技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的组建工作,截止2018年底共投资项目10个,累计投资金额2.625亿元。两支科技基金的运营,为兰州市科技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血液,为兰州市科技企业带来了新的融资渠道,有效缓解了兰州市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并与兰州银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共同设立了“政银保”科技贷款保证保险;支持兰州市企业和高校院所联合组建了“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基地”51个、“企业研发机构”20个;成功获批为10个国家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试点城市之一,完成了兰州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的组建工作。

关于创新创业,此次参加市“两会”的唐浩璇、蒙自福、周凡贻、李晓华、朱宗诚等多名政协委员向大会提交了题为《关于强化创新带动创业建设创新型兰州的提案》的联名提案。提案指出,要重视高校资源,提高创新创业水平。要充分利用好资源,加强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落地。要拓展与高校联系的长效机制,做好项目的培养扶持。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将科技创新作为创业驱动的首选要义,仿效沿海发达地区,将院士工作站引入创业孵化基地。积极引进创新团队、领军人才,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培育创新创业人才梯队。引导和鼓励回国创业高端人才和境外高端人才创办高科技企业,把科技兴市落到实处。积极完善金融服务体系,适时设立创投基金、专利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适时建立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科技金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等科技金融虚拟服务平台,更好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提供资金保障支持。

政策人才项目均提供最优待遇

其实,兰州市对于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历年来只增不减。在2017年,兰州市首次集中力量组织遴选了2017年度兰州市“10大科技项目”和“10大科技创新项目”,将以往“撒胡椒面”式的资助方式优化为集中力量重点扶持。20个项目成功实施后,预计年新增产值13.6亿元,新增利税1.8亿元,间接经济效益超过30亿元。经过一年的努力大多项目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018兰州市继续遴选了20个科技创新项目,并以重大科技专项形式实施。这些项目以支撑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为出发点,重点关注项目在引领示范、人才培育、产业提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项目改革,连续两年遴选了“十大科技项目”和“十大科技创新项目”成效已经凸显,遴选支持的“基于湿法凹凸棒石高值利用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和“心脏瓣膜外科创新技术及产品的建立和应用”分别荣获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兰州市尚属首次。此外,2017年支持的兰州市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兰州地铁隧道下穿黄河强透水卵漂石地层关键技术研究”,荣获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组织的“2018城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在人才创新和引进领域,兰州市做了不少工作。王柠告诉记者,兰州由于地处西部内陆,经济发展相对东部沿海地区相对较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柔性引进人才方式,只要科技人才愿意把项目在兰州落地,兰州市就对项目进行大力支持,对科技人才进行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王柠表示。2018年度兰州市共选列了134个项目为兰州市人才创新创业项目,支持金额达到4000万元。

而关于人才创新和引进,很多政协委员们的提案也纷纷涉及到。市民建提交的《关于加快兰州智能制造业发展的提案》就提出,要发挥政策优势,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专家团队参与兰州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与重点院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争取更多的国内外科研机构来兰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面向海内外引进高层次领军智能制造人才,培育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和智能制造理念的领军型战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进一步加大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力度,柔性引进高端人才和专家团队。完善科研人员在企业与事业单位流动的社保转移接续政策。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系统推进全社会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拓展校企合作育人途径,培养一批满足智能制造需求的专业型技工人才。

此外,近年来,兰州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积极营造创新发展环境,持续激发科技创新潜力、动力和活力,科技创新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日前,世界著名期刊《自然》杂志日前推出的增刊《2018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发布了全球科研城市前200强榜单。兰州市在今年的全球科研城市200强榜单中排名91,在中国排名第19。随着创新驱动效应的逐步显现,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发展模式正在兰州形成。

发展兰白自创区步入发展“快车道”

2018年2月1日,国务院批复甘肃省同意兰州、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兰白自创区),经过1年的建设也已经步入发展“快车道”。

国家自创区是由国务院批准,依托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建设,在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的区域。主要功能是开展股权激励试点、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支持新型产业组织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支持创新企业的税收政策等。自2009年3月,北京中关村获批国家第一个自创区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建设武汉东湖、上海张江等19家国家自创区。

自兰白自创区获批以来,省市各级部门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兰白自创区各项建设工作,去年市委、市政府专门起草了《关于支持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兰州高新区出台了“1+4+7”自创区建设工作方案及配套政策,挂牌成立了4个产业研究院,组建4个科技创新工作站;超额完成兰白创新改革试验区“六个一百”工程任务,转化科技成果138项,开发新产品96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76家,新建创新平台103个,引进及培育创新创业团队127个;加快推进千吨级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中农威特产业基地等近30项重点科技产业项目建设。2018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13.62%。在2017年全国157个国家高新区(包括苏州工业园)中综合排名第60名,连续三年位次前移。在全省开发区考核中综合排名第一。

兰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兰州自创区聚集了兰州市最强的创新资源。自创区充分发挥兰州区内科技力量优势,协同各类资源,加快创新发展,聚集了严纯华、王珠银、李向群等研发团队,成立了兰州天启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稀土功能材料产业研究院等。建成孵化器和各类众创空间38家,孵化总面积达到70万平方米,培育科技型企业1100多家,注册登记企业达到1150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上市公司分别达到254户、22户、25户,均占到全省的三分之一。新增省级各类技术中心6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家,开发科技新产品60多个,完成科技成果转化310多项,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9%。被科技部评为国家级科技企业A类孵化器,并荣获2018年度“科技创业孵化贡献奖”。

建议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制

《政府工作报告》对兰州市的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出创新驱动,充分发挥要素资源优势,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那么2019年兰州市的科技创新工作该如何做的更上一层楼?“要向进一步提升兰州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不少参会代表都表示如何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是目前兰州市科技创新工作的重中之重。

王柠告诉记者,着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对兰州的科技创新工作而言十分关键、非常重要。针对兰州来说,区域创新能力包含两个维度,即技术能力与接收能力。从这两个维度深入分析,兰州市有部分相对优势,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就技术能力而言,兰州地区是相对比较强的,但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主要技术力量研究方向与市场衔接不紧密。兰州地区科研院所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多,应用开发研究的少;关注国家目标和行业发展需求的多,关注兰州地方经济发展的少。在中国科学院系统、各大专院校、行业研究院所、地方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中心五类科研机构构成中,企业研发中心数量较少,投入不足,成果的产出能力有限。与之相应的技术研发人员大部分集中在各高等院所和科研院所,少部分在产业企业。

就接收能力而言,兰州地区是比较弱的,主要是企业和园区数量少、规模小。以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为代表的科技产业园区(基地)还存在配套设施不全、产业规划不完善、产业层次不高、产业规模不大等问题,科技产业园区(基地)的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力不足,产业聚集效应不强。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吸纳科技成果的动力和能力均不足。

“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这需要激发高校院所创新活力,让高校和院所针对企业发展技术需求和新产品开发进行研究,共同开展科研攻关、技术创新与改造升级、成果应用与推广、标准研究与制定,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从源头上提高科技成果产出的质量,同时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让企业自身强大起来。做好以上两点才可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院地校企合作机制,这个机制正是能不能做到区域创新的关键。”王柠告诉记者。

除了以上的两点,王柠还表示,要想做好区域创新工作还需要大力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为宗旨,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领域发展专业众创空间,与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等共同组成全孵化链条。并且指导运营好“兰州科技创新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和“兰州科技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积极推进科技金融结合。结合兰州科技成果博览会、中国创新挑战赛(兰州)现场赛以及国内相关赛事,举办科技成果路演活动,挖掘、引入国内外前沿颠覆性技术项目。配合省上做好兰州科技大市场建设工作,加强科技成果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为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信息交流、价值评估、专利申请、技术交易、融资贷款、知识产权、政策咨询、法律服务等“一站式”服务。“以上这些工作做好了,才能形成一个体系和闭合的‘环’,才能真正的提高我们的区域创新能力。”王柠说。

新闻推荐

政协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鼓舞人心提振精神

这一年,我们紧紧围绕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我们更加重视经济平台建设,我们全力以赴促投资、稳增长,我们破题目做好黄河文章……...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